少喝点就没事?酒精对心脏危害有多大,这项研究告诉你
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很多人虽然知道酒精损害健康,但往往以为“适量”喝一点没什么问题。
然而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喝酒并没有一个“安全”的界限,即使是喝得不多也会造成健康损害。近期,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心力衰竭”主题年会上新发表的一项研究,酒精对心脏的风险可能比过去以为的更大。尽管世界各地对饮酒量的限制并不一致,然而低于某些地区所谓的“推荐量”或“安全量”水平,仍然可以发现饮酒与心力衰竭的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重点关注了一种被称为“酒精性心肌病”的心力衰竭。这种疾病的罪魁祸首就是酒精,由于酒精以及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乙醛对心肌有直接毒害,日结月累,心肌会变得像被牵扯过度的橡皮筋,弹性变差,无法有效地泵送血液。
酒精性心肌病通常被认为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结果。所谓的“大量”,以爱尔兰为例,定义为每周纯酒精摄入量女性超过110克、男性超过170克。但在这项研究中,爱尔兰都柏林圣文森特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实际上低于这个饮酒量仍然有危险。

研究人员分析了有心力衰竭高危风险(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或是处于心力衰竭前期(有前述危险因素且心脏出现异常,但还未发展出症状)的700多名受试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了他们的心脏功能,并进行了平均5.4年时间的随访,调查了这些受试者心脏健康与酒精摄入之间的关系。
根据每周纯酒精摄入量,研究人员将受试者分为4组,分别是:
不饮酒;
少量饮酒(少于70克,相当于最多一瓶750毫升12.5%葡萄酒,或三罐半、每罐500毫升的4.5%啤酒);
中度饮酒(70克~140克,相当于最多两瓶12.5%葡萄酒,或七罐4.5%啤酒);
大量饮酒(140克以上,相当于两瓶以上12.5%葡萄酒或七罐以上4.5%啤酒)。
分析结果显示,心力衰竭前期的受试者中,与不饮酒相比,中度饮酒和大量饮酒组的心脏健康恶化风险增加4.5倍,更有可能进展为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我们的研究表明,欧洲人每周饮酒超过 70 克与心力衰竭前期的恶化或进展为症状性心力衰竭有关。研究人员强调。“这一结果意味着,我们发现的安全量只有爱尔兰建议的每周酒精摄入量的一半不到。”
在高危风险受试者中,中度饮酒或大量饮酒与是否进展为心力衰竭前期或有症状的心力衰竭之间没有关系。此外,研究结果没有发现少量饮酒有任何保护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主要调查了饮酒量较大的欧洲人,而一些来自亚洲人群的证据表明,相比欧洲人群,更低的酒精摄入量就可能对亚洲人造成心肌损伤。由于遗传基因的差别,很多亚洲人无法顺利代谢酒精,导致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造成的损伤更多,换句话说,亚洲人在酒精面前的抵抗力更弱。
也许有的人是为了开心而喝酒,然而种种研究证据告诉我们,酒精却会造成真正的“伤心”。“这项研究增加了大量证据表明应当更谨慎地看待喝酒,”研究作者Bethany Wong博士说。“为了尽量减少酒精对心脏造成伤害的风险,能不喝酒就不要开始喝酒,喝酒的人最好把每周饮酒量限制在一瓶葡萄酒或者三罐半啤酒以下。
参考资料:
[1] Alcohol may be more risky to the heart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Retrieved May 31, 2022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53314
[2] Bethany Wong (2022) Moderate alcohol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of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a European stage B heart failure population。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
危机新闻刷得停不下来?或许你已掉入负能量陷阱
来源:知社学术圈战争、疫情,一波又一波的负面新闻总像阴暗浪潮一样涌入社交媒体,拍打在每个人的手机屏幕。震惊、焦虑、愤怒,成了后疫情时代最常见的网络舆论情绪。负面新闻将负面情绪一点点灌注到心田里,但人们却无法按捺去主动搜寻此类信息的冲动,以至于陷入到“一天不看难受,看了难受一天”的悖论之中。对负面新闻表现出一种近似“上瘾”的态度,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何?负能量为何绑架了我们诺哈网2023-05-26 03:43:550000耐克研制机器人仅45分钟就能使时尚球鞋焕然一新!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9月16日上午消息,据报道,无论是你感觉最舒适的运动鞋,还是最时尚的球鞋,我们的衣橱里都会有一双如果丢了就会神经崩溃的鞋子……目前,耐克公司一项机器人创新技术可以延长人们最钟意鞋子的寿命!诺哈网2023-05-26 23:29:060000“选择困难症”又犯了?要不,这次就让音乐帮忙做决定
前两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经典台词引起了许多朋友的共鸣。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选择,但仍短视地选择当下的快乐,把未来抛诸脑后。比如,在“减肥成功”和“再吃一口蛋糕”之间,很多人往往会暂时放下苗条身材带来的成就感,转而选择奶油蛋糕带来的即时愉悦。是不是想给自己这种行为找个高大上的借口?别说,心理学中还真有一个专业名词来解释这种行为——跨期选择。Part.1诺哈网2023-05-26 22:23:110000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将实现多个首次
6月4日上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诺哈网2023-05-27 09:46:590000世界末日并非迫在眉睫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本年度的地球日即将来临,EWG等环保组织又开始激动起来,借此机会大力宣传杀虫剂的恐怖之处。但让我们理智一点,通过两个例子看看我们在环保方面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这么做是想提醒一下各位,世界末日其实并非不可避免。只要我们能部署更多资源去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地球生命就能过得越来越好。诺哈网2023-05-25 22:25: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