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家发现世界首例鳄鱼足印粪化石
诺哈网2023-05-26 01:59:260阅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远古世界》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这篇题为“粪化石上的脚印,越南始新统地层中的罕见发现”的论文中,该所外籍博士生凯泽和多国学者联合报导了世界第一例鳄鱼足印粪化石。
2018年,邓涛和越南科学与技术院(VAST)研究团队在越南的那阳(Na Duong)遗址展开了野外工作。遗址位于越南北部谅山省的那阳煤矿,毗邻我国广西,地层属于那阳组。

研究团队在这里发现了一百多件粪化石以及多种脊椎动物的化石材料,并将材料送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研究。该论文是这个合作研究的第一篇成果。
粪化石的研究在近年来吸引了广泛关注,并且建立起了一套学术体系。作为古生物学领域中的新生事物,粪化石已经是遗迹化石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研究者在始新—渐新统那阳组的材料中发现了罕见的足印粪化石——一件在粪化石表面保存的足印化石。这一独特的遗迹化石类型组合此前尚未有过记录。

研究者使用了CT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等对这件化石的内外形态以及多个地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还到鳄鱼养殖场对现代鳄鱼的粪便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显示,那阳化石材料中的粪化石和足印可能都是始新世的鳄鱼留下的。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871174X22000105
来源:中国科学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天宫课堂”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开课
10月12日,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地面主课堂,学生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供图/新华社如何用2米长的吸管喝果汁,水球如何在太空变“懒”?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演示水球变“懒”等神奇现象诺哈网2023-05-26 09:33:160000不用管,热带雨林可以自行恢复?
热带森林被砍伐用于农业和其他用途,这一事实不容忽视。尽管科学家表示,保护原始森林、阻止进一步砍伐至关重要,但美国克莱姆森大学教授SaaraDeWalt等国际热带生态学家团队的研究表明,自然再生森林的恢复速度惊人,可以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作用。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任其发展,大自然会‘照顾’它。”DeWalt表示,“热带雨林的恢复应该依靠自然更新,这是在生态上和经济上最有效的方式。”诺哈网2023-05-26 01:59:050000它才是唯一会游泳的恐龙?最新《自然》有了新发现
恐龙会游泳吗?这时你的脑海中或许出现了鱼龙、蛇颈龙……但事实上,这些海洋爬行动物并不属于恐龙。不过,前两年的一篇《自然》论文倒是提出了一种可能性:通过对尾部化石的研究显示,棘龙能够游泳。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这种体型最大的食肉恐龙,就是迄今唯一已知会游泳的恐龙。诺哈网2023-05-25 21:54:320001外公去世十年后,我用 AI “复活”了他
我用了外公生前的文字记录和影音资料,再整合几个成熟的AI技术,就让他“复活”了。那天,我突发奇想,在搜索引擎查找“用AI复活逝者”,看到了Joshua“复活”他未婚妻Jessica的故事。诺哈网2023-05-26 01:42: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