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管,热带雨林可以自行恢复?

原标题:不用管,热带雨林就自行恢复
热带森林被砍伐用于农业和其他用途,这一事实不容忽视。尽管科学家表示,保护原始森林、阻止进一步砍伐至关重要,但美国克莱姆森大学教授Saara DeWalt等国际热带生态学家团队的研究表明,自然再生森林的恢复速度惊人,可以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作用。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
“任其发展,大自然会‘照顾’它。”DeWalt表示,“热带雨林的恢复应该依靠自然更新,这是在生态上和经济上最有效的方式。”
热带雨林在全球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它们吸收二氧化碳。目前,世界上超过一半的热带森林不是原生林,而是自然再生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次生林。在新热带地区,次生林覆盖了多达28%的面积。
研究人员分析了12种森林在自然更新过程中是如何恢复的,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的。他们研究了南北美洲和西非热带森林中的77个地点和2275块林地。
结果发现,土壤肥力不到10年的时间就能恢复到原始森林的价值,植物功能运转不到25年,物种多样性需要60年,地上生物量和物种组成需要120多年。
该研究主要作者、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Lourens Poorter说:“尽管要积极保护原始森林,但热带森林有可能在废弃土地上、已经被砍伐的区域自然再生。这些再生森林覆盖了大片区域,可以为当地和全球的生态系统恢复目标做出贡献。”
如果被砍伐的森林面积不是太大,也不是被过度耕种,那么附近一片森林可以提供一个营养丰富、相互连接的生态系统,为新森林生长提供必要条件。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重新造林。“如果没有种子来源、土壤严重退化、动物无法到达那里,那将是一个问题。” DeWalt说。
DeWalt参与的另一项研究为提高热带森林恢复成功率的树种选择提供了见解。相关论文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研究团队使用1000多块地块和12.7万棵树的数据,分析了北美和南美30片热带森林功能特性的恢复情况。他们研究了7个耐旱性、生产力相关性状。
结果发现,干林和湿林最初在功能组成上有很大差异,遵循不同的路径。前者的物种更替最初是由提高抗旱性的特性驱动的,后者与树木生长更快相关的性状最为常见。但随着森林年龄的增长,其功能特征变得更加相似——高大封闭的冠层森林的生长速度更快、对荫蔽条件的耐受性更强等特点推动了物种更替。
DeWalt表示:“如果我们需要积极植树造林,物种的功能特征可以成为一种简单指标。”对于再造林项目,科学家建议在干林中种植耐旱物种,在湿林中种植快速生长的物种。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h3629
https://doi.org/10.1073/pnas.2003405118
来源:中国科学报
17岁女司机撞飞爱心人父
当地时间上周四晚八点,加州罗克林市斯坦福农场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位17岁女司机撞飞了一名下车赶鸭子的男司机:一位目睹事件全程的未成年人在父母的陪伴下接受了采访,当时鸭妈妈带着小鸭子站在马路当中不知所措,有位男士下车把鸭子赶到马路边,少年用手机拍下了这位爱心人士生前最后一张照片:诺哈网2023-05-26 06:10:090001让骁龙888征服《原神》!华为MatePad Air首销:2799元起
快科技5月25日消息,上周华为在夏季发布会上推出了多款新品,其中还有一款极致轻薄史上的新品版——华为MatePadAir。根据华为官方消息,华为MatePadAir在今天正式迎来首销,到手价2799元起。该机最大的亮点就是轻薄便携,整机厚度只有6.4mm,重量也仅有508g,是同档位最轻薄的产品,拿在手上非常轻巧,即便外出携带也不会太过负担。诺哈网2023-05-25 18:48:500000人类能把粒子加速到多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什么?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光速(此处只考虑物质的速度,而不考虑诸如宇宙膨胀速度等)!大约30万公里每秒!以这个速度,一束光每秒能绕地球赤道七圈半!坐地日行600亿公里啊!那第二快的速度是什么?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物体的速度只有第一快,没有第二快!诺哈网2023-05-25 18:36:000000山东诸城发现水波纹遗迹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
本报济南3月28日电(记者王沛、李蕊)记者从山东省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获悉:近日,该中心工作人员在春季野外化石勘察过程中,从诸城市主要化石遗迹区新发现一处较为完整的水波纹遗迹化石和一些大型恐龙足迹化石。该化石遗迹区地质地貌发育及保存比较完整,经过分析周围岩层沉积的特征,并对遗迹化石点周围地层岩性和岩石组合的特征以及实物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断定为早白垩世地质地层。0000危机新闻刷得停不下来?或许你已掉入负能量陷阱
来源:知社学术圈战争、疫情,一波又一波的负面新闻总像阴暗浪潮一样涌入社交媒体,拍打在每个人的手机屏幕。震惊、焦虑、愤怒,成了后疫情时代最常见的网络舆论情绪。负面新闻将负面情绪一点点灌注到心田里,但人们却无法按捺去主动搜寻此类信息的冲动,以至于陷入到“一天不看难受,看了难受一天”的悖论之中。对负面新闻表现出一种近似“上瘾”的态度,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何?负能量为何绑架了我们诺哈网2023-05-26 03:43: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