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才是唯一会游泳的恐龙?最新《自然》有了新发现
恐龙会游泳吗?这时你的脑海中或许出现了鱼龙、蛇颈龙……但事实上,这些海洋爬行动物并不属于恐龙。不过,前两年的一篇《自然》论文倒是提出了一种可能性:通过对尾部化石的研究显示,棘龙能够游泳。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这种体型最大的食肉恐龙,就是迄今唯一已知会游泳的恐龙。
这个猜想在提出之后,立刻引起了恐龙研究者的激烈讨论。一些学者认为,棘龙只是像苍鹭一样涉水行走,并不能真正在水中游动。而完整骨骼化石的缺乏,使得人们难以单凭解剖学就揭开谜底。
现在,一篇最新的《自然》论文采用了一种创新性的研究方式——通过对骨骼密度的对比研究,揭示了棘龙在水中生活的方式。通过与现生动物的对比,他们提出,棘龙(Spinosaurus)和它们的近亲重爪龙(Baryonyx)的骨骼密度让它们能潜伏在水中捕猎;而另一支近亲似鳄龙(Suchomimus)的骨骼较轻,因此游泳对它们来说更加困难,因此它们或许只能涉水行走。
关于棘龙的生存方式,科学家争论的问题在于,棘龙是在水中游泳、捕猎,还是站在浅水中,将头伸进水中捕猎?
在动物界,骨骼密度是判断它们能否在水面以下生存、游泳的重要标准。通常来说,适应水下生活的动物的骨骼更加致密,这有助于帮助它们控制浮力并在水下捕食。
为了确认骨骼密度与生态条件是否存在相关性,研究团队分析了250个现生及已灭绝物种的股骨和肋骨横截面,这些物种包含了水生与陆生动物。由于化石保存过程中的矿物交代作用,骨骼已经被矿物替代,因此无法直接测定化石密度来反映当时的情况。不过,骨骼化石横截面的形态却足以反映致密程度。
结果,两者呈现出清晰的关系:多数陆生动物的骨骼横截面就像是空心的甜甜圈,相比之下,水生动物的往往会接近实心。在绘制出250个物种的骨骼密度-生态关系图后,棘龙及其近亲在图片上的位置,或许就反映了它们的生存环境。结果表明,棘龙和重爪龙致密的骨骼更适应完全的水下生活。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关系并非对所有物种都适用。例如,大象、犀牛,包括已灭绝的蜥脚类恐龙都拥有致密的腿骨,从而支撑起庞大的身躯,但它们显然与水生无关。
“这项研究结果的一大惊喜是,恐龙中的水下捕猎者十分罕见,即使在棘龙科中也是如此。它们的行为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多样化。”这项研究的领导者,菲尔茨博物馆的Matteo Fabbri博士表示。
参考资料:
[1] Fabbri, M。, Navalón, G。, Benson, R.B.J。 et al。 Subaqueous foraging among carnivorous dinosaurs。 Nature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528-0
[2] Dense bones allowed Spinosaurus to hunt underwater。 Retrieved Mar。 23, 2022,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46800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
科学家认为巨石阵是个大日历
长期以来,由于同夏至和冬至点重合,巨石阵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古老的日历,但这种历法系统究竟如何工作一直是个谜。《古物》3月2日发布的一项最新分析表明,巨石阵的功能可能与古埃及使用的太阳历类似——基于一年的365.25天,巨石阵中的每一块石头代表了一个月内的某一天。诺哈网2023-05-26 01:01:290000你的血型与性格、智商、社会地位,真的有关系么?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204-血型决定性格?作者:子昱校稿:朝乾/编辑:扑棱蛾在电视剧《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与楚云飞“相爱相杀”,最终在淮海战役狭路相逢、一决生死,结果两人都身负重伤。在抢救时,医护人员急需为O型血的李云龙输血,结果门外的战士们都不是O型血,最终还是护士田雨献血救了李云龙一命。李跟田的事,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还记得他在秀芹坟前是怎么说的吗?0000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将再上太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4日透露,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于5日上午发射,发射时间瞄准北京时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其中,刘洋参加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刘洋事迹简介诺哈网2023-05-27 09:53:310000猪心脏移植第一人去世,猪心里藏了猪病毒
今年3月8日,全球首位接受猪心脏移植的患者在术后两个月去世,当时没有发现明确的死亡原因。5月4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移植专家称那颗猪心脏携带了一种猪病毒,这有可能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原因。图丨technologyreview“摇滚明星”两个月后陨落诺哈网2023-05-26 00:52:250000袁隆平团队“巨型稻”在天津正式插秧
经过一段时间的大棚育苗,日前,由袁隆平团队带来的“巨型稻”开始在天津市宁河区正式插秧,这也是“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的首次大面积试种。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东白庄村,百亩水田里一片忙碌。农户们认真地将袁隆平团队带来的“巨型稻”秧苗稳妥地插入土壤中。作为首次在京津冀地区试种的新品种,与普通水稻秧苗相比,“巨型稻”的秧苗更加粗壮。即使是从事水稻种植十多年的农户,如此粗壮的苗种也是第一次遇到。诺哈网2023-05-25 18:12: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