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开课

10月12日,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地面主课堂,学生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 供图/新华社
如何用2米长的吸管喝果汁,水球如何在太空变“懒”?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演示水球变“懒”等神奇现象
在约50分钟的授课过程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此外,航天员还重点介绍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展示了科学手套箱剪株操作。
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地面课堂专家也就有关科学问题进行认真解析。
此次活动,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设地面主课堂,在山东菏泽、河南郑州、云南大理分设3个地面分课堂,约40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
和学生一同观看直播的天津市和平区万全小学教师孙杰向媒体表示,“天宫课堂”让科学走进人心,也让科普课被重新定义。如果说浩瀚的宇审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空间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天宫课堂”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授课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陈冬、刘洋和蔡旭哲顺利进驻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正式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
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第二天,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而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对比前两次太空授课,此次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太空教师”刘洋授课中介绍道,问天实验舱睡眠区的方向和核心舱是不同的。核心舱横向,而问天实验舱则是纵向的。问天实验舱具备独立支撑乘组在轨生活保障能力,并且有完整的控制系统,如果天和核心舱遇到紧急情况,问天实验舱可以作为整个空间站的核心接管控制。
她还介绍称,问天实验舱内的生命生态实验柜是以生物个体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平台,实验柜由一个个像小房间一样的模块组成,每个房间对应不同的研究对象,就仿佛是动植物的太空旅馆,这个实验柜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未来在月球乃至火星实现长期生活。
“太空教师”的活动范围更大
“天宫课堂”的“讲堂”在以往天和核心舱的基础上,新增了问天实验舱,意味着“太空教师”的活动范围更大,但同时在直播当中用到的摄像机机位和保障设备也变得更多,地面调度操作更加复杂。
据介绍,“天宫课堂”的直播信号主要通过“天链”中继卫星回传到地面。在这次的太空授课中,飞控团队首次采用了双中继卫星分别跟踪的方式,确保图像话音稳定回传。中国军网就此披露称,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调用“天链一号”03星和“天链二号”01星,为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提供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服务,搭建起天地往返的“信息天路”,实现地面与舱内航天员之间话音、图像的双向传输,为“太空授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撑。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岩
统筹/刘晓雪
解读
此次授课内容更加深入、更加立体
此次太空授课,“太空教师”在介绍完新“教室”问天实验舱后开始根据天地对比实验进行授课。
陈冬在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中,演示了流体现象的天地差异。在微重力环境下,三根粗细不同的塑料管同时放在水中,最细管子内的液面飞速到达顶端,速度比地面上的水位上升快出很多。刘洋就此介绍,航空器发动机的燃料储箱就利用了毛细作用原理。
此外,几位“太空教师”还演示了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
“天宫课堂”授课专家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解读称,第一次太空授课在实验设计上更加注重趣味性,首次揭幕太空教室,主要面向小学生等低年龄群体;第二课在空间科学实验内容上有所增加,让更多人深入了解航天员在空间站的工作。从面向的群体来看,转向面向初中生。第三课授课内容更加深入、更加立体,同学参与程度更进一步。
大海上意外出现了3万只塑料小黄鸭,却成为科学家的大帮手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撰文Skin1992年,一艘行驶在北太平洋的船遭遇了风暴,船上的12只集装箱被冲进了海洋中。而在其中一只集装箱中,装着的是近3万只花花绿绿的塑料儿童沐浴玩具。这批玩具除了我们熟悉的小黄鸭之外,还有红色的海狸、绿色的青蛙和蓝色海龟。诺哈网2023-05-25 21:24:230000人际传播被证实 猴痘病毒会成为下一个“天花”吗?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张佳星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5月13日以来,12个非猴痘病毒流行国家向世卫组织报告了猴痘病毒感染病例,确诊92例、疑似28例。猴痘病毒正在发生人际传播,猴痘患者出现症状时具有传染性,通常持续2—4周,尚不清楚无症状感染者是否有传染性。诺哈网2023-05-25 19:17:320000为什么亲密的身体接触会让我们获得心灵快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拥抱、牵手和爱抚有助于我们保持健康心理,对情绪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此前我们并不清楚为什么我们会从这样的触摸中获得心灵快感?目前,研究人员发现实验老鼠大脑存在一种神经通路,能将被称为“愉悦触摸”的感觉从皮肤传递到大脑。这项基于老鼠的实验结果有助于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和治疗以避免接触和损害人类社会发展为特征的疾病,其中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诺哈网2023-05-26 01:09:1700002021年中国北方降水量创历史第二多 专家:与气候变暖有关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陈溯)中国气象局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北方降水量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1964年,京津冀年降水量为历史最多。谈及原由,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表示,北方降水偏多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气候变暖有关。诺哈网2023-05-25 22:46:250000减肥最火的季节,有多少人被「低碳水饮食」欺骗?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博士后所谓“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小编身边不少小伙伴都开启了减肥计划。前段时间,“减肥千万别只吃水煮菜”的话题上了热搜,一位博主坚持一段时间不吃碳水,只吃水煮菜,最后体重没减轻,反而出现精神恍惚,虚弱无力的表现。诺哈网2023-05-25 21:54: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