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地核存在微小磁波
诺哈网2023-05-25 20:18:340阅

一项新研究在地核中发现了微小的地磁波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3月21日,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地核的内层是固体,外层是液态金属。热的内核和冷的外层之间的温差驱动了液体中的对流,而金属中带电粒子的运动产生了地球磁场。这种运动是无秩序的,因此磁场会随时间而变化。
1999年至2021年期间,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的Nicolas Gillet和同事利用卫星和地面天文台数据观测了地球磁场。他们发现,地核赤道周围的磁场存在有规律的波动。这种波动每7年重复一次,并以每年大约1500公里的速度沿着赤道向西漂移。
“重要的是搞清地核磁场在长时间尺度上的演化。”Gillet说,“我们这次看到的只是这方面的微小变化。”
尽管观测到的波动相对较小,但这些波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的活动。
Gillet说,关于是否有一层可以解释磁场变化的薄薄的岩石位于地球外核和上方的地幔之间,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但新发现表明,这层岩石没有存在的必要。
研究小组还认为,利用新发现的波动,可以对地核深处的地磁场进行成像,并预测磁场未来的演变。“通过卫星记录地球磁场,我们能对脚下3000多米的地球深处进行成像,这是很有趣的。”Gillet表示。
“对于了解地球磁场在不到10年的时间尺度上如何变化,这项研究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进步。”丹麦技术大学的Chris Finlay说,“了解更长时间序列的演变,则需要在未来几十年里从太空持续观测地球磁场。”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2115258119
来源:中国科学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人体肺部存在新类型细胞,能“变形”成任何细胞!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类型人体细胞隐藏在肺部脆弱的分支通道中,并证实这些新发现的细胞在保持呼吸系统正常运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激发新的治疗方法来逆转某些与吸烟相关疾病产生的影响。诺哈网2023-05-25 21:13:230000哈勃望远镜拍摄到恒星爆炸罕见的“光回波”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日上午消息,据报道,当一颗恒星或者超新星爆炸时,会向各个方向爆发强烈光线,在罕见的情况下,随后几个月或者几年里,光环或者“光回波”会从原始超新星位置扩散开来。基于多位天文学家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数据,这篇名为《哈勃望远镜揭晓:半人马座A尘埃路径中剥离超新星2016adj外层的壮观光回波》的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诺哈网2023-05-26 08:58:580000害怕被机器人抢工作?教师、律师和物理学家是“最安全的职业”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虽然让机器人取代人类的工作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但最新一项研究警告称,未来的职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许多人的工作将真的被机器人替代,面临着下岗危机。诺哈网2023-05-25 20:32:220000南北两极现极端高温天气 部分地区气温超往年同期三四十度
多名气象学家近日观测到南北两极地区均出现极端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超出往年同期平均水平三四十摄氏度。诺哈网2023-05-25 21:01:060000小时睡得少长大易社恐?新研究揭示青少年缺觉影响社交的神经机制
睡眠几乎要占去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可想而知,充分的睡眠,一定对生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睡眠不足,有时很快就会显现问题,比如头疼,疲惫,注意力无法集中。如果长期缺觉,很多生理指标也会亮起红灯,与肥胖、痴呆症、癌症等一系列疾病的风险增高密切相关。不过,睡眠不足还有一些影响或许不那么明显,却能在多年以后悄然影响人生。你或许想不到,成年后的社交障碍,也有可能是青少年时期睡眠不足埋下了隐患。诺哈网2023-05-26 20:19: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