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学大咖齐聚,这场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聚焦“医学的未来——AI赋能医疗健康”

5月24日至26日,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共同主办的2022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暨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第四届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医学的未来——AI赋能医疗健康”举行。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协会会长戴琼海院士,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细胞系统》(Cell Systems)主编伯纳黛特•盖尔(Bernadett Gaal)博士致开幕词;美国哈佛大学雨果•彼得(Hugo Aerts)教授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齐亚德• 波米耶(Ziad Obermeyer)教授等发表了主旨演讲。

在开幕式上,戴琼海表示人工智能(AI)正在驱动医疗的转型,但仍面临数据壁垒、隐私泄露、数据偏差等挑战,我们有望通过跨学科人才的深入交流、互学互通,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在新的时代创立新的方法,将人工智能更好地运用在医疗健康领域,为人类生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伯纳黛特•盖尔(Bernadett Gaal)表示人工智能通过帮助医生更准确高效地诊断疾病并加强诊断后的疾病管理,可以提高人类健康福祉,助力人类健康发展。AI医疗诊断领域方兴未艾,我们享受着AI在疾病诊断、治疗、护理、健康管理上带给我们许多便利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次会议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使生物医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临床医生齐聚一堂,讨论人工智能的医学临床应用,启迪全新视角,共同研究如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雨果•彼得(Hugo Aerts)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用于肿瘤影像学》的演讲,他表示AI已经可以分辨皮肤癌,准确性媲美甚至超过医生,AI也逐步发展到可以进行临床手术等复杂任务的阶段。他表示利用神经影像学数据能更好地筛查肺癌,AI的应用也能更好地优化每一个阶段的诊疗方案,并列举了他的研究团队开发的一些AI应用,例如:通过冠状动脉钙化预测心血管相关疾病;通过肺癌患者组织中脂肪及肌肉的组成进行初步肺癌诊断与识别;通过AI标志物预测免疫治疗对黑色素瘤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等,均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齐亚德• 波米耶(Ziad Obermeyer)发表了题为《剖析算法偏差以及利用机器学习发现诊断错误》的演讲。他以急诊室中测试心脏病发作为例,表明可以使用机器学习识别医生诊疗中的偏差。他还展示了算法预测和医生决策之间的对比,表明AI算法不仅可以辅助决策,还是产生科学知识强有力的新工具。
本届学术交流季以“医学的未来——AI赋能医疗健康”为主题,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瑞士、英国、斯洛文尼亚等5个国家的20位外籍临床医生、生物医学科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与3位国内专家学者,围绕AI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未来趋势等相关热点议题,分别就数字健康和移动健康、药物发现和治疗、人工智能赋能诊断和治疗、人工智能医疗行业的可信度和相关政策、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数据分析和人口健康中的应用等重点领域开展跨国及多学科交流,目的是促使医疗领域中AI的功能向更准确、更高效的方向发展,辅助人类解决更复杂的医学难题。
会议在大会官网,中关村论坛官网,丁香园,新浪网,新浪微博,科研云,蔻想学术以及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抖音号等多渠道同步直播,共吸引近154万人次观看。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是我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论坛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由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贸促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支持举办。论坛主要包含论坛会议、技术交易、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六大板块,在主会期外,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活动,高位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于2019年首次举办,是细胞出版社和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战略合作项目“前沿科学创新合作计划”的重要活动。该计划于2018年11月启动,双方通过合作举办多层次学术活动,共同打造高端学术交流机制,围绕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为北京市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和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持。细胞出版社将利用旗下期刊高质量的内容资源、在国际学术界的高影响力及丰富的学术活动组织经验,推动合作计划取得丰硕成果。从2021年开始,“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已被正式纳入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
细胞出版社是国际知名的全科学领域学术出版社,于1974年创刊了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旗舰期刊Cell(《细胞》,2020年影响因子41.6),目前已拥有50多本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及地球科学等领域。细胞出版社汇集国际高水平学术资源,各期刊编委会及作者均为国际学术界各学科领域的领军科学家,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细胞出版社与中国的合作一直非常紧密,且在近年来扩大了中国的编辑团队,目前有近20名常驻中国的编辑,旨在进一步增强与中国科研界的沟通与交流。
两颗距地仅33光年的“超级地球”发现
科技日报讯(实习记者张佳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其“苔丝”(TESS)任务发现两个可能含有岩石矿物的“新世界”,它们围绕着靠近我们的宇宙邻居恒星——红矮星HD260655运行,距离地球只有33光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我们的多行星系统之一。科学家可借助此次发现了解系外行星的组成,并评估它们的大气层,为人们寻找外星生命提供重要线索。0000研究发现甩掉身上肥肉可以提高精子质量
世界各地的男性都在遭受精液质量下降的困扰,这通常被称为彻底的生育危机。在近日发表于《人类生殖》的一项新的临床研究中,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哈维德夫医院的研究人员表明,如果肥胖男性减肥并保持效果,其精液质量会得到改善。诺哈网2023-05-25 18:48:220000放任梅毒传染,观察患者如何死去:这项黑暗的实验持续了40年
1953年,PHS的WalterEdmondson医生正从乔治亚州梅肯县Milstead村庄的塔斯基吉梅毒实验被试身上抽取血样。(图片来源:NationalArchives/Publicdomain)塔斯基吉梅毒实验是美国医学研究史上最残忍不堪的一页,被尘封40年的真相虽然早已公布于世,但它带来的教训却依然值得我们回味。作者|JenniferOuellette翻译|彭容诺哈网2023-05-26 19:24:000000新冠病毒感染细胞关键机制找到
科技日报北京5月10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在发表于10日《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中,比利时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确切机制,并在实验中阻止了病毒感染。该发现为治疗新冠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有助于开发一种气溶胶形式的抗病毒药物,在感染或高风险接触的情况下能根除病毒。0000岁月是把杀猪刀?仓鸮看了会沉默,豪猪看了会流泪
浏览小时候的照片,你是否感慨过,时光是把杀猪刀或者雕刻刀?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都有哪些自然界的朋友挨过刀。杀猪刀系列粒突箱鲀(Ostracioncubicus)小时候可是童星,通体亮黄色,布满黑好叻波点的模样,在水族馆中人气极高。可爱的粒突箱鲀幼鱼|FrançoisLibertzsispeo/Flickr诺哈网2023-05-26 10:22: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