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银理财总裁杨涛:抢抓大财富管理机遇 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回报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银行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的大背景下,每一家理财公司、每一只理财产品都时刻面临着来自市场和投资者的检验。
截至2022年末,苏银理财已兑付产品表现良好。展望未来,苏银理财如何看待市场变化,又将如何把握新机?苏银理财总裁杨涛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抢抓大财富管理机遇,扎实推动规范转型,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的协同提升,为投资者创造安全稳健的投资回报。与此同时,积极拥护国家大势,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苏银理财总裁杨涛 公司供图
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净值波动
回顾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曾面临两波较大调整。一是2022年3-4月,受股票市场下跌影响,含权理财产品发生较大回撤,甚至出现“破净”现象。二是2022年11月至2023年初以来,受利率上行影响,债券价格下跌,使得固收类产品的净值也受到影响。
“从‘破净’原因看,绝大部分是股票市场下跌、债券市场利率反转导致,少部分是计提减值准备以及其他原因导致。”杨涛表示,事实上,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后,产品净值受资本市场影响产生波动已成为常态。
在此背景下,杨涛认为,管理人应当尽量拉长产品久期,选择较为稳健的投资策略,做好产品流动性前瞻管理;做好客户画像,优化产品结构,做好不同类型产品与客户的匹配;加强包括摊余成本法估值产品、混合估值产品等类型产品发行,进一步平缓净值波动,增强投资者信心。
此外,投资者教育也至关重要。“在产品宣传和销售中,管理人与代销机构应加强协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充分揭示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风险,并引导投资者逐步建立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正确认知,避免短期净值波动带来过度恐慌。”他说。
多措并举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当前,银行理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各家公司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杨涛介绍,成立两年多来,苏银理财秉承“打造业务特色鲜明的国内领先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发展愿景,推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互促进,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苏银理财积极顺应监管导向,综合实力稳步增强,理财规模持续增长。早在2021年三季度,公司就完成了净值化转型,是行业内率先完成净值化转型的理财公司之一。
另一方面,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苏银理财积极部署相关工作,靠前发力,资产投放增量扩面。深耕经营区域和特色业务领域,加快建设覆盖货币市场工具、债券、资产证券化、股票、非上市企业股权等大类资产配置体系,在满足实体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有效获取优质资产。
“我们在积极拓宽资产获取覆盖面,丰富资产种类,加大优质产业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非上市企业股权、可转债、公募Reits等创新资产参与力度。”杨涛表示,公司还将紧抓权益市场机遇,积极丰富自主研发的股票Smart Alpha投资策略。
据了解,Smart Alpha策略以“稳健获取收益”为核心,构建“多行业、多赛道、多种风格”的高适应性组合,重点支持消费升级、医药医疗、信息科技、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重点行业领域。该策略被广泛应用于苏银理财含股票类产品,如恒源固收增强系列、聚源全明星系列等,在控制回撤风险的基础上,通过科学配置结构,更加稳妥地投资股票资产。从实际效果看,该策略在控制回撤、获取收益方面取得了优异表现。
顺应财富管理数字化大势
近两年来,伴随净值化转型和市场化转型的推进,银行理财市场“排位”出现一些变化,这对中小银行理财业务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此,苏银理财结合行业发展态势和自身发展经验,提出三点建议。
一方面,要重点提升投资研究能力。加强宏观和政策研究,提升对利率和资本市场的趋势研判能力;进一步提升优质资产挖掘能力和策略研究能力,加大资产投放,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产品收益表现。
“要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尤其是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识别和管控能力,研究平滑风险的手段,提升产品净值稳定性。”杨涛表示。
另一方面,要强化创新投资者教育形式。常态化以多种方式投放投资者教育内容,通过图文、短视频、直播等丰富的形式开展投资理念及理财知识教育,帮助投资者正确认识净值波动原因,引导投资者坚定长期投资理财的信心。例如苏银理财设立的投教栏目“‘源’来如此”“消保云课堂”等,以活泼生动的风格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喜爱。
他还强调,理财业务还要顺应财富管理数字化大势。“要树立数字化思维,主动拥抱数字化,持之以恒推动数字化转型,使金融科技对业务流程、系统运营、客户服务、风险防控等进行全方面的赋能,全方位提升客户体验。”
责任编辑:宋源珺
理财行业头部座次洗牌,股份行理财公司包揽前三名
独家|理财行业头部座次洗牌,股份行理财公司包揽前三名转自:券中社证券时报券中社讯,今日,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悉并汇总了六大国有行理财公司,以及招银、兴银、光大、平安、信银、浦银共12家理财公司(仅以子公司管理口径计)的一季度末存续余额数据:截至今年3月末,上述公司的管理规模为16.0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同口径的17.92亿元减少了1.9万亿元。0000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做好银行理财差异化需从四个方向升维
诺哈网2023-05-25 20:39:230000去年多家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逆势回升,3月破净率整体下行,银行理财回暖了?
每经记者赵景致每经编辑廖丹2022也是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元年,一年内银行理财出现了两次较大的净值波动,市场整体规模有所下滑。中国理财网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诺哈网2023-05-25 19:36:460000银行理财子2022年成绩单比拼:净利润增长、产品规模集体“瘦身”
随着2022年银行年报渐次公布,其旗下的理财子公司业绩情况也浮出水面。从目前已公布的理财子公司数据来看,尽管去年债市波动引发理财赎回潮,但整体经营数据仍然相对稳健。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4月7日,已有15家银行发布了理财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其中有除民生理财、渝农商行未统计到增长数据外,有11家银行录得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宁银理财、农银理财的增速超过100%。诺哈网2023-05-25 19:17:250000银行苦估值久矣!“金特估”能否大象起舞
转自:北京商报“中特估”行情方兴未艾,“金特估”概念应运而生。一场座谈会释放出“中特估”催化利好大金融板块的信息,使得沉寂已久、位于估值低位的银行股似有逢春之势。作为“中特估”主题在金融领域的延伸,“金特估”重现了不久前“中特估”带来的利好行情,银行股等大金融板块股价一度高歌猛进。引得证券人士直言,“中特估”好比是“干柴”加“烈火”,而银行在“干柴”中最具燃烧潜力。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