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要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究竟有多难?
文 | 曌露 · 首发公众号| 微语职场

随着教育内卷不断加剧,青少年无疑是被功利教育思想荼毒的一代人。
焦虑、暴力、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发病年龄逐年下降,发病率逐年走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寻求心理咨询师和专业心理教育机构的帮助。而这些无处排解的“忧愁”正不断引发新的悲剧。
当然,要想解决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01.“妈妈,我不想上学了”
这是发生在我上司身上的真事。
上司的老公是个生意人,经常出差,女儿自小与上司相依为命,为了女儿能有一个明媚的未来,我的上司果断裸辞,做起了全职妈妈。
女儿也没有辜负她,自小成绩优异,从小学到初中成绩名列前茅,基本不用家长操心,并且考上了深实验,是大家眼中“别人家孩子”的代表。
对于全职在家的上司来说,这样的结果是对她最大的慰藉 ,但一切都在女儿高一时候戛然而止了。
那年,女儿14岁,她告诉爸爸,自己不想读书了……
当丈夫把女儿的想法告诉她时,犹如晴天霹雳,而且作为母亲,她根本不知道女儿何时萌生了这样的想法。

她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着急忙慌质问女儿,女儿哭着说她觉得自己特别压抑,经常失眠,头发狂掉,呼吸不畅……女儿说她已经拼尽全力与这样的状态对抗,但是她真的没有力气了,她想休学一段时间,歇一歇。
和所有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家长一样,上司心疼女儿,但更揪心孩子的未来。
她去了孩子的学校,从同学口中了解到,女儿的抑郁症情况已经出现半年多,一直怕家长担心,女儿一直独自承受。
她带女儿去见了心理医生,女儿却被诊断为“情感性精神障碍”,于是果断给女儿办理退学,进入漫长的治疗期……
这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家庭的考验,而让上司无限纠结的是:为什么我的孩子平日里看起来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得了这样的病?

02.价值观缺失导致的精神障碍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焦虑和恐惧更好卖!
近几年来,铺天盖地的在线教育广告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您来,我们培养您的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
现在思来,这就是赤裸裸的恐吓。
后来,资本裹挟教育,教育资源垄断日益加剧,家长不得不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
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们都出现了“空心病”的现象,也就是“价值观缺失导致的精神障碍”。
而这种心理学疾病的常见表现就是抑郁、孤独和自我缺失,甚至诱发自杀。
所以,孩子们越是乖巧自省,反而越痛苦。因为,很多问题不是生理层面的,也不是心理层面的,而是这个焦虑的社会造成的。

虽然,我们的文化属性是多元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评价标准只有成绩,略显荒诞。
而我认为,如果要对教育有一个评价标准的话,那最应该的就是立德树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知识和技能。而如今的评价体系,连技能都不需要存在,只要有知识就够了。
你不需要学以致用,只要会考试就行了。
所以,当成绩成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时,孩子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抗击风险的能力会越来越弱,孩子成为整个家庭压力的“终结者”,难免不出问题。

03.预防胜于治疗,我们需要正确的教育观
首先,家长应该把控自己起伏不定的情绪,和颜悦色与孩子交流。
因为你起伏不定的情绪,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让孩子无法对你产生信任和共情,让孩子惶恐不安,无法靠近。
其次,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尊重孩子的隐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让孩子成为自己,不是期待他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是成为你“梦想中的孩子”。在孩子的低谷期,能够做他坚实的后盾。
最后,好好爱你的爱人,搭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是孩子避风的港湾,如果家中无宁日,孩子就失去了基本的安全感和对生活的希望。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请抓紧时间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
那些淋着大雨的孩子,都在等一把伞,伞下的人可以用最温柔的语气告诉他们:别怕,我们一直在!
而每个父母都有这样一把伞,当你愿意为孩子遮风挡雨时,你就为他撑起了整个世界!


点击蓝字查看往期推荐
超六成受访毕业生愿当网红做直播:扭扭屁股就能赚大钱?
关注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歌手李玟抑郁离世警示我们的家长责任
不出意外,又是一波失业潮
作者介绍:
曌露,企业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用冷静、专业的视角带给你不一样的认知,欢迎关注交流。
文章原创确权,盗用必究!
孩子天生就有成长的动力和上进心,父母的作用在于激发这种动力
孩子成长的动力由自身而来,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自律。只要他们与最深处的自我联结起来,凭着内心无比广阔的资源,他们的上进心就会超越我们的想象。我们在孩子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帮助他们发挥出与生俱来的潜力,实现独一无二的自我。——《家庭的觉醒》今天一个家长在网上给我留言,说,一个孩子能懂得什么叫尊重吗?你跟他谈尊重,有什么用呢?他要是懂那他就不是孩子了。诺哈网2023-07-31 08:56:390000有时候为了孩子好却会经常打击他们。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自尊心,还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经常打击孩子会让他们失去信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父母的鼓励和支持,而打击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无法做到好,从而失去信心。这样的打击会导致孩子变得沮丧和消极,影响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其次,经常打击孩子会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赞扬,而打击会让他们感到自己不被重视和认可。这会导致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影响他们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诺哈网2023-08-23 17:15:100000真正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智商,更不是学区房
同样是一张白纸,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后非常优秀,有的孩子却表现平庸呢?很多家长动不动就说智商差距,要么就找学校的毛病,说受到学区房的影响。智商固然重要,但却不是决定因素。君不见,真正有所成就的比如马云、俞敏洪,都是考了三次才上的大学,论智商他们肯定比不过同时期那些优秀的同学,但论成就呢?000017岁儿子,癌症晚期!父母崩溃说出一个细节,很多家长都没当回事
在《武汉晚报》上看到过一个震惊的新闻。17岁的李冰,一名高三学生,竟然被诊断出胃癌晚期。李冰是一名好学的孩子,他立志要考上重点大学。于是从高一开始,他就非常勤奋,经常挑灯夜战,学习到凌晨才肯睡觉。在冲刺高考的高三时段,为了节省时间,他更是养成了不吃早餐的习惯。一日三餐,只是一餐不吃,本以为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半年时间过去,他上腹常常会疼痛,学习紧张,他没当回事。诺哈网2023-08-16 08:05:5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