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垮第三帝国的钢铁洪流是如何诞生的?俄罗斯又拍了部坦克神片
【军武次位面】作者:无限建制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大规模坦克战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德军的虎式、豹式以坚固的装甲与出众的火力为世人所熟知。
▲现存于英国Bovington坦克博物馆的虎式坦克
也是世界唯一能动的虎式坦克
但给世界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的,是一辆辆苏军坦克集群冲锋的镜头。也是从二战开始,苏联坦克集群便被冠以“钢铁洪流”的美名,为德国乃至战后的西方世界所忌惮。
▲库尔斯克战役中对德军
阵地发起冲锋的T34坦克群
而这庞大“钢铁洪流”的起源,便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坦克——T34中型坦克。明星成名之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在成为钢铁洪流的中坚力量前,T34从研发到选型投产的经历,可谓是“命途多舛”。
▲从哈尔科夫到莫斯科,超过1000公里
的路程,两辆T34的传奇之旅
T34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今天军武电影推荐的俄罗斯2018年最新战争片——《坦克》会给你答案。
你没看错,电影名字就是《坦克》。继承了俄罗斯战争片一贯的风格,从名字开始就是直奔主题、不卖关子,之前较为出名的《布列斯特要塞》、《潘菲洛夫28勇士》等战争片都是如此。
本片由安德烈·梅尔兹利金领衔主演,在本片中饰演T34的总设计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这位仁兄可以称得上“俄罗斯战争片专业户”。他在《布列斯特要塞》中饰演主角加夫里洛夫少校,有相当出色的表现。其参演的多部二战题材的电影,均获得了不错的评分。
▲本片目前虽然尚未获得评分
但总体评价还是很不错的
全片只有90分钟,但有限的时长并没有掩盖本片的独到之处。在军武菌看来,既然是讲述70多年前T34坦克如何诞生的电影,对人物、道具和场景的还原就要做到尽善尽美,这就是本片最出众的地方了。
▲本片中科什金与现实中原型对比
除了那颗痣,长的十分相似
首先说说人物,看得出剧组在演员选用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本片中饰演科什金的安德烈·梅尔兹利金,在扮相、神态上都非常接近原型人物。配角中最接近原型的当属饰演朱可夫的演员,虽然全片戏份不多,但无论是人物外形、衣着神态,甚至是朱可夫特有的霸气眼神都得到了最大的还原。
▲本片中朱可夫与
现实原型对比,注意眼神
演员的表现很重要,但对于本片而言,真正的主角是那两台T34坦克,如何还原当时T34坦克的原貌,避免在细节上的穿帮甚至导致“穿越”的笑话,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令人惊喜的是,剧组交出的答卷同样令人满意。
▲1940年版T34的特点被完美的还原
斯大林:不错,不错
T34在1940年刚刚出厂的状态被完美的复制了出来:1940年T34的铸造菱形炮塔以及炮塔两侧的小观察窗;早期型T34独有的炮塔整体式舱盖;
▲早期T34的整体舱盖
L-11型短管坦克炮(30.5倍口径)以及特有的焊接炮盾(换装F-34炮后炮盾改为铆接);T34早期型号正面突出的驾驶舱;
▲1940年版的T34侧面辨识度也很高
甚至是T34的V字形柴油发动机等等都得到了完美的还原。对于战争片细节有“强迫症”的观众完全可以放心了。
▲一闪而过的T34发动机镜头
不过影片对于T34 的内部并没有过多的镜头描写,给人的感觉T34内部空间还是挺大的…
俩人在驾驶室里还能谈笑风生,甚至还有空位子坐....
实际上T34为了倾斜装甲的设计牺牲了很多车内空间,现实里驾驶T34 也是一件很苦逼的事情…不过可以理解,毕竟车里要放一个摄影师嘛。
▲实际上驾驶T34是一件很苦逼的事情...
看这位小哥表情就知道了
当然,单单是还原T34 的外形是不够的,T34的性能也必须要有所体现,不然怎能获得斯大林的青睐呢?两辆T34原型车,行驶1000多公里从哈尔科夫开到莫斯科,跨越了沼泽地带与无人区,击溃了敌人的破坏袭扰,甚至还抵挡住了来自友军的反坦克炮打击。
▲这种路况对于T34来说都是So easy~
短短一个半小时,将T34集火力、防护、机动于一体的优秀性能完美的呈现给观众。在展现T34传奇的同时,又为本片加入了冒险、动作、竞速电影的元素,为影片增添了几分趣味性。
这里要多说一句,本片中出现的坦克并不只有T34 一款,军武菌粗略统计了一下,全片至少出现了T34、KV2、T35、SMK、SU100Y五种坦克/坦克歼击车,
▲几乎所有的神教都汇聚于此了
而且还原也非常精细。看来本片对于五对负重轮信徒、多炮塔神教徒、152神教徒,都是非常友好的。
▲SMK在这里
参选坦克一号位(C位出道)
本片的另一大特色在于音乐,具有浓郁苏联风格的音乐充斥整部影片,给观影者极强的时代代入感,同时影音配合非常出色,配乐随着情节的变化在激昂、舒缓、严肃的格调中从容转换,完美的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至于剧情,前文中也说了,俄罗斯人的战争片就是很直接….本片也是标准的俄式风格,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1940年T34的总设计师科什金,为了让T34 能如期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坦克选型测试,率领一个技术小队驾驶两辆T34原型车 ,在一周时间内行驶1000多公里,克服各种阻碍,最后在测试前抵达莫斯科的故事。 简单的来说就是:T34的”进京赶考“之路。
虽然历史上确有其事,但为了增加情节的曲折性,突出T34参审过程之艰难,亦或是展现T34 优异性能的需要,本片剧情对现实故事进行了“一定”的改编演绎。
▲土匪打劫坦克
估计也只有俄罗斯人干得出来
最大的改编就是在这一路上为两辆T34安排了一大堆的险情与敌人:除去俄罗斯当时糟糕的路况、不利的天气这些环境因素外,土匪的打劫、德军小队的破坏行动、叛徒搞破坏、甚至还有自己人的“误击“被加入了剧情中…总之一路上这俩T34 和科什金同志没少受罪。
▲吃了一发自己人的45炮(挠痒痒而已)
在这点上,军武菌觉得T34这段旅程和唐僧取经挺像的:都是原版故事比较平淡,后人觉得不过瘾,硬是在路上塞了一堆”妖魔鬼怪“….
不同于俄罗斯二战电影的残酷性,本片的敌人一反常态承担了营造轻松气氛的任务,甚至对于两队搞破坏的德军间谍小队来说,“蠢萌”二字形容他们更为贴切一点。(然而现实中德军在战前根本就不知道T34的存在…)
▲战前苏联展示的都是这些小东西
图为1941年5月1日红场阅兵
尤其是在德国上校得知第一队人马办事不利后,派出了号称“德军精英“”光头少校“率领的第二小队。不过他们的表现搞笑到可以和经典二战喜剧片《虎口脱险》里的德军媲美,
尤其是领头的光头少校,全片表情不变,下命令只用手势,到死貌似都没有一句台词…可以说是相当悲催了。
▲光头少校,卒
死因:蠢
本片中设置一些“蠢萌“的敌人,确实使得本片带了些许”神剧“的色彩有待商榷。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也是因为这些角色的加入使得电影具有了很多的戏剧性,在全片比较紧张的氛围下实现了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对于一部俄罗斯战争题材电影,也是难能可贵的。
现实中T34的这段1000公里的旅程虽没有如此艰险,但并不代表T34的诞生之路上就没有阻碍。与影片中来自与外部的困难不同,现实中T34需要应对的,更多是内部的困难——苏联最高领导层的质疑、来自同行的排挤打压,这些对于一款新武器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现存于英国Bovington坦克博物馆的
T34 1941型(芬兰缴获)
与影片较为轻松的氛围不同,科什金并没有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顺利的克服了困难,迎来皆大欢喜的结局。现实中的故事是令人惋惜的:科什金以自己年仅42岁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T34的诞生。
▲科什金再也无法看到T34在战场上
的雄风了,而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
1939年,科什金在总结BT坦克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自己的坦克研发计划。他大胆抛弃了BT轮履两用的特性,运用了一系列包括倾斜装甲、宽履带、大马力柴油发动机、由克里斯蒂悬挂发展的新式悬挂等技术,造出了第一辆T34原型车A32。
▲当时超前的倾斜装甲设计
(视频来源:《军武次位面》
第四期:T34,屌丝的逆袭!)
但科什金没有预料到,A32方案受到了包括斯大林、伏罗希洛夫在内一众苏军高层领导的强烈质疑甚至反对。不过,斯大林仍然给了科什金证明自己的机会。
▲发源于克里斯蒂悬挂的新式扭杆悬挂系统
(视频来源:《军武次位面》
第四期:T34,屌丝的逆袭!)
1939年12月19日,T-34坦克获准投产,但仍需进行工厂试验和部队试验。此时,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科京领导的基洛夫工厂又跳出来作梗,声称自己工厂设计的T-50坦克和KB坦克可以完全替代其他任何坦克,包括T34。
▲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科京
他主持研制了KV、IS系列重型坦克
科京是深受斯大林青睐的坦克设计师,地位也比科什金高很多(上将军衔)。T34项目一度危在旦夕。万幸的是,在科什金的据理力争下,T-34坦克最终获得在莫斯科与KB坦克一较高下的机会。
为了证明T34的性能,已有早期肺炎症状的科什金,在寒风刺骨的天气里,将2辆T-34坦克以履带行军的方式直接从哈尔科夫开到莫斯科。证明了T-34坦克绝佳的可靠性与机动性,彻底的打败了竞争对手——笨拙、故障频发的T-50和KB坦克。
▲影片末尾纪录片中
参加红场阅兵式的T34
但也因为这次长途行驶,科什金的肺炎病情加重,于1940年9月26日不幸逝世。一年以后,T34在格罗德诺附近初次登上战场,给予了德军极大的打击与震撼。
▲德军:不得不承认,现在是你T34比较强
影片的末尾,随着T34纪录片镜头结束。屏幕出现一行俄文“献给T34坦克的创造者“,以表达对这位伟大设计师最诚挚的敬意。
的确,世界上成功的武器设计师很多,但呕心沥血用生命设计一件武器,让其名扬天下的设计师屈指可数。仅凭这一点,他就值得被尊敬,值得被称为”伟大的设计师“。科什金也用自己的行动,真正做到了他在影片中说的那句话——“我为人民工作,因为我来自人民“。
在他逝世后,T34几乎参与了苏军所有战役,从莫斯科一路开进了华沙、布达佩斯、维也纳….最终直捣柏林,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朝鲜战争中屡建奇功的215号T34/85坦克
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它的总产量超过8万辆,在二战结束后仍然活跃在多个局部战场上,甚至至今仍被部分国家地区使用。
▲对越反击战中被我军缴获的越军T34/85坦克
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T34也最终成为一款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对坦克设计乃至后世影响深远的坦克。科什金如果能看到,也应该会感到欣慰吧。
▲动漫中的T34“钢铁洪流”
现如今,T34坦克已经与PPSh41冲锋枪、AK47、伏特加一样,成为俄罗斯一个特有的文化符号与象征。在2018年5月的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式上,一辆T34/85携苏联国旗率先通过红场,它象征着俄罗斯昔日的辉煌,更寄托了俄罗斯人对荣耀传承与复兴国家的决心。
总之,这是一部让人在欣赏坦克雄姿之余深思的优秀战争电影,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迅雷磁力链接下载观看。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70周年海上阅兵外国参阅舰艇预览,菲律宾派出了“万吨巨舰”?
【军武次位面】:啮花熊70周年海上阅兵,外国参阅舰艇预览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立70周年的盛大庆典就要在青岛举行了,为了增进友谊,很多的国家海军都派来了他们的战舰参加此次庆典,那么今天军武菌就来盘点一番都有哪些战舰来华,顺便聊聊关于这些海军和战舰的趣事。老朋友,新面孔诺哈网2023-06-06 19:44:240000运-20装了新航发仍不如C-17?中国版C-5战略运输机,何时能出现?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昨天,我们向大家简单介绍了运-20型运输机的换发版本,不出意外,关于运-20型大型运输机和其它同类产品的对比,在文后又引发了新一轮争论。“换发”后的运-20与老款对比大伊万看了下,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诺哈网2023-05-27 01:44:180000印度作家:不敢相信,中国人居然只讲中文
这里是军武大本营,和你一起分享外国网友眼中的中国。不少网友吐槽:“我学了这么多年英语,最后却成了个'哑巴'!”其实这个问题歪果网友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为啥中国人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口语还是不好?先来看看外国网友们的回答吧:一位会说意大利语的英国网友伊莲娜表示:诺哈网2023-06-16 05:20: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