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疯狂!日本战败前寄予厚望的“回天”鱼雷,为何收效甚微?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
在二战末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已处于溃败状态,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在以大西泷治郎为代表人物的一批死硬军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建立了神风特攻队,他们打出了“一弹换一舰”等口号,并创造出了花样繁多的自杀式兵器。虽然这些武器在战场上最终收效甚微,但是依旧给参战的美军士兵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撼,同时也导致许多被武士道精神洗脑的日本青年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陪葬品。本篇文章就来向大家介绍日本海军的一种特攻兵器:回天人操鱼雷。

▲1型回天人操鱼雷
正如该名称所描述的那样,这种自杀式武器是基于常规鱼雷改进而来,但同无制导的鱼雷不同的是,回天鱼雷可由座舱内的1名士兵进行操纵,在航行过程中不断变换方向直至命中目标。“回天”这个名称也代表着日军寄希望于扭转战局的侥幸期望。

▲仁科关父海军中尉
回天鱼雷的构想最早诞生于1943年,由隶属于日本海军潜艇部队的黑木博大尉和仁科关父中尉提出,其主要思想为将日军当时现役的九三式鱼雷进行改装,加装可供人操控的机械装置后以自杀式手段向美军发起攻击。起初该方案未获日军大本营的批准,但随着时间进入1944年,战局的不利发展使得日军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方案,并于1944年2月在吴海军工厂秘密展开了研发,并于同年7月25日完成了首枚原型鱼雷的生产工作。

▲九三式鱼雷
回天鱼雷通体长约14米,直径1米,排水量8.5吨,航速30节,最远航程40海里,装有1550公斤高爆炸药,是普通鱼雷的三倍。按照功能属性区分,该鱼雷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装填炸药和接触引爆装置,第二部分为狭小的驾驶舱,除了控制方向的驾驶盘和少量仪表外,还有一部可以观察水面情况的潜望镜。第三部分为动力部分,可为鱼雷提供550马力的动力。共有六种不同的改型,除了首批1型鱼雷外,其他型号都被设计成当驾驶者进入座舱后立即锁死的模式,如果无法命中目标,驾驶者还可以按动自毁按钮和鱼雷同归于尽。而就算有逃生装置,也没有一位驾驶员动过逃生的念头。

▲1型回天鱼雷的潜望镜

▲潜艇携带回天鱼雷的示意图
当原型鱼雷完成生产的一周后,日军便急不可待地签下了首批100枚的生产订单,对驾驶员的培训也同期展开,据统计,在日本战败投降前,日军共生产了420枚回天鱼雷,共有1375人接受了鱼雷的操作训练,这些被选中的人员多在17-28岁之间,接受的训练包括基本的航海知识培训和水兵训练,深潜练习,基础和进阶鱼雷操控训练等。但在鱼雷的测试过程中事故不断,15人还未走上战场就已经丢掉了性命,就连该方案的提出者之一黑木大尉也未能幸免。

▲日军在北上号轻巡洋舰上进行的1型鱼雷实验

▲1945年5月23日,由I-361号潜艇携带的回天鱼雷
虽然日军对其寄予厚望,但在实战中,由于携带回天鱼雷的潜艇母舰无法进行深潜,同时该鱼雷的射程有限,因此在面对美军严密的反潜火力时,回天鱼雷的实际作用十分有限,经常出现母舰连同鱼雷一起被击沉的情况。在太平洋战争末期,回天共取得了8个有效毁伤战果,其中击沉3艘,重创1艘,轻伤3艘。其中最成功的战例为1945年7月24日围攻美军安德希尔号驱逐舰,6枚回天鱼雷对其展开了围攻并成功将其击沉。同日,日军还取得了轻伤R.V约翰逊号驱逐舰的战果。

▲美海军安德希尔号驱逐舰

▲1944年11月20日,被回天鱼雷击沉的美军油船米西尼瓦号
1945年8月,日军将回天鱼雷尽数拉回国内,同月即宣告投降。随后美军在登陆日本后将其发现的回天鱼雷基本上都做了销毁处理。目前,有部分回天鱼雷在日本大津岛的回天纪念馆等地展出,大津岛是培训该鱼雷驾驶员的训练基地。也在向世人诉说着当年日军最后的疯狂。

▲日本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的游旧馆内也存放有回天鱼雷
美国得州都断电了,中国电网到底有多牛逼?世界第一就在你身边
全球最大的电力企业--中国国家电网1901年,世界第一口“万吨井”,诞生于美国著名的纺锤顶油田。这座单日产量超过全球其他油田产量总和的特级油田,带领无数美国人迈入石油时代。而其所在地得克萨斯州,也凭借地下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一跃成为美国的“能源心脏”。但没有人能想到120年后,百年难得一遇的一场寒潮让这颗“心脏”断了电。诺哈网2023-06-03 08:28:280000我军所有战机的传家宝武器,怎么到歼-20身上却不使用了?
【军武次位面】作者:啮花熊天上一顿轰,地上三年功,我和我的火箭弹风雨同舟在中国空军的宣传报道素材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一个场面,那就是“万年不变”的战机发射火箭弹“洗地”。不管是专职的“舔地”的“小强”(强-5),还是新锐的制空机歼-10B,都喜欢在演习中亮上这么一手。▲歼-10B发射航空火箭弹诺哈网2023-06-13 08:35:050000高精度!解放军曾拿95机枪参加步枪比赛,摘35金54银
【军武次位面】:概略北方轻武专栏是军武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在军迷圈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某年解放军赴澳大利参加射击比赛,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把95-1班用机枪拆掉了两脚架,冒充95-1步枪参赛,结果拿了非常好的成绩归来。那么,这个传说是真的吗?为什么95-1班用机枪要比95-1步枪的精度要好呢?▲护木上方的6个散热孔暴露了身份诺哈网2023-06-05 19:59:380000不再好高骛远,面对俄罗斯威胁,美军高超音速武器发展更加务实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由B-52战略轰炸机搭载并在去年进行了首次空中发射试验的AGM-183A"箭"空射高超声速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5 09:08:420000在中国的老外居然也有地域歧视现象,北京老外瞧不起上海老外
【军武大本营】作者:fattle文化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和社会兴衰的尺度。——〔泰〕努弯詹·拉纳哥小伙伴们大家好,这里是军武大本营,和你一起分享外国网友眼中的中国。当20年前,举国热议“北京人在纽约”时,大概所有人都不会想到,20多年后,我们会热议“老外在中国”。诺哈网2023-06-15 06:25: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