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哪国狙击手运用最科学?当时各国狙击手情况是怎样的?
这个,首先笔者还是需要澄清一下:现代意义上的“狙击手”概念在本质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步形成的,且这一概念也不是凭空成型的,是伴随着大国之间大规模常规战争的逐渐减少、冷战时期的小规模域外干涉/特种作战/复杂地形与环境作战的不断出现而逐渐形成的概念,隶属于特种作战的一个分支。
英美等西方国家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已经有了特种作战的雏形,战后又多次出手干预第三世界国家的内政与内战,因此对狙击手的理论研究与实战应用很快走到了世界各国的前列。在英美等国的军事学说中严格定义的“狙击手”指的是两人一组、射手装备高精度狙击步枪、观察手装备高倍率目标指示/观察镜组成的狙击小组。
其承担的主要战术任务是向敌方的战术纵深或战役纵深实施渗透,狙杀对手高价值目标或高技术装备,从而达到我们通俗而言的“一根针破一张网”,一个小组敲掉敌人重要节点的战术任务。目前经常在媒体上见到的典型狙击手的形象都是披挂着吉利服,往那儿一趴就像一堆乱草一样,就是西方意义上的“狙击手”。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参战各国都没有如上含义中的“狙击手”,只有现代意义上的比“狙击手”承担的任务要容易与简单一个档次的“精确射手”。
“精确射手”指的是伴随着常规部队行动,装备有精度比普通自动步枪略高的带一定倍率瞄准镜的半自动步枪,承担的任务同常规部队中的普通步兵比较类似,但是比普通步兵要稍微高大上那么一点。
相比较以火力压制为主要任务的普通步兵,精确射手起码需要承担着以精准的步枪火力消灭进攻/防御正面敌方高价值目标的使命,比如干掉对方的精确射手、机枪火力、指挥官、其它重型装备操作手等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几个主要的参战国家对所谓的“狙击手”的认知,差不多也就都停留在了精确射手的水平上,很少有能够超出这一概念的战术行动。
比如对美军而言,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步兵班编制里没有西方军语中定义的“狙击手”也就是“sniper”,而是在某些步兵班组里编入一个枪法比较好的“快枪手”也就是“marsksman”,这个“marsksman”使用的武器装备同普通步兵没有太大的区别;
再说英军,英军1944年编制中将原本发放到每个步兵连的2名“狙击手”集中到联队/营一级,建立狙击分队建制,但是只有8个“狙击手”;而德军的部分常规步兵连里会编入4个“狙击手”,同火力排一起行动;
至于苏军,编制一直极为混乱,1943年编制中理论上每个排会编入2个狙击手,但是红军部队在同德军的战争中损失巨大(1943年双方在库尔斯克的耗血外带强渡第聂伯河),这个狙击手编制也就是纸面上有这么多,在相当多的场合未必真的有这么多人。
比较关键的是,以上几个二战的主要交战国尽管在普通步兵分队/连队中编入了“狙击手”,但是从其建制和使用原则上看,都是在为常规步兵分队/连队提供火力支援,说白了这都是精确射手而非现代意义上的狙击手——反倒是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到最关键的时期,部队建制全部打乱,战线打得犬牙交错的时刻把部分特等射手放出去自由狙击,有了现代狙击战的雏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方的几个主要交战国家对“狙击手”和“狙击战术”的理解也就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就更不用说远在东方的两个原本在军事理论与技术装备建设上就不太先进的一对难兄难弟了——国军自不必说,根本对所谓的“狙击手”和“精确射手”都是两眼一抹黑,既没有专门的战术装备,也没有专门的专业建制。
反倒是善于学习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有部分脑子活泛的中高级指挥员对狙击手和精确射手还有些模模糊糊的认知,比如之前就流传出来的一张林总在延安还是别的什么地方研究缴获的日军“带瞄准镜的三八步枪”的照片。在实战中八路军与新四军由于经常面临着弹药匮乏的窘境,反倒对依靠有限的弹药打出较好的战术效果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我军对精确射击的重视。
但是,八路军与新四军在“精确射手”的建设上一直没有达到西方主要军事强国军队的高度,并没有如苏军、德军一样,将“狙击手”集中起来作为一种可靠的火力支援力量使用,而仅仅是将其作为一名“比较优秀的步兵”承担常规的步兵战术任务。这些士兵需要跟普通步兵一样冲锋,在实施击杀任务之后最多能够得到上级的“特等射手”褒奖,然后就“深藏身与名”了。
我军在历史上真正认识到狙击作战的重要作用,乃至在常规步兵连队中编入精确射手的建制,就要一直等到20世纪80年代的两山轮战作战了。
至于在军事理论与战术建设上跟国军一样菜得抠脚的日本马鹿,在狙击手的建设上就显得更加奇葩了——日军很早就认识到了精确射击的重要性,毕竟我们之前就曾经多次提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作为一个弱国穷国,打的是穷困版的世界大战,整个日本在二战中生产的步兵弹药甚至不够美军在越南战争一年打的总数。
在这种情况下,外带日本马鹿对“武士道”极为热衷的“光荣传统”,日军常规步兵部队极其重视步兵射击技术的培养。大多数“老鬼子”也就是1937年前服役于日军常设师团的陆军马鹿基本上都可以具备使用38式步枪加上普通的机械瞄具在300米外首发命中静止目标、200米外首发命中低速移动目标的可怕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鬼子陆军步兵单兵的精准射击能力和当时的法国陆军颇是有的一比的,却硬没有发展出狙击手建制与狙击战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日军可能是主要军事强国的部队里唯一没有狙击手建制的军队了,尽管有着所谓的“特射手”称号,但是这种称号跟八路军与新四军的“特等射手”称呼一样,充其量算是对普通步兵战术能力的一种褒奖,而非对其承担的任务与战术使用原则的一种定义。毕竟陆军马鹿要是不拿人当人看起来,那可是跟国军一时瑜亮的水准。
对于这些“特射手”当然也不例外——太平洋战争打到后期“鬼子”的败仗越来越多,在战术性转进(对日军来说败退是不存在的)之前往往会把这帮子“特射手”放出去阻滞英美鬼畜的进攻,在东南亚的丛林里地形地物都极其复杂,通视距离极近,本来就不方便手动步枪这种长射程武器发挥火力。
“特射手”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往往只能藏身在树上,这样观察距离相对远一些,能够更好地发挥步枪的射程优势。当然,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丢在后面断后的“特射手”们很快都变成了一锤子买卖,毕竟蹲在树上好蹲,下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英美鬼畜发起疯来坦克炮,重机枪,火焰喷射器都往树上招呼,的“特射手”们很快一个个都被变成了活靶子。故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鬼子”的“狙击手”们很有可能是建设最不科学,使用最没人性,下场最悲惨的了。
德国总理秘访白宫!与拜登商谈援乌事项,下阶段会援助哪些装备?
《军武次位面》作者:海东青美国当地时间3月3日,德国总理朔尔茨秘密访问了美国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进行了超过1个小时的会谈,这次访问与会谈颇有些值得玩味的地方,因为朔尔茨的此次访谈非常低调,不仅没有任何下级官员陪同,只带了几个贴身随从,而且与拜登的会谈结束之后也没有召开记者发布会,给人一种不想引起太多人注意的感觉。▲朔尔茨称这次与拜登的会谈为“工作访问。诺哈网2023-05-27 04:27:480000诞生多名王牌狙击手的德军山地部队——雪绒花
二战中,德国精锐部队除了有“绿色魔鬼”之称的空军伞兵部队和狂热好斗的武装党卫军,还有一支训练有素、作风顽强,完全独属于国防军的战斗部队--德国山地猎兵部队(Gebirgsjager)。他们是“佩戴雪绒花的男人”。▲帽子上有雪绒花标志的德国国防军山地猎兵诺哈网2023-06-08 19:03:340000五常奇葩:二战六周投降!如今首都还沦为恶徒们的“游乐园”
▲“太阳王”路易十四,他使法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强的国家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历史,尤其是军事历史爱好者,那么一提到法国你脑海中八成会立刻蹦出这几个要素:有过拿破仑这样的征服者,在世界各地有殖民地,伙同英国入侵洗劫过中国,现在的五常。不过,这一切都没有法国人在二战的奇葩表现深入人心。▲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刺客信条:大革命》中的拿破仑诺哈网2023-06-11 07:59: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