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和尚捅死的鬼子是中国后代?日本人还有姓“猪头”的?

为啥抗日电影中的鬼子,名字都很难听?
抗日战争,除了打败了小鬼子以外,还有一个意外的副产品——凭借各种抗日题材的作品,中国人知道了不少日本姓氏,尤其是一些奇奇怪怪,在中国人看来是各种毁三观的怪姓。

在《烈火金刚》中,就有一个凶残的“猪头小队长”。猪头,在中国人看来,这简直就是自己骂自己——又蠢又呆的猪,拿来当姓,那不是自辱先人嘛?

但是,“猪头”还的确是日本真实存在的一个姓氏!与猪有关的日本姓,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叫“猪口”,比如“神风特攻队”的命名者,就是日本海军大佐猪口力平。

战后的日本,有个女外交官叫猪口邦子,当然猪口这个姓是随她老公的,她老公叫什么呢?猪口孝,婆婆叫猪口光子。


猪口只是日本的怪姓之一,单说与猪相关的姓,就还有猪木,猪山,猪股、猪野、猪饲,甚至是猪鼻和猪爪,还有一二三,波波伯(难道是因为喜欢波波莎?)这种莫名其妙的姓,也不少见。

在广州亚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上,出现过一个日本运动员“我孙子智美”,一时令中国观众疑惑加捧腹——我孙子?但这是一个在日本有一千年历史的姓,而且还有好几个地名也叫“我孙子”。

▲抗日神剧懒得编日本人的名字,60多年后
日本男足只能在剧中全体阵亡来谢罪了
日本为什么有这么多怪姓呢?说起来有点复杂,咱们简单捋一捋。
古代日本人都没有姓,从公元五世纪起,日本形成了第一个政权“大和朝廷”,开始用“氏”来区分各部落集团。后来又出现了“姓”、“名”和“苗字”。苗是分支的意思,“苗字”可以理解为一个家族从大族分离出去后产生的新姓氏,但只有贵族才有资格用姓氏。

比如德川家康,全名叫“德川次郎三郎源朝臣家康”,“德川”是“家名”(苗字),“次郎三郎”是“通称”(别名),“源”是氏(源家那一伙的),“朝臣”是姓(爵位),“家康”是讳(本名)——是不是很麻烦?所以再往后,氏、姓、苗字融为一体,统称为苗字了。

但苗字仍为贵族和武士阶层专有,“苗字带刀”一直就是武士的特权。在《亮剑》中被魏和尚用长矛捅死的日军旅团长服部直臣,这个“服部”就是一个日本贵族姓氏,而“服部”能成为贵族,居然因为这个姓氏源于中国!

“服部”源于秦氏,祖先是秦汉时期从中国迁移到日本的“渡来人”。由于“渡来人”掌握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当时还处于蒙昧状态的日本人对他们非常尊敬,于是成为豪族。只是没想到后来的子孙,竟然会以侵略者的身份来到中国,成为加害者,被魏和尚捅死,实属活该……
花点篇幅讲“苗字”,是为了让你好理解日本姓氏千奇百怪的真正原因——明治维新。

1870年(明治3年),为了表示日本向文明靠拢,明治政府发布了《平民苗字许可令》,以彰显人人平等。根据法令,不是贵族的平民,也可以有姓了。

但打算给自己取姓的平民却没有几个,一是因为习惯了,多少年都是这样过来,有没有姓都一样。二是平民都不识字,取名太费劲。

结果明治政府一看,哟,国民积极性不高啊,这可不行……
于是在5年后的1875年,又出台了《平民苗字必称义务令》,要强制执行来硬的了——谁没有姓氏,就是跟天皇作对,蹲大牢去!

这下广大平民只好赶紧给自己取个姓了。但是平头百姓没文化,时间又紧,哪里想得出什么高大上的词?只能本着什么熟悉用什么的原则,取了一堆五花八门,非常接地气的姓——种田的,就叫田中;门口有井,就叫井上;住在山脚下,就叫山下;旁边有泉,就叫小泉(或白水);水边打鱼的,就叫渡边算了……

▲《地下交通站》里有个“野尻”,这个……
杀猪的呢?那就叫猪饲、猪口、猪鼻、猪爪……估计当初取这些词的,用的都是自己喜欢吃的部位。

养狗的,就叫“犬养”(其实是“养犬”),咱们骂人时常会来句“狗娘养的”,但是这个对日本人可能无效——“犬养”都当姓了,根本就不算是骂人嘛。还有叫“那妓男”的,这个来源是啥,大家可以开动脑筋想想……

那么怎么骂日本人,对方才听得懂呢?当然是骂“马鹿”了!经典,还好记……


▲各种毁三观的日本怪姓
因为取姓仓促且来源太多,日本意外地成为世界上姓氏最多的国家。
除了以上的姓以外,像“一井”、“一木”、“一色”、“一尾”、“上下”、“左右”、“前后”、“火山”、“温泉”、“满身”、“鸭头”、“瓶子”、“布袋”、“一尺八寸”、“不入斗”、“一二三”、“三五七”、“九十九”之类的,甚至连“汗”和“大粪”都成了姓。

▲日本第一大姓是佐藤
据统计,日本现在有1.26亿人,姓却有14万之多,平均一个姓还没有一千人。中国的姓氏只有2.38万个,人口多达十几亿,平均一个姓6万多人,有22个姓在1000万人以上。

相比之下,日本的姓氏可谓极其丰富,同时也给抗日题材的作品提供了另一个角度的素材,什么毛利太君、龟田少佐、猪头小队长,读者很容易从这些听上去就象是在骂人的姓氏中,感受到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和戏谑。

▲“土肥圆”已经成了中国人的调侃语
中国的姓氏,历史可要长得多,随便哪个姓都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是自古以来,人人都有,这可比日本人普遍有姓只有一百多年要有内涵多了。
尴尬又无奈!40年前旧型号仍是主力,俄军装备更新为何这么慢?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当下,有50000多人参加的俄罗斯“东方-2022”军演,正在高潮阶段。按照俄罗斯方面的报道,参演的数万俄军动用了大量现役装备,堪称是将海陆空三军主战装备,都投入到这场对俄军来说非常关键的战略演习。然而有些尴尬的是,此次俄军对外展示的现役武器,几乎全部都是苏联军队遗留下来的旧式装备改进型号,目前俄乌战场上俄军的尴尬,其实就受到这种尴尬的严重影响。诺哈网2023-05-31 20:57:270000士兵与军犬的真实故事,当它走到生命的终点时,士兵以军人的方式送行
【军武次位面】Crystal编译整理在去年大火的电影《湄公河行动》中,大家一定会对那条名字为“啸天”的警犬印象深刻。现实中,军(警)犬被喻为“长着四条腿的瑞士军刀”,它们被用于跟踪和探测爆炸物、武器、毒品,甚至可以直接参与攻击敌人。不管你信不信,过去300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犬类都和人类一同参与了多场战争。诺哈网2023-06-16 12:54:340000中国的“特种兵”是一个什么概念?单兵作战能力有多强?
这个,目前得益于各种不负责任的、乱打鸡血的、胡说八道的网络小说,大多数人对特种兵,尤其是我军军语里的特种兵一是没有明确的概念认知,二是有着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想象。▲局座在军武的节目中提到过这种现象诺哈网2023-06-06 11:18: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