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号“婴儿车”!苏联2P系列导弹发射车,冷战时期的坦克杀手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
20世纪50年代,苏联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新式反坦克导弹,AT-1“甲鱼”。这种导弹采用有线手动制导的方式来瞄准目标发起攻击。此前在二战期间,交战双方均投入了大量的无制导反坦克火箭筒,因此精度更高的制导反坦克导弹一经问世便立即引起了新一轮技术革新。该导弹射程达1640-6562英尺,装备有11.9磅的高爆弹头,可穿透11.8英寸的装甲。而AT-1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过于笨重,无法让步兵独立携带参加战斗,因此,苏联人需要给这种导弹找一个发射平台。这也就是本文的主角,2P系列导弹发射车的诞生背景。

▲安装有四枚3M6-Shmel(北约代号AT-1)反坦克导弹的2P26发射车
首辆问世的导弹发射车被命名为2P26,于上世纪50年代末在苏联红军中服役。2P26的前身是技术较为成熟的GAZ-69轻型卡车,这是苏联为了取代二战期间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援助苏联的威利斯吉普的产物。相较于前者,GAZ-69的车身更大,越野性能也不俗,被视为一款优秀的运输载具一直沿用了几十年。

▲GAZ-69
由于GAZ-69的动力足以拖动一门轻型野战炮,因此天生具备装载AT-1的能力,通过对车体后部进行改装,便可加装对应的导弹发射架。2P26最大公路行驶速度为56英里/小时,乘员两人,即驾驶员和发射员,发射员的座椅朝后以便观察导弹,而驾驶员也可以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情况。4枚导弹在运输时垂直立起,发射时再旋转至和地面平行。而在2P26问世后,它却获得了一个“婴儿车”的绰号,同其坦克杀手的定位在描述上或许有些偏差。

▲匈牙利陆军的GAZ-69

▲以色列Batey ha-Osef博物馆中的2P26

▲GAZ-69驾驶舱内部细节
时间来到1960年,苏联再次推出了一种新式AT-1反坦克导弹载具,即2P27。这一次,2P27选用的底盘来自于BRDM-1装甲车,也是苏联第一种专业装甲侦察车。就机动性而言,BRDM-1比GAZ-69更好,在常规路面行驶时采用四驱模式,而在越野的时候,收在底盘下方的另外两组车轮可被放下以增强越野机动能力,因此可以较好的应对复杂路面的考验。与此同时,BRDM-1还具备水陆两栖能力。

▲20世纪70年代,在波兰服役的BRDM-1

▲一次两栖演习中,一辆波兰BRDM-1装甲侦察车和一辆PT-76轻型坦克在进行涉水登陆
2P27可一次性携带三枚AT-1导弹,导弹被安放在可伸缩的轨道上,在计划射击前士兵需要将盖板和后挡板打开,导弹即可进入战斗状态。由于是基于装甲车改进而来,因此2P27也具备一定的防护性能,尽管这些钢板最厚也只有0.4英寸。

▲处于发射状态的2P27
在发射时,AT-1导弹使用MCLOS有线制导系统进行制导,因此打击精度比常规反坦克炮更高。该系统由一个操纵杆控制,通过输入信号指令来引导导弹攻击目标,该系统可以从发射车上拆下,令发射者远程控制导弹打击目标,其中2P26的最远控制距离为98英尺,而2P27更远,达到164英尺。

▲AT-1反坦克导弹
1962年,苏联人再次推出了一款新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这就是2P32。同2P27一样,2P32也是基于BRDM-1改进而来,并对携带的导弹进行了升级,从原有的AT-1升级至AT-2。由于翼展更小,因此一辆2P32可以一次性携带四枚导弹。同前作相比,AT-2的优势在于射程更远,飞行速度更快,因此可以减少目标的反应时间,但无线电控制的引导方式使得导弹更容易遭到干扰。

▲2P32导弹发射车

▲一枚AT-2C反坦克导弹

▲AT-2B反坦克导弹
中国“钢铁侠”力拔山兮气盖世,轻松举起50公斤重物毫无压力
【军武次位面】作者:风满楼美国风靡全球的科幻片《明日边缘》,主角身着钢铁战衣,借助战衣上的特殊设备,上天入海,或攻击敌人,所向无敌。现实中,类似的钢铁战衣中国也有,它的名称是“人体负重外骨骼系统”(简称HULC),中国称单兵外骨骼系统。诺哈网2023-06-13 14:54:060000中国工厂的未来不是特斯拉
2018年7月,万众瞩目的特斯拉与上海临港签下超级工厂的协议,开始了在中国的建厂之路。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各大视频平台的科技版面上,都飘着特斯拉工业机器人全自动装配汽车的视频。如果再加上一段以黑科技著称的亚马逊智能仓库实拍,这就是那两年人们谈及数字化改造与智能制造时,最喜欢用的两大标志性素材。好在历史不是由营销号书写的。诺哈网2023-06-02 18:44:140000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绝不是看上去这么简单,实是一石三鸟,用心险恶
【军武次位面】:皮岛总兵如果说最近一段时间除了76毫米的转膛炮和珠海航展之外,军事方面最大的新闻应该就是美国选择退出中导条约,根据特朗普的看法,中导条约属于冷战的遗留问题,既然现在不再是冷战了那么我们推出中导条约也没什么问题。但是问题大了,既然中导条约是个历史遗留问题,那么你的欧洲驻军算不算?日本驻军算不算?韩国驻军算不算?如果你要推出中导条约为啥不把这些军队也调回本土?诺哈网2023-06-10 10:05:330000美国B-21隐轰高调亮相!最受威胁的不是中国本土,而是中国海军?
《军武次位面》作者:海东青前几日,美国吹了很多年风的B-21隐形轰炸机终于是千呼万唤始出来,高调在世人面前亮相,与此同时不少媒体(尤其以日本、印度这些国家的媒体居多)又开始鼓吹B-21对中国能产生多么大的军事优势云云,就差把“一键灭国”给写标题上了。▲B-21亮相之前这个噱头确实是铺垫得满满的,而最后的亮相也对得起这些噱头,某种程度上来说,非常值得我国的宣传部门学习。诺哈网2023-05-28 09:34:370000中国高铁的军事意义,真如网传的那么神吗?
2019年的端午节已经结束了,一定有很多小伙伴通过选择乘坐高铁出行。不久前笔者在留言区看到,有读者在问到了高速铁路在国防与军事战略上的意义……这位读者应该是希望笔者对高铁的军事意义大加赞赏,但是,不好意思,事实上可能并没那么乐观!数据显示,在2018年底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达到2.9万公里、未来10年还会有超过1万公里高铁投入运营、长远来看要建成贯穿国土大范围的“八横八纵”高铁网络。诺哈网2023-06-05 19:44: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