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厂的未来不是特斯拉
2018年7月,万众瞩目的特斯拉与上海临港签下超级工厂的协议,开始了在中国的建厂之路。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各大视频平台的科技版面上,都飘着特斯拉工业机器人全自动装配汽车的视频。
如果再加上一段以黑科技著称的亚马逊智能仓库实拍,这就是那两年人们谈及数字化改造与智能制造时,最喜欢用的两大标志性素材。
好在历史不是由营销号书写的。
一个月后,中央召开《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各大部委都作了发言。
会议的主角是中国最广大的“中小企业”,会上将它们总结为“五六七八九”: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根据次年的国家统计局数据,36.9万户中小企业中,有34.8万户来自制造业,占比94.1%。
简而言之,它们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中国制造的底色与基石。
几年之后再来回看,你才能察觉到,看上去互不相干的两件事,却浓缩了中国制造的数字化转型,和美国企业的自动化模式之间,最核心的不同。
2020年一年,特斯拉的融资金额合计123.3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97.09亿元,比苏宁易购的总市值还多了150亿人民币。无数媒体和大V拿它讲数字化改造的故事,根本没想过,特斯拉工厂的黑科技,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基石们来说,适配度和性价比都极低。
中国工厂的未来,显然不是特斯拉,我们还是得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隐形冠军的数字化
从“小工单”开始
企业服务领域流传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问题:不敢做,不能做,不会做——唯独没有“不想做”。用海伯集团总裁贺少杰的话说:“没有人不想做,只是顾虑有很多。”
首先是成本,任何企业都会算账,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利润空间通常不大,一分钱当两分钱用,大多对成本比较敏感。
其次是风险,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比较有限,所以每走一步都更加小心。
而落到执行层面,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字:人。传统工厂的工人文化程度低,推行过程中也要考虑他们对数字化系统接受度。
这些都是很典型的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会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制造想要推动整体的数字化转型必须解决的问题。海伯的做法,是先找了一片试验田,这个试验田就是集团旗下做弓箭用品的子公司海伯精工。
海伯精工儿童弓生产线
根据海伯精工总经理林耀钻介绍,公司2019年的实际销售额是5800万元,2020年增长了90%,也只有1.05亿人民币,其中95%都在美国。但在全球排名前十的弓箭品牌中,有7家在由海伯精工代工,公司生产的弓用附件目前在全球的市占率已经超过了30%。
中国还有很多这样看上去不太起眼的中小企业,但深挖下去,你会发现他们在细分领域极具竞争力,甚至能做到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一。宁波有12万家民营制造企业,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企业就有超70家,这些企业被称为“隐形冠军”。
你进入这些公司的厂房,会发现他们更接近于人们传统中生产线的印象,没什么特斯拉式的黑科技,但属于中国工厂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就渗透在每一个环节当中。
海伯精工从2018年开始推行数字化办公的,但林耀钻并不满足,他更想实现的,是将工厂的生产部分进行数字化改造,为此时不时就要在钉钉上探索一番,“小工单”就是这样被淘到的。
在和中国工厂一线的厂长和制造业的企业家们交流的时候,你能明显感到,他们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更多是“问题驱动”的。林耀钻注意到小工单,也是因为“工单执行”一直是传统制造业典型的痛点之一。
在将整套报工系统搬上钉钉之前,海伯精工的报工还是最原始的手写方式。工单上需要填写的项目包括工序名、零件名、计划数、完成数、单件定额等一系列繁琐的数据、名称。
这张单据上的数据极其重要,涉及工厂一天内所有的工作内容,工人工资也全靠这张单子统计核算,但填写的工作本身,却又完全是机械化的重复劳动,毫无技术含量。
装配科班组长贺钢粮说,他以前每天开工单要花一个小时,去年疫情之后公司订单急剧增加,甚至还要更久,且一旦出现笔误,生产环节就需要花更长时间来纠偏。
海伯精工工人过去每天都要填的报工单据
以往一年下来,工厂会积累下成箱的报工单据锁在仓库,工单的右下角有行小字:保存一年。这些数据入库一年后就有可能随着纸质工单的销毁而消失,挥一挥衣袖,留不下更多的附加价值。
如今,班组长们已经实现了在线的派工和报工。产品型号,工艺路线,计划数,单件定额,都是通过下拉菜单选择,或直接自动匹配计算的,整个过程从1个小时,缩短到了1分钟,且极大降低了下单错误的概率。
推行的过程也很顺利,装配料工人陈波就并没有觉得不习惯,“孩子上课也是在钉钉上,我在上面还有家长群,我们可以在上面聊天、视频,工作上,工单点进去填个数就好了,简单很多”。
贺少杰说,精工的产业是所有集团业务中比较传统的,员工的总体学历水平也处于中等偏下,如果精工都能够推成功,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就更大。
疫情后,公司订单翻番,但林耀钻借助数字化改造,仍然保持了常规的出货周期。海伯集团选择的试验田是海伯精工,首先解决的痛点是工厂的工单执行系统。
而从2017年开始尝试数字化转型的富得利木业,选择的试点则是自家做出口的外贸工厂,在钉钉上用宜搭搭起了一套生产制造系统,轻轻松松让生产、业务数据全部流动起来。
富得利外贸工厂
用低代码开发搭起MES系统
对于制造业来说,一个产品从销售拿到订单开始,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有五个:
销售人员拿到订单后报往公司——生产计划部根据订单申请相应数量的原材料、辅料等——采购部根据申请向上游供应商进行采购——原料交付到位后进行生产排程——工厂去仓库领料生产。
过去信息的流转是串联式的,一步完成,才会进行下一步,且相互之间无法看到执行进度,只有等上一个流程完全走完了,下一个环节的人才能获得信息,开始准备下一步工作。
虽然富得利很早就将流程审批搬到了线上,但生产进度的数据,还在依赖Excel表格实现。
生产计划部负责人赵男说,“我们还有一个大的流程表,什么时候发货、物料什么时候到等相关信息都是靠人填表,厂长、生产计划员、仓库、采供、财务等相关部门,要一起编辑这张表,填错了或者被人改掉了,我们也没法知道,数据有任何变动也不好查。如果订单做到一半,客户要求暂停,这部分表格内容就暂停更新,所有环节的人都会来问一遍情况。订单复杂化之后,这张Excel表就撑不起来了。”
那张在线的大流程表上,数据和日期密密麻麻,每个环节都有一个署名,还有内容繁杂的备注,过去的富得利就靠这个完成流程管控,看一眼就能让你明白什么叫做被Excel表格支配的恐惧。
富得利外贸工厂过去的Excel流程表
很多人对于线上办公,和数字工厂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楚,如果让局长来说,这张Excel表就是界限。
2021年初,富得利国际贸易事业部通过服务商,在钉钉上搭了一套MES系统,3个月后,外贸工厂全量上线。这套系统投入运行之后,在线的数据变成了并联式、即时性的。销售、采购、生产环节的每一步进展和反馈,都会在线同步更新,所有相关员工的均可实时查看。
以往,销售下单后,需要生产计划部根据纸质订单,走流程申请原材料,审批通过后,采购才能拿着单子去跟供应商沟通采购。
现在,销售订单一出,采购马上就能看到推送,提前沟通进行采购准备。
过去采购的进展、材料入库情况,生产部都没法及时知道,需要专门去仓库查验。
现在信息实时更新,生产部门准确掌握材料入库时间,提前进行生产排程。
以前销售想知道生产情况,要派人专门跟单,业务员天天往车间跑。
现在订单进度实时且透明,业务员也能随时给客户进行更加明确的反馈。
这套系统大幅缩短了各个环节的沟通成本和反馈周期。对于木地板铺向了克里姆林宫的富得利外贸工厂来说,交货周期就是海外市场的生死线。
在此之前,富得利一个订单的生产周期大约在60天,导入数字化后,这个周期已经被缩短到了40天。
而那张能让密恐患者发病的Excel表格,也正在成为过去。
富得利木业外贸工厂的数字看板
在这间外贸工厂车间里,我们可以看到五个数字大屏,包括销售数据看板、车间生产看板、设备维修看板、工单进度看板、安灯呼叫和机器实时状态看板,让车间所有人员都能清楚知道他们的订单现在处于哪个阶段,何时可以和客户联系订舱(外贸工厂订舱的预警可以让订单保持最高的出货效率)。
如果订单生产的任一环节出了问题,操作工可以用钉钉扫一下设备上的二维码,就能显示设备故障原因,并发起报修,随之触发车间安灯呼叫看板上的红色报障,维修工也会第一时间在钉钉上接收到维修任务,维修状态也会同步反映在钉钉数字工厂的看板中。
这些设备故障次数、配件消耗统计等信息最终汇集成设备故障率、维修成本,对比设备产能,形成数字看板中的分析图,让数据来为设备情况做预测。
富得利的师傅在做质量抽检
适合中国工厂的数字化改造
在对几家企业走访的过程中,问及他们选择目前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听到最多的答案是:成本。
对于中国最广大的中小企业家来说,最重要的依然是务实。传统企业数字化改造的需求既有差异,也有共性。
差异是每个具体工厂的首要需求不同,比如海伯比较迫切的是报工问题,富得利则是采、销、产的数据流动问题。
共性是中小企业普遍对成本敏感,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且企业内部IT人员或团队比较小。
差异的存在,意味着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定制化;可大型系统的定制化成本(时间和金钱成本)又普遍偏高,且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偏高——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导致过去全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中小企业的适配程度都比较低。
跟技术开发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一个系统搭建的初期,如果找不到又懂业务又懂IT的人来沟通需求,那这系统大概率要完。富得利国际贸易事业部的总经理车飞就说,实现数字化最大的痛点,不是某个技术,而是复合型的人才。
“传统制造业没有最佳实践可以引进过来,不像高端制造业,有最佳实践,直接拿过来Copy就行了。传统制造业你招IT人员来,他不懂你这边的业务,你这边一个原先的懂业务的人,又大概率不懂IT。”
这种矛盾,在以传统制造业和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中国工厂身上,尤其突出。由此我们已经大致能给出适用于中国工厂的数字化改造方案,必须具备的几个要素:
一是成本合理,改造周期短,风险可控;二是对企业本身的IT人员技术能力要求不能太高;三是方案灵活,可实现个性化化需求;四是必须具有连通上下游的能力,给未来中小企业做大留有充足的可拓展空间。
贺少杰从父辈手里接过海伯集团之前在海外留学,海伯如今的许多客户,都是他对着谷歌地图,一个一个上门拜访拉来的。刚开始做数字化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也是对接国际上最先进的德国、美国的一些公司,但看下来发现,这些方案都不适合。
“对我们这个类型和规模的民企来说,信息化到每年投入的40%到50%,是没办法承受的。如果我们投入像德国这种智能制造4.0的方式搭建架构,那很快就会走进死胡同。”
所以办法还得自己想。
海伯精工工人用钉钉报工
和他们一起思考解决方案的,还有过去二十年间成长起来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比如在上述两个案例中,我们就都能找到钉钉的身影。
浙江锐智信息的负责人何世伟说,对于中小企业,做普惠性的数字化转型,降低成本和风险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上云。
以前做数字化系统,一般要求企业做一个5-10年的规划,然后依据规划采买设备,做出相应的预算。
但中小企业不可能给出一个这么长时间的预估,初期投入也不可能太多。传统制造业又很难找到现成的案例参考,不好估算自己的需求量级,往往需要在实际业务中体验之后才能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难以实现成本和风险控制。
这事就像你要买个5-10年后还能用的电脑,不能说买回来只用了10%的性能,就只付10%的钱。
但云技术可以提供弹性的框架,最终以流量计算费用,比如今天我有两万条数据,是五块钱;明天我产生了十万条数据,就是二十五块。有一天没有用,那就没有流量费。
这是一种从刚性的成本约束,到弹性成本的转变。极大地降低了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的风险。在这方面,“云钉一体”的钉钉是有优势的。
何世伟用钉钉宜搭的流程引擎支撑起MES系统的流程管理,通过低代码开发快速搭起不同功能,用阿里云的函数计算代替了原有复杂的服务器部署方案。
就像过去二十年各大电商平台不断降低个人参与商业的门槛,刺激了全行业的资源再分配一样。如今逻辑相似的变革,正在企业服务领域发生,这必然会刺激市场更加趋向于公平竞争。
结语
从富得利位于绍兴的工厂离开,局长打了个滴滴去机场。
司机小哥问我飞哪里,我说北京。小哥的语气明显兴奋了一些,说他以前也在北京打过工。
聊起来才发现他来自北方小城,我问他怎么又来了绍兴,小哥就笑:“这里工厂多啊,勤快肯卖力气,就能养活自己。”
这是中国工厂背后的中国工人,他们怀着最朴素的愿望,共同书写了中国制造的底色,也撑起了中国制造的半边天。
2017年,车飞去法国拜访客户,发现那家公司连选板都是图像识别的系统扫描拍照之后,自动进行分类的。但这家工厂就只能做标准化产品,柔性制造不行。
后来他又遇到一个意大利工厂的智能仓储,有完善的系统支持、供应链管理,但是成本非常高,相当于把一千平方的定单拆分到几十平方,都是定制,没办法走量。
回来后,车飞就一直在想,怎么能吸收二者的长处,把量和柔性制造结合在一起,至今他都还在这条路上探索。
在走访了那么多企业之后,车飞说他觉得“欧洲的工厂大多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但工业互联网程度却比较低。”
他认为原因之一是欧洲各国语言不互通,但其实这背后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西方国家的人工太贵,导致他们更倾向于不断进行自动化改造;二是欧洲的“互联网”产业,本就有些掉队了。
某种程度上讲,欧洲数字化改造所面临的情况,刚好和中国是反着来的。
我们的人工相对西方国家比较便宜,反而是自动化的成本居高不下。同时我们是世界互联网产业牌桌上仅剩的两个国家之一,另一个是美国。
中国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门类和工业体系,同时还有一批在过去二十年中成长出来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它们背后的经验、资源、技术,以及它们背后的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
——这二者相加,构成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过渡时的特殊优势。
而在这个环境之下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正在探索着独一无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以钉钉为例,它提供平台和基础设施,通过开放的底层能力,让不同行业都能以自己适应的方式搭起专业应用。
简而言之:把更专业的事,交给更专业的人来做。
在钉钉上用宜搭搭起了一套MES系统
这种模式看上去很“轻”,但却极为考验平台的功底和介入的尺度。
特斯拉式的全自动化无人生产线,德国的高自动化工业4.0,充满未来感的机械臂或全自动无人仓库,这些都很好,但对现阶段中国最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却只会成为拖累。
而对于企业来说,适合永远是最重要的。
中国工厂数字化改造的未来显然不是特斯拉。我们需要,也终将探索出一条中国智造的超车赛道。
神秘的近坦4师,是俄军释放出的战役机动集群吗?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俄乌冲突进行到第19天,各条战线上的战场态势都已经基本明朗,但是,只有俄乌北部战线,也就是苏梅到哈尔科夫一线,局势依然晦暗不明。其实早在冲突开始的第一天,大伊万就明显感觉,担任苏梅和哈尔科夫方向作战的俄军中部军区近坦1集近坦4师,表现有点不太对劲。俄乌之战形势图(图源:微博@红袍萤火虫IX)诺哈网2023-06-01 01:38:140000别总盯着火力与装甲,其实99A的这一特点远比攻击能力更重要
【军武次位面】作者:leon作为解放军现役的三代半主战坦克,99A坦克可以说是具备和世界上其他著名的主战坦克一决高下的能力,而且在我军的陆军作战序列中,99A就是属于精锐力量而存在的,不过,99A是凭借着什么独一无二的优势从而成为我陆军作战体系的核心呢?难道仅仅是其作战能力?今天就为大家好好谈谈这方面的事情。诺哈网2023-06-05 04:23:310000075首舰进行海试,距服役越来越近,中国海军战斗力获跨越提高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首艘075两栖攻击舰试航(图片来源于:网络)日前,军迷期待已久的中国国产075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舰,终于完成了其既定的舾装工作,并开始了其首次试航试验。而此举也标致着,中国海军离真正拥有一款全国产的两栖攻击舰的梦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此前的075两栖攻击舰还处于舾装状态,而从舾装到如今的试航,其经历的时间实际上是非常短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4 00:25:440000俾斯麦为何能领导襁褓中的德国迅速崛起?他的手腕值得中国学习
【军武次位面】作者:风林火山一身戎装,手持寺佩剑,头戴普鲁士尖顶盔,留着浓密的胡须,帽檐下深邃的目光仿佛洞彻一切。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眼前会闪现出一员威风凛凛的战将形象,其实不然,这是一名文职官员的装束—他就是被后人誉为“铁血宰相”的奥托·冯·俾斯麦。诺哈网2023-06-14 09:28: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