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侠”力拔山兮气盖世,轻松举起50公斤重物毫无压力
【军武次位面】 作者:风满楼
美国风靡全球的科幻片《明日边缘》,主角身着钢铁战衣,借助战衣上的特殊设备,上天入海,或攻击敌人,所向无敌。现实中,类似的钢铁战衣中国也有,它的名称是“人体负重外骨骼系统”(简称HULC),中国称单兵外骨骼系统。

单兵外骨骼,全称动力外骨骼或动力服,由骨骼模样的框架组成,是可以让人穿上的机器。这个装备通过外置发动机、电池或者液压系统为人体提供额外能量供四肢运动,以增强穿戴者的力量和耐久力。2013年4月,中国兵器集团202所正式立项研究外骨骼项目。历时两年时间,科研小组克服了材料、动力、控制系统等难关,将早期由钢和铝金属构成的外骨骼置换成多使用钛合金等轻质材料,减轻了自重。动作装置用小型或微型的永磁伺服马达,能够组装成微小的组件来实现大力矩和高响应度的运动。采用高容量的燃料电池,可实行无线电能传输,在国际上算是领先科技。


▲中国单兵外骨骼系统
单兵穿戴这套系统,额定负荷35公斤,在背负35公斤的,平地步速4.5公里/小时,行走续航里程20公里,能够做出一些诸如地面匍匐等较为复杂的动作,在安装上前向搬运辅助装置后,还能举起50公斤重物,2015年7月在中国军民融合技术装备博览会上首次亮相,目前还没有装备部队。

▲中国星云L70单兵外骨骼机器人
人体负重外骨骼系统,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着手试验。通用公司研制的名为“哈迪曼”单兵可佩戴装备,可以令士兵力量增大25倍,轻松举起11公斤重物就像举0.5公斤,后来因穿戴者动作复杂过猛,被广泛应用在心脏医学领域。再后来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旗下伯克利仿生公司研发的军用动力外骨骼HULC,配备锂聚合物电池,一次充满电后,穿戴它的战士可轻松背负91公斤重物持续跑1个小时,这些重量被均匀地分散到从臀部到腿部的外骨骼上,有效解决了单兵负重问题,但是这套装备除了没有任何装甲保护,最大的问题是能源,即电池能量。配有装甲保护的负重外骨骼,如果要胜任军事任务,至少需要持续工作10小时,一旦HULC的电量用尽,不但不是帮手,反倒是累赘,对步兵而言并不实用。

▲美国洛马公司研制的“HULC”外骨骼系统

▲美国士兵佩戴“HULC”外骨骼系统
中国研发的单兵外骨骼系统运用于军事领域,可以大幅度提升单兵的战斗力,能够帮助携带更多的火力和更大的武器装备,能够大大提高机动和战场预感危机能力,能够佩戴防弹等级更高、更厚重的防弹衣甚至是单兵装甲系统,还可以加装卫星通信和定位装置,让每个士兵都成为一个网络通信节点。
随着科技装备的不断研发,只要穿上中国研发的“人体负重外骨骼系统”,就算一个普通身材的士兵,也完全可以像电影中的施瓦辛格一样,浑身挂满机枪手榴弹,所战无敌。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解开项圈,美国解除对韩国导弹发展限制,对中国有何影响?
▲文在寅到访美国随着韩国总统文在寅访美结束,双方达成的最重要协议也被外界热议,此次文在寅访美,美国正式宣布批准解除对韩国弹道导弹发展的限制。此次放开限制从某种程度上,对朝鲜影响最大,但美国媒体却有自己观点,美国《防务新闻》在5月26日却刊文表示,美国对韩放开限制之后,韩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研制出“威慑中国内陆的导弹”。看似美媒是好意提醒中方注意韩国威胁,但实质分明是挑拨中韩关系。诺哈网2023-06-02 12:05:320000日本最先进潜艇出海竟冒起浓重白烟!这是发动机着火了吗?
【军武次位面】:风满楼近日,二战后日本建造吨位最大的一艘AIP型"苍龙"级常规潜艇开出佐世保海军基地时的画面被社交网站曝光,许多人惊奇的发现,这个类似于漂移棺材的东西竟然在尾部两侧喷出浓浓白烟,并且持续时间很长。▲冒白烟的日本"苍龙"级常规潜艇有人猜测可能是潜艇在发动时内部发生故障而引起着火,笑称在"烧棺材";也有人说这是常规潜艇正常柴油发动机工作时冒出的白烟。究竟什么情况?诺哈网2023-06-05 11:48:570000一分钟6000发的加特林机枪,中国为何历时十年也一定要造出来?
【军武次位面】作者:TDK居然不是冒蓝火的?差评!在很多经典的影视剧和战地摄影当中,一种被很多人称为“加特林”的机枪武器,时常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那么这种武器究竟有何特点?中国研发的同类武器又将发挥何种作用?本期推送,军武就和您来一起聊聊这个话题。中国版的“米尼冈”▲本方工业宣传片中的CS/LM12型7.62mm转管机枪诺哈网2023-06-14 06:58:500000清朝时造出加特林机枪的中国兵工厂如今哪去儿了?
【军武次位面】作者:铁板照烧机百年奋斗,今朝圆梦中国自鸦片战争后被列强敲开了大门,终于放下“天朝上国”的身段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内忧外困之下,中国开启了工业近代化的道路。而军工企业作为在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环,得到了大力支持,一大批赫赫有名的兵工厂出现在了中华大地上,但却仍然没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境况。经过近百年的战乱后,许多当时名震一时的兵工厂似乎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如今他们在哪里?诺哈网2023-06-11 20:08:450000还有坦克世界杯?在这方面解放军可比国足争气多了!
世界杯已经在俄罗斯开打了,这是世界杯第一次来到东欧。摊开地图看看比赛的举办地,熟知历史的军迷们并不难发现其中的昔日战场——莫斯科、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加里宁格勒(柯尼斯堡)。有意思的是,德国队的大本营就设在莫斯科,这正是当年德军只差一步就打下来的地方,而今天的德国队依然在莫斯科走了麦城。诺哈网2023-06-12 11:44: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