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都带了啥上天
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未来将开展哪些实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研究员吕从民介绍,空间应用系统问天实验舱任务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为主,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等4个领域规划部署了十余个研究主题,空间站建成后将持续论证、滚动实施相关科学项目。
据他介绍,为保证科学任务顺利开展,不断产出科学成果,空间应用系统在问天实验舱部署了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科学手套箱与低温存储柜、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等科学实验设施,配置了舱内外应用任务共用支持设备,联合支持科学项目在轨全任务链实施。
这其中,生命生态实验柜以多种类型的生物个体——如植物种子、幼苗、植株、兼顾小型动物为实验样品,开展拟南芥、线虫、果蝇、斑马鱼等动植物的空间生长实验,揭示微重力对生物个体生长、发育、代谢的影响。
“这些还将促进人类对生命现象本质的理解,研究空间辐射生物学和亚磁生物学效应与机制,探索建立应用型受控生命生态系统,为航天员在轨辐射损伤评估、防护提供科学依据。”吕从民说。
生物技术实验柜以组织、细胞和生化分子等不同层次多类别生物样品为对象,开展细胞组织培养、空间蛋白质结晶与分析、蛋白与核酸共起源和空间生物力学等实验,探索微重力环境下细胞生长和分化规律和机制,为人类健康、生殖发育提供理论基础;探索重力效应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影响;在高效蛋白质/多肽药物、纳米晶骨骼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发现,对指导组织工程、生物医药的研究和应用发挥重要作用。
科学手套箱提供洁净密闭空间和温湿度环境控制,配置灵巧机械臂具备细胞级精细操作能力;手套箱为航天员操作多学科实验样品提供安全、高效支持。低温存储装置具有三个典型低温存储温区(-80℃、-20℃、 4℃),能够满足不同实验样品低温存储需求。
变重力科学实验柜为科学实验提供0.01g至2g高精度模拟重力环境,采用先进的无线传能和载波通信技术,支持开展微重力、模拟月球重力、火星重力等不同重力水平下的复杂流体物理、颗粒物质运动等科学研究。
此外,舱外部署了能量粒子探测器、等离子体原位成像探测器,用于获取空间质子、电子、中子、重离子和等离子体等环境要素数据,为航天员健康、空间站安全运营提供保障支持,并可用于空间环境基础研究。
中国空间站建造完成后,将在轨运行10年以上。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研究员、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说,中国空间站未来将开展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及应用等4大领域的65个研究计划,包括近千项研究项目。
张伟说,在未来四大研究领域之中,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要深入研究空间环境各因素对生命体细胞、组织、器官等各层次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空间条件下的生长、发育、遗传、衰老等响应机理研究,探索认知生命体太空生长发育与繁衍规律;并利用空间特殊环境发展创新的药物和医疗技术,如合成生物制造、基于蛋白质结晶的空间药物研发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7月26日 03 版
韦布望远镜首次探测到超新星:距地球约30亿光年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4日下午消息,据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耗资100亿美元打造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捕捉到了300多万年前的一场恒星爆发。2011年时,哈勃太空望远镜对同一个星系进行了观测,但没有发现这颗超新星的存在。这颗超新星所在的星系距离地球约30亿光年,刚投入运行不久的韦布望远镜捕捉到了它发出的明亮光束。这是该望远镜首次观测到垂死恒星的爆炸。诺哈网2023-05-27 04:06:560000这种致命毒药,竟是所有生命的起源
来源:科研圈在氧气出现在地球上之前,环境里到处是氰化物。这种致命毒气是如何成为地球生命诞生的关键成分的?来源Discovermagazine作者DonnaSarkar翻译阿金编辑魏潇诺哈网2023-05-26 00:52:220000香港中文大学研究:1.5亿年前小型翼龙已能水面起飞
中新网4月25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古生物学研究团队最近分析了一种古代翼龙的化石镭射荧光成像,发现其身体构造能让它好像鸭子一样利用四肢在水面起飞,以摆脱水面张力的影响。此次分析揭示,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最早可追溯至1.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较以往的发现推前3000万年。研究结果已于《自然》旗下自然科学期刊《科学报告》中发表。诺哈网2023-05-25 18:52:370000危机新闻刷得停不下来?或许你已掉入负能量陷阱
来源:知社学术圈战争、疫情,一波又一波的负面新闻总像阴暗浪潮一样涌入社交媒体,拍打在每个人的手机屏幕。震惊、焦虑、愤怒,成了后疫情时代最常见的网络舆论情绪。负面新闻将负面情绪一点点灌注到心田里,但人们却无法按捺去主动搜寻此类信息的冲动,以至于陷入到“一天不看难受,看了难受一天”的悖论之中。对负面新闻表现出一种近似“上瘾”的态度,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何?负能量为何绑架了我们诺哈网2023-05-26 03:43:550000颇有潜力的后量子加密算法仅1小时就被完全破解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29日上午消息,据报道,目前,两位研究员成功破解一种加密算法,该加密算法曾被科学界寄予厚望,认为能够抵御量子计算的威胁。如果最新的加密算法被破解,则意味着网络安全存在威胁性,尤其是发送机密信息、金融安全交易、验证数据等,任何人的私密信息将不再保密,网络上木马程序和恶意攻击软件肆虐横行,未来的数字网络经济将面临崩溃。诺哈网2023-05-27 00:03: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