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出舱影像为啥背景一片漆黑
9月1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顺利走出舱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从空间站出舱主通道——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迈入太空。
然而细心的小伙伴们会发现,历次航天员出舱画面中,航天员身后的星空背景居然一片漆黑,浩瀚星空中的星星都去哪儿了?
星星光芒被摄像机“过滤”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不是这些星星“离奇失踪”,而是摄像机曝光参数的“选择”结果,也就是说,拍摄者利用技术手段使照片或视频中的繁星“隐形”于深邃太空。
“在宇宙中,星星是较暗的主体。相反,太阳光照射下的空间站和航天员则会变得非常明亮。摄像机不能同一时间既‘看清’明亮的物体,又‘看清’特别暗的物体,该如何选择?显而易见,在出舱活动中,拍清楚航天员、空间站舱段以及地球的细节是首要任务,也就是以明亮的物体为标准设置相应的摄像机曝光参数。”杨宇光说。
具体来说,当摄像机锁定空间站和出舱活动的航天员,由于空间站和航天员十分明亮,摄像机就要控制进光量,减少曝光时间,才能拍摄到正常曝光的画面。这种对曝光和光圈的低值调校,不可避免地会“过滤”掉太空中星星发出的微弱光芒,所以呈现出来的画面就是漆黑的夜空,上面没有一颗星星。
如果想拍到相对暗淡的星星,摄像机要提高进光量,增加曝光时间。但是,这样会导致画面中的空间站和航天员出现“过曝”,变得白茫茫。“宇宙中的星星其实一直在那儿,只不过我们为了拍出理想的航天员出舱画面,通过摄像机调节的手段将星星人为地‘忽略’掉了。”杨宇光总结道。
在太空看星星有啥不一样
航天员出舱的画面“过滤”了星星,那么身处太空的航天员能否看见星星?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是否一样?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平劲松指出,太空中没有大气散射,太阳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太空不会整个被照亮。在黑暗的太空中,航天员可以看到满天繁星。
“航天员刚踏出舱门时,如果看向地球,眼睛适应了明亮的事物,这时抬头望向漆黑的宇宙,可能一时会看不清楚星星。但是人眼的适应能力很强,眼睛适应黑暗之后,便能看见星星了。”杨宇光说。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开启了中国航天员的第一次太空凝视。据他回忆,在太空中看到的月亮和星星更加清晰和透亮,星星也不“眨眼睛”。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出舱,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他面前的太空“一眼望不到底”,看到的星星“比地球上多得多”。
2021年12月9日,在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透露,航天员每天能看到16次日出,因为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
“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星星,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确实不一样。”杨宇光说,地球上有大气、人造光源等因素的遮挡或干扰,使得星光更弱,还会“一闪一闪”,肉眼可见的星星数量也更少。太空中,由于没有大气阻隔或遮挡,航天员观赏到的星星有3个特点:闪烁少、更清晰明亮、数量更多。
平劲松也表示,太空是真空的,不存在大气湍流,所以星星不会“眨眼睛”,只有繁星点点,没有群星闪烁。也因此,不论是恒星、行星或月球的周围都不会出现晕或者晕环,星星也就更加透亮。
新能源之路不畅!丰田再次呼吁不要过早放弃燃油车 :曾言混动最实用
快科技5月23日消息,就在今日,“丰田再次呼吁不要过早放弃燃油车”的话题登上热搜,据报道,丰田首席科学家、丰田研究院首席执行官GillPratt近日表示,过快过渡到电动车可能会导致一些车主继续使用老旧汽油车,呼吁给混合动力车更长的时间。他解释称,对纯电路线的补贴和其他路线的限制可能会使一些人选择电动车,但对其他车主来说,这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排放效果。诺哈网2023-05-26 06:30:470000亚洲首次发现侏罗纪早期有甲类恐龙
3月16日,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脊椎动物研究团队,在eLife期刊报道了一件基干有甲类恐龙的化石骨架,依据其头骨、脊椎和肢骨的自近裔特征,认为是一新属种,取名为科氏玉溪龙(Yuxisauruskopchicki)。“本次的发现,首次提供了足够多的化石材料,可以确认其为亚洲最早的有甲类恐龙。”论文作者之一、云南大学教授毕顺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诺哈网2023-05-25 22:16:180000变胖有多可怕 中年肥胖可能减少五年寿命!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一项研究表明,中年肥胖可能减少5年寿命。科学家们对近3万人进行长达几十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体重正常的人平均死亡年龄为82.3岁,而肥胖人群的寿命会不同程度地减少。诺哈网2023-05-26 03:58:320000睾丸组织冷冻20多年后,还能产生精子?
实验室里冷冻了20多年的睾丸细胞,终于解除封印了。撰文|栗子审校|二七想象一位男性患上癌症,且肿瘤生长的部位靠近生殖器官或者一些相关腺体,那放疗或化疗就可能对他的生育功能造成威胁。诺哈网2023-05-25 21:39:390000如果突发核战争,我们能找到什么食物?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能在“核冬季”种植粮食吗?如果真的爆发核战争,是否会引发粮食危机?核冬季是指核武器爆炸引起全球性气温下降,届时全球气候和环境也将发生显著改变,目前研究人员表示,部分农作物可以在核冬季幸存下来,并作为人类的食物。自冷战以来,美国和俄罗斯领导人一直对核战争保持高度警惕,即使国家之间发生局部核武器交火,也会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灾难性破坏。诺哈网2023-05-26 23:17: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