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艾滋病治疗重磅进展!新疗法有望长期控制病毒水平
全球首例女性艾滋病痊愈者出现全球首例女性艾滋病痊愈者出现意味着什么?
【#全球首例女性艾滋病痊愈者出现##全球首例女性艾滋病痊愈者出现意味着什么#?】当地时间15日,美国研究人员宣布,一名女性白血病及艾滋病患者在接受一种特殊的干细胞移植后痊愈,成为首位接受相关疗法后艾滋病痊愈的女性。这名中年女性2013年被诊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四年后被确诊患“急性髓系白血病”。之后,她接受了一种名为“单倍体脐带血移植”的疗法。这种方法由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团队开发,患者先从一个捐赠者那里通过移植获得特殊的脐带血,这种脐带血中含有能对抗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突变,之后,患者再接受成体干细胞移植。研究团队称,与成体干细胞相比,脐带血干细胞的适应性更强,但能产生的细胞数量不足,而来自成年人供体的干细胞可以弥补这一问题。并且,脐带血资料由国家统一储存,更容易对“抗艾滋病突变”进行筛查。不过,研究团队也指出,相对于庞大的艾滋病患者数量,这种治疗方法可适用的范围太小,每年可能只有50人符合条件。现阶段,他们更倾向于描述这名女性处于艾滋病“缓解”状态,而不使用“治愈”这个词。(央视财经)上世纪80年代初,当艾滋病作为一种几乎等同于死刑的可怕疾病进入人们的视线时,或许很少有人能想到,40年后的今天,艾滋病已经不再意味着死亡,而是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
改变这一切的,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出现与发展。这类疗法可以将患者体内的HIV水平限制在很低的范围内,避免出现症状。但这些HIV携带者需要终生接受治疗,一旦停药,体内的HIV会迅速反弹。而且长期服药带来的不仅是伴随终生的药物副作用,还有诱导病毒耐药性的风险。
如何设计出长效的艾滋病药物,让患者在停药后也能控制病毒水平在安全范围内,成为科学家的下一个目标。
在今日《自然》杂志的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项意义非凡的突破。他们通过两种广谱中和单克隆抗体的联合使用,在一项1期临床试验中证实了长期抑制HIV的效果。这项研究有望为目前的每日ART治疗提供替代方案。

一直以来,科学家在试图清除体内的HIV储库时,面临着难以跨越的障碍。因此,科学家转向了另一个更具可行性的目标:借助长效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或广谱中和单克隆抗体(bNAbs),抑制HIV携带者的病毒血症,也就是阻止病毒随血液扩散传播。
近些年来,利用bNAbs治疗艾滋病的研究陆续取得进展,这类抗体可以靶向HIV表面的包膜糖蛋白,阻止病毒入侵人体细胞。bNAbs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也已经问世。但人们逐渐意识到,单一使用某种bNAbs时效果较为有限,因为患者体内HIV可以演化出耐药性。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联合使用至少两种bNAbs。

这项研究使用了两种与HIV包膜糖蛋白的不同区域结合的bNAbs:3BNC117和10-1074。此前的多项研究已经验证了这两种抗体广泛中和HIV的效果:3BNC117靶向的是HIV入侵人体的主要结合位点CD4,可以对超过80%的HIV毒株发挥作用;而10-1074靶向V3聚糖位点,之前的研究也证实了其高效的广谱抗病毒活性。
利用这两种bNAbs的组合,研究团队设计的临床试验分为两部分:首先是一项随机双盲临床试验,14位HIV的急性期或早期感染者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7位实验组的被试在24周内,接受8次3BNC117和10-1074的联合输液治疗。而在第一次治疗后不久,他们就停止了ART治疗。

结果,这些被试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这套联合疗法在5名实验组被试体内完全抑制了HIV的病毒血症,抑制效果最长达到了43周,并且没有检测到对抗体产生耐药性的HIV。
此外,研究的第二部分是一项单臂、开放标签的临床试验,5位未接受过ART治疗但HIV水平较低的感染者接受了同样的联合疗法治疗,其中2人实现了病毒血症的完全抑制。
结合这两项试验,研究团队证实了在不接受ART治疗的情况下,广谱中和单克隆抗体的联合疗法能长期抑制病毒水平。这项突破也为开发具有长半衰期的下一代抗体提供了重要指导。接下来,更大规模、疗程更久的研究将进一步检验这类联合疗法的效果。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该疗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被试在试验前就已经对其中一种抗体具有抗性,那么这一bNAbs组合就无法抑制HIV。这也为未来的疗法开发提出重大挑战。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类抗体的长时间间隔给药(例如每年两次),或许结合长效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使用,将帮助HIV感染者在不接受ART治疗的情况下,长期(数年时间)抑制体内的病毒。”论文作者表示。
参考资料:
[1] Sneller, M.C。, Blazkova, J。, Justement, J.S。 et al。 Combination anti-HIV antibodies provide sustained virological suppression。 Nature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797-9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
变胖有多可怕 中年肥胖可能减少五年寿命!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一项研究表明,中年肥胖可能减少5年寿命。科学家们对近3万人进行长达几十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体重正常的人平均死亡年龄为82.3岁,而肥胖人群的寿命会不同程度地减少。诺哈网2023-05-26 03:58:320000居家隔离好烦好烦好烦!做什么事儿能让心静下来?
长时间呆在家里,要怎么维持心理稳定?如果只是一个人隔离,没人可聊天,可能很快会被无人交流给逼疯,甚至开始和植物说话;但要是和家里人一起隔离,大家在小范围内活动,加上面临疫情的紧张状态,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成为导火索。不管是一个人隔离,还是和家人一起隔离,如何能减轻压力,缓解紧张,更平缓地度过焦躁的隔离期?一个人隔离,吃、刷手机、看黄片一个人隔离,无聊的时候会在哪些事情上花费更多?诺哈网2023-05-26 02:43:390000燃料再次泄漏 美国登月火箭发射推迟
来源:北京商报因发动机故障推迟至北京时间9月4日凌晨发射的美国“太空发射系统(SLS)”重型火箭,再度因为燃料泄漏问题“临阵”取消首飞任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项目团队表示,由于液氢泄漏问题尚未解决,在未完全准备好之前,SLS火箭不会进行发射。一旦错过9月6日的发射窗口,首飞有可能被推迟至10月。0000里程碑!首次完整破译人类基因组
图片来源:T。POTAPOVAANDJ。GERTON/STOWERSINSTITUTEFORMEDICALRESEARCH从1990年至今,我们一直在接近完整的人类基因组。今天,在发表于《科学》杂志的6项新研究中,科学家破解了最为关键的测序难题,获得了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序列,或能将我们对人类的生长发育和疾病的了解,推向了新的高度。撰文|栗子、clefable诺哈网2023-05-26 02:04:380000美国公司开始在人梦里做广告!睡觉都不能好好做梦了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2021年初,住在洛杉矶的旅行博主波比·古尔德(BobbiGould),在一家网站上看到一个奇怪的广告。“我们是一家大公司,正在寻找睡觉志愿者,参与的人可获得1000美元奖励。”招募内容含糊又古怪,不知道具体想干什么。因为手头缺钱,波比没管太多,带着男友一起报名。(波比·古尔德)几天后,她还有17名志愿者被带到洛杉矶市中心一个隐蔽的旧仓库里。诺哈网2023-05-26 00:39: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