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暗物质探测标注创新脚步
暗物质探测标注创新脚步(新知)
尚凯元
【现象】在四川锦屏山隧道地下2400米深处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在不间断运行的仪器旁凝神寻找暗物质的踪迹;在离地面500公里的轨道上,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以约每95分钟绕行地球一周的速度,一刻不停地搜集着宇宙射线的信息,试图从中捕捉关于暗物质的蛛丝马迹。“上天入地”的国之重器,彰显着我们探索未知宇宙的不懈努力。
【点评】暗物质和暗能量一道,常被称作21世纪物理学天空上的“两朵乌云”。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有天文学家意识到暗物质的存在。科学家们认为,暗物质虽然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却和物质一样有质量和引力,并且数量非常庞大,由此才确保了星系团中的众多星系在高速运动状态下没有逃逸散开。寻找和认识暗物质,对于理解宇宙形成、探索宇宙本源以及基础物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暗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探测其存在?目前,主要有3种探测方法:到茫茫太空,“捕捉”暗物质粒子湮灭或衰变后的痕迹;在地下布好“靶子”,等待暗物质粒子撞击留下相关“信号”;利用加速器,将暗物质粒子“创造”出来。这3种方法也被形象地比喻成“上天”“入地”和“人造暗物质”。
同许多前沿领域一样,暗物质研究依赖高精尖的实验设备。为早日揭开暗物质的真面目,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启动了实验探测计划。2010年投入使用的锦屏地下实验室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在这里,层叠的岩石屏蔽了大部分宇宙射线产生的干扰信号,使得暗物质粒子穿过探测器与原子核相撞时更容易被发现。我国2015年发射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悟空”号则属于“上天”,相当于在宇宙中放置了一台除去大气层面纱的“超高清望远镜”,科学家们试图从中寻找并分析暗物质自身衰变或者相互碰撞时可能会产生的可见粒子。截至目前,锦屏地下实验室已经在不同暗物质模型下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成果,“悟空”号记录了上百亿个高能宇宙射线事件,在暗物质直接和间接探测上提供了大量线索。
太空探索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而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也为我们了解宇宙奥秘提供了更多“探针”。锦屏地下实验室是目前全球岩石覆盖最深、宇宙线通量最小的地下实验室,依托的是在高山深谷间穿梭的超级工程建造能力;“悟空”号只有一米见方,内部却集成了近8万路电子学信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代表着中国最高超的制造工艺。从驰而不息的锦屏地下实验室,到超期服役的“悟空”号,再到明年计划发射的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这些国之重器见证着我国暗物质探测的不断进步,也为科技创新写下生动注脚。
人类观测宇宙已有数千年历史,好奇心和想象力不曾褪色。虽然直到现在,人类对于暗物质依然了解甚微,甚至还没有找到其存在的直接证据,但人类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的每一小步,都可能为最终解开谜底创造机会。探索永不止步,未来就有无限可能。
羊毛衫一洗就缩水,那绵羊淋了雨,会不会被羊毛勒死?
相信大家都有这种遭遇:好好的羊毛衫,丢进洗衣机,拿出来就缩水了!变短了!穿不上身了!都说羊毛出在羊身上,纯羊毛的毛衣洗完会缩水,那纯羊毛的绵羊淋雨后会不会缩水呢?YouTube上的科普博主MinuteEarth做了一个视频,来讲讲为什么绵羊不会因为淋雨而变得紧巴巴的。和所有的哺乳动物的毛发一样,羊毛的外层也被相互重叠、方向一致的毛鳞片包围着。这些鳞片让羊毛更容易往单一方向滑动。诺哈网2023-05-25 21:33:430000人民日报:暗物质探测标注创新脚步
暗物质探测标注创新脚步(新知)尚凯元【现象】在四川锦屏山隧道地下2400米深处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在不间断运行的仪器旁凝神寻找暗物质的踪迹;在离地面500公里的轨道上,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以约每95分钟绕行地球一周的速度,一刻不停地搜集着宇宙射线的信息,试图从中捕捉关于暗物质的蛛丝马迹。“上天入地”的国之重器,彰显着我们探索未知宇宙的不懈努力。0000气候科学家发现全球光合作用在加速
气候科学家发现,自21世纪初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了全球光合作用速度加快。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从大气或水中吸收二氧化碳,这个过程被称为初级生产。随着气体浓度增加,这一过程的速度会加快。这种现象被称为二氧化碳施肥效应。诺哈网2023-05-25 21:36:440000“醉鬼”归咎于进化遗传?人类灵长类祖先可能喜欢吃高酒精含量水果!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猴子通常喜欢吃含有酒精的水果,这与我们人类喜欢饮用酒水似乎存在着微妙关联。25年以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家罗伯特·达德利(RobertDudley)一直关注为什么人类如此钟爱酒水,2014年,他撰写了一本书,提出人类对酒水的爱好产生于数百万年前,当时我们的猿和猴子祖先发现散发酒精气味的水果通常是成熟、发酵且营养丰富的水果。诺哈网2023-05-25 19:00:570000多食用实验室培育的肉类和昆虫!对健康和环境都有利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针对“绿色食物”环境影响的研究发现,食用人造肉或昆虫可以帮助大大减少碳排放和水资源的消耗,还能解放更多农业用地。与目前的欧式饮食相比,这类食物可以将地球遭受的压力减小80%。不过消费者们是否愿意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仍是个未知数。诺哈网2023-05-25 18:28: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