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鬼”归咎于进化遗传?人类灵长类祖先可能喜欢吃高酒精含量水果!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猴子通常喜欢吃含有酒精的水果,这与我们人类喜欢饮用酒水似乎存在着微妙关联。25年以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家罗伯特·达德利(Robert Dudley)一直关注为什么人类如此钟爱酒水,2014年,他撰写了一本书,提出人类对酒水的爱好产生于数百万年前,当时我们的猿和猴子祖先发现散发酒精气味的水果通常是成熟、发酵且营养丰富的水果。
现在最新研究支持这一观点,达德利将其称为“醉猴假说”理论,这项研究是由加州州立大学北坡分校(CSUN)灵长类动物学家克里斯蒂娜·坎贝尔(Christina Campbell)和她的研究生维多利亚·韦弗(Victoria Weaver)负责进行的,他们在巴拿马收集到黑手蛛猴(Ateles geoffroyi)啃咬丢弃的水果,结果发现水果中的酒精浓度通常在1-2%之间,这些酒精是水果中酵母菌自然发酵的副产物,酵母菌存在于成熟的水果之中,以吞食水果中的糖为食。
此外,研究人员收集了这些野生猴子的尿液,发现尿液中含有酒精的次级代谢物,该结果表明,黑手蛛猴实际上是利用水果中的酒精作为能量,并且酒精成分并非“穿肠而过”。
据悉,坎贝尔于2000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博士学位,他说:“我们首次毫无疑问地证明野生灵长类动物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食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水果,这仅是当前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看起来可能有关于‘醉猴假说’理论的一些证据,人类倾向于饮用酒水可能源自物种进化历程中根深蒂固的食果习性,远古时期灵长类动物也可能喜欢食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成熟水果。”
8年前,达德利在《醉酒的猴子:我们为什么酗酒和滥用酒精?》一书中提出了相关依据,他指出,实验测量结果显示,灵长类动物吃的一些水果中酒精含量较高,高达7%。但当时没有数据表明,猴子或者猿类会优先寻找并吞食发酵水果,或者它们消化了水果中的酒精。
在这项最新报道的研究中,加州州立大学北坡分校研究人员与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阿列克谢·马罗(Aleksey Maro)合作,分析了水果中的酒精含量,马罗正在进行一项类似的研究,研究乌干达和象牙海岸生活的黑猩猩的水果食物中酒精含量。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综合生物学教授达德利说:“这项研究是对醉猴假说的直接检验,首先,它们吃的食物中含有酒精成分,并且它们吃了很多水果;其次,它们的身体可以对酒精成分进行代谢,产生次级代谢物,乙基葡糖苷酸和硫酸乙酯会从尿液中排出,我们不知道它们会吃多少水果,以及在行为和生理上产生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确认存在该现象。”
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发布的《皇家学会开放科学》网络期刊上,研究报告中指出,达德利在巴拿马巴罗科罗拉多岛进行了大量研究,他开始思考酒精成分对于动物饮食的作用及意义,这可能有助于揭晓人类喜欢饮酒的历史根源。
同时,研究人同发现,黑手蛛猴嗅闻啃咬丢弃的水果通常酒精浓度为1-2%之间,大约是低酒精成熟水果酒精含量的一半,黑手蛛猴的主要水果食物是产自jobo树的果实。据悉,数千年以来,中美洲和南美洲土著居民将该果实制作成吉开酒(chicha),这是一种发酵的酒精饮料。
同时,研究人员收集了6只蛛猴的尿液,其中5份尿液样本中含有乙醇的次级代谢物。坎贝尔说:“猴子很可能吃了含有酒精成分的水果,从而获取更多的卡路里,它们从发酵水果中获得的卡路里比未发酵水果获得的更多,摄入更多的卡路里意味着获得更多的能量。”
达德利称,我对猴子能否获得类似人类享受醉酒效果仍持怀疑态度,它们可能不会喝醉,因为它们所吃水果的酒精含量较低,在未达到醉酒状态之前,它们的肠道已被水果食物填满。但这会实现一些生理益处,或许它们所吃的水果食物中也含有抗菌功效,或者酵母菌和微生物的活动可能加速水果消化,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埃贝尔指出,猴子需要摄入高能量食物,这可能同样影响了人类祖先在选择哪种水果的决定,人类祖先也可能会优先选择富含酒精成分的水果食用,因为此类水果含有更多的卡路里,同时,酒精成分带来的精神活跃和享乐效应可能会促进含酒精水果的消耗量和热量增加。
现今酒精以液体形式存在,人类不需要发酵水果的果肉填充肠胃,这意味着人们很容易放纵自我,人类对酒精的天然亲和力是遗传自我们的灵长类祖先物种,该观点有助于社会处理对酒精滥用的不良后果。
坎贝尔说:“过度饮酒,就像糖尿病和肥胖症一样,在概念上可以被视为一种营养过剩的疾病。”(叶倾城)
中老年人群鲜为人知的六个性行为统计数据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事实上,当人们进入60岁之后,虽然身体组织逐渐衰老,但性欲并不会因此而消失,中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需要更多地拥抱内心的活力。以下是6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关于性生活的六个鲜为人知的统计数据:诺哈网2023-05-26 20:33:130000探险史上的“泰坦尼克号”找到了,沉没百年仍完整精致
在南极海域沉没,某种程度上说它的名气可以比拟为探险界的泰坦尼克号这艘被禁锢在海底一个多世纪的大船终于在2022年3月被重新发现世纪沉船“坚忍号”找到:最复杂的搜寻本刊记者/仇广宇发于2022.3.28总第1037期《中国新闻周刊》“这个发现简直无法再令人兴奋了,以后我的生活可能会走上一条下坡路。”诺哈网2023-05-25 21:45:430000神舟十四号瞄准5日10时44分发射 飞行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
据人民日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0000寻找新物理的蛛丝马迹:从超对称理论到大统一理论
来源:原理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粒子或“原子”构成的,这一观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印度。然而,直到1897年,J.J。Thomson才发现了已知的第一个基本粒子——电子。20世纪早期积累的实验证据表明,原子本身包含了一个携带原子大部分质量的原子核,以及绕着原子核旋转的电子。诺哈网2023-05-25 21:42:270000科学家发现地核存在微小磁波
一项新研究在地核中发现了微小的地磁波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3月21日,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地核的内层是固体,外层是液态金属。热的内核和冷的外层之间的温差驱动了液体中的对流,而金属中带电粒子的运动产生了地球磁场。这种运动是无秩序的,因此磁场会随时间而变化。诺哈网2023-05-25 20:18: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