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缝,或者一堆孔:这些离谱眼镜究竟有什么用?
文章来源 | 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
撰文Skin
如果你看到有人戴着这样的眼镜,是不是也会满头问号。不过,戴着这样一副怪怪的眼镜可不是为了追求时尚,而是生活在北极圈的人们保护眼睛的重要工具。
许多人都知道,赏雪也是会伤眼睛的,在强烈的紫外线下,眼睛很有可能会得“雪盲症”,也就是电光性眼炎。当眼睛受到来自强烈的紫外线射线时,就会像是被“晒伤”了一样,会有剧烈的异物感和疼痛,还会流泪、看不清东西等。
不仅大自然中的雪会让我们的眼睛受伤,电焊或是其他的人造闪光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电焊工往往要戴电焊眼镜。而在雪地中行走时,太阳镜或其他有色防护眼镜也是必需品。
但如果我们追溯太阳镜的历史,也许就知道,太阳镜的历史并不悠久。在18世纪,一位英国配镜师开发了带有蓝色和绿色的有色镜片,而到了19世纪,才出现专为光敏感眼睛设计的眼镜。
但大约在1.4万年前,爱斯基摩人就已经在大迁徙中进入了北极地区,并在冰天雪地里定居了下来。那他们又是如何预防雪盲症的呢?
答案就在这样一副看起来很滑稽的眼镜中。数千年来,北极圈的居民正是通过这样的眼镜来保护自己的眼睛不被雪地上反射的紫外线伤害。
这种眼镜可以用各种材料做成,比如北极地区大陆上的海象牙、浮木、骨头、鹿角甚至是海边的草。只需要将它们雕刻成适合佩戴的脸型,然后在中间切开两条缝儿,就完成了。
虽然它看起来很简陋,但却很能满足北极圈居民的护眼需求。这些小缝隙只允许少量的光线通过,因此眼睛不会被大量的紫外线“晒伤”。
而透过眼镜的缝隙,人们也能看得更清楚。因为它会达到聚焦的效果,这道理就和我们将眼睛眯起来看,会更清楚一样。
为了聚焦能看得更清晰,有一种专业眼镜叫做针孔眼镜。它没有我们平时熟悉的透明镜片,取而代之的则是有许许多多小孔的塑料片。虽然也看起来很简单,但它也能达到改善视力的效果。
我们普通的透明眼镜是能够将光线重新定向,聚焦到视网膜中。但是这种针孔眼镜是通过限制进入眼睛的光量。因此,如果你有点儿近视,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时候,戴上针孔眼睛会发现看得更清晰了。
这种眼镜常用来被医生诊断患者的眼部情况。也能暂时改善近视和远视。不过这种眼镜对视力的改善情况只是暂时的,摘下针孔眼睛,就又会恢复原状,不会改善视力,只是能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不过,虽然戴上它会看得更清楚,但看图就知道,透过这种眼镜看东西,光线会变得很暗。所以阅读、开车等时候还是别佩戴了。
除了在雪地中免受强烈紫外线的干扰甚至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当日光对眼睛造成不适时,也需要佩戴眼镜。
传说中数千年前的罗马皇帝在看角斗士战斗时,就会透过切割过的祖母绿宝石,减少阳光的干扰。而世界上第一副太阳眼镜,可能是中国人在12世纪发明的。
当时的中国人会将一块烟熏过的石英板架在脸上,阻挡眩光。不过除了阻挡阳光,这副眼镜也被法官佩戴,目的是为了隐藏他们的面部表情。
经过漫长的发展,到了19世纪,人们才开始主张开始用遮光眼镜来保护眼睛不受到紫外线的损伤。1900年代,英国的克鲁克斯爵士发明了一种用铈(Ce)玻璃制成的镜片,能够完全阻挡紫外线。在1920年代,太阳眼镜开始逐渐被推广开来……
如今,太阳镜已经具备了各种的镜片来应对各类场景。驾驶飞机车辆、做各种冰上、水上运动的时候都需要戴太阳镜。甚至在太空中也需要佩戴,抵御更高的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
它们使用的太阳眼镜就有一层薄薄的金色涂层,航天服头盔上也会有反射阳光的覆盖物和有色遮阳板。
太阳镜的应用领域已经十分广泛,它的功能也不只是免受紫外线伤害,也有丰富的装饰功能。不过它的老祖先,还是数千年前那一副用木头简单雕刻而成的奇怪眼镜。
不准备自己做一个太阳镜吗?
参考资料: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now_goggles
[2] https://www.ststworld.com/first-snow-goggles-date-back-to-the-prehistoric-inuits/
[3] https://www.pc.gc.ca/en/culture/cseh-twih/202124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nglasses
[5]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21104204751/http://www.sti.nasa.gov/tto/spinoff2002/ch_2.html
[7] https://www.americansunglass.com/blogs/news/ever-want-to-know-how-sunglasses-came-about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8%A1%E7%B3%8A%E5%9C%88
[9] Moore, L。 A。, et al。 “Review ofphotokeratitis: Corneal respons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UVR)exposure。” African Vision and Eye Health 69.3 (2010): 123-131。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
航天员出舱影像为啥背景一片漆黑
9月1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顺利走出舱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从空间站出舱主通道——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迈入太空。然而细心的小伙伴们会发现,历次航天员出舱画面中,航天员身后的星空背景居然一片漆黑,浩瀚星空中的星星都去哪儿了?星星光芒被摄像机“过滤”0000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王逸涛、李杰)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日15时12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后续,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内先后迎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届时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两个乘组将完成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0000是谁养活了中国的“母系社会”?
文章转载自“中国国家地理BOOK”宛似崇峦镶碧玉,不粘人世一尘埃。在中国的大好河山中,有三个“水系大宝贝”:一个住在北边,两个住在南边。它们是一个赛一个的“光摇碧落通银汉”,一个胜一个的“观涛恍识水晶莹”。欢迎来到中国“水柔情”频道,今天来见识一下中国最深的三大淡水湖泊,最后一个竟然孕育出了“女儿国”?!“轰”出来的天湖你能想象吗,一个巨大深水湖,居然诞生于一场“滔天火海”?诺哈网2023-05-25 20:12:31000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薄膜扬声器,重量轻耗电量小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最新研发一种薄如纸张的扬声器,它可以将任何表面变成一个音频源。这种薄膜扬声器产生的音频失真最小,且消耗能量仅是传统扬声器一小部分,研究小组演示了一款手掌大小的扬声器,重量大约是1角硬币,无论这片薄膜粘在什么物体表面,都能播放高质量音频。诺哈网2023-05-25 21:04:450000香港著名作家倪匡离世 享年87岁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7月3日电据香港《星岛日报》网站报道,作家沈西城3日下午在社交网站证实,著名作家倪匡离世,享年87岁。倪匡1935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倪匡以科幻小说家传户晓,最广为人知的则是《卫斯理系列》,从1962年到2004年,42年间他共出版了145本卫斯理小说。1992年倪匡移居美国,2006年从美国返回香港。2012年他获得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