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缝,或者一堆孔:这些离谱眼镜究竟有什么用?
文章来源 | 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
撰文Skin
如果你看到有人戴着这样的眼镜,是不是也会满头问号。不过,戴着这样一副怪怪的眼镜可不是为了追求时尚,而是生活在北极圈的人们保护眼睛的重要工具。
许多人都知道,赏雪也是会伤眼睛的,在强烈的紫外线下,眼睛很有可能会得“雪盲症”,也就是电光性眼炎。当眼睛受到来自强烈的紫外线射线时,就会像是被“晒伤”了一样,会有剧烈的异物感和疼痛,还会流泪、看不清东西等。
不仅大自然中的雪会让我们的眼睛受伤,电焊或是其他的人造闪光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电焊工往往要戴电焊眼镜。而在雪地中行走时,太阳镜或其他有色防护眼镜也是必需品。
但如果我们追溯太阳镜的历史,也许就知道,太阳镜的历史并不悠久。在18世纪,一位英国配镜师开发了带有蓝色和绿色的有色镜片,而到了19世纪,才出现专为光敏感眼睛设计的眼镜。
但大约在1.4万年前,爱斯基摩人就已经在大迁徙中进入了北极地区,并在冰天雪地里定居了下来。那他们又是如何预防雪盲症的呢?
答案就在这样一副看起来很滑稽的眼镜中。数千年来,北极圈的居民正是通过这样的眼镜来保护自己的眼睛不被雪地上反射的紫外线伤害。
这种眼镜可以用各种材料做成,比如北极地区大陆上的海象牙、浮木、骨头、鹿角甚至是海边的草。只需要将它们雕刻成适合佩戴的脸型,然后在中间切开两条缝儿,就完成了。
虽然它看起来很简陋,但却很能满足北极圈居民的护眼需求。这些小缝隙只允许少量的光线通过,因此眼睛不会被大量的紫外线“晒伤”。
而透过眼镜的缝隙,人们也能看得更清楚。因为它会达到聚焦的效果,这道理就和我们将眼睛眯起来看,会更清楚一样。
为了聚焦能看得更清晰,有一种专业眼镜叫做针孔眼镜。它没有我们平时熟悉的透明镜片,取而代之的则是有许许多多小孔的塑料片。虽然也看起来很简单,但它也能达到改善视力的效果。
我们普通的透明眼镜是能够将光线重新定向,聚焦到视网膜中。但是这种针孔眼镜是通过限制进入眼睛的光量。因此,如果你有点儿近视,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时候,戴上针孔眼睛会发现看得更清晰了。
这种眼镜常用来被医生诊断患者的眼部情况。也能暂时改善近视和远视。不过这种眼镜对视力的改善情况只是暂时的,摘下针孔眼睛,就又会恢复原状,不会改善视力,只是能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不过,虽然戴上它会看得更清楚,但看图就知道,透过这种眼镜看东西,光线会变得很暗。所以阅读、开车等时候还是别佩戴了。
除了在雪地中免受强烈紫外线的干扰甚至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当日光对眼睛造成不适时,也需要佩戴眼镜。
传说中数千年前的罗马皇帝在看角斗士战斗时,就会透过切割过的祖母绿宝石,减少阳光的干扰。而世界上第一副太阳眼镜,可能是中国人在12世纪发明的。
当时的中国人会将一块烟熏过的石英板架在脸上,阻挡眩光。不过除了阻挡阳光,这副眼镜也被法官佩戴,目的是为了隐藏他们的面部表情。
经过漫长的发展,到了19世纪,人们才开始主张开始用遮光眼镜来保护眼睛不受到紫外线的损伤。1900年代,英国的克鲁克斯爵士发明了一种用铈(Ce)玻璃制成的镜片,能够完全阻挡紫外线。在1920年代,太阳眼镜开始逐渐被推广开来……
如今,太阳镜已经具备了各种的镜片来应对各类场景。驾驶飞机车辆、做各种冰上、水上运动的时候都需要戴太阳镜。甚至在太空中也需要佩戴,抵御更高的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
它们使用的太阳眼镜就有一层薄薄的金色涂层,航天服头盔上也会有反射阳光的覆盖物和有色遮阳板。
太阳镜的应用领域已经十分广泛,它的功能也不只是免受紫外线伤害,也有丰富的装饰功能。不过它的老祖先,还是数千年前那一副用木头简单雕刻而成的奇怪眼镜。
不准备自己做一个太阳镜吗?
参考资料: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now_goggles
[2] https://www.ststworld.com/first-snow-goggles-date-back-to-the-prehistoric-inuits/
[3] https://www.pc.gc.ca/en/culture/cseh-twih/202124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nglasses
[5]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21104204751/http://www.sti.nasa.gov/tto/spinoff2002/ch_2.html
[7] https://www.americansunglass.com/blogs/news/ever-want-to-know-how-sunglasses-came-about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8%A1%E7%B3%8A%E5%9C%88
[9] Moore, L。 A。, et al。 “Review ofphotokeratitis: Corneal respons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UVR)exposure。” African Vision and Eye Health 69.3 (2010): 123-131。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
人类试图教AI如何造小太阳,结果是......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最近,在核科学领域有一个大新闻。就连取得这项成就的科学家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amazing呀!“这个时刻我等了好久啦——第一次在核聚变研究上演示深度强化学习!”来自DeepMind的科学家DavidPfau激动的分享了自己的论文。(图片来源:机器之心)0000为啥猪耳朵、鸡脆骨这么好吃?!真香预警
先来做个小调查,让我看看多少人喜欢吃软骨!对我来说,无论一盘菜里有多少肉,我第一眼看到的永远是软骨!看到软骨了吗!软骨真是奇特的存在啊,说它是骨骼吧,可它并不具备骨骼该有的硬度,说它不是骨骼吧,它又承担了一些骨骼该干的事,你看,上图里的软骨不就把肉支棱起来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猪耳朵、鸡脆骨、掌中宝、骨肉相连……噢不,划掉重来,是软骨。01软骨能变成骨骼吗?诺哈网2023-05-26 03:38:110000中国科学家:汤加火山爆发后次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下降0.004°C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孙自法)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2022年1月中旬剧烈喷发,这是否会对全球气候造成显著影响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科学家团队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从历史角度估算汤加火山爆发的气候影响显示,汤加火山爆发后次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仅下降0.004°C,不足以对全球气候产生显著影响。诺哈网2023-05-25 23:00:570000动物“勤劳度”红黑榜,看看哪种动物最懒?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对于人来说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在我们人类的社会,我们崇尚勤劳,鄙视懒惰,为了表彰那些勤劳的人们,我们国家每年都会设置五一劳动奖章。那么,动物界是否也有勤劳和懒惰的动物?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动物界的勤劳不能用我们人类的标准来定义。诺哈网2023-05-25 19:53:360000从生物学角度,我们有可能实现“返老还童”吗?
以老人的身份出生,以婴儿的身份死去,这样的情节只会在小说里面出现。不过,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在细胞水平上实现类似的奇迹。通过操纵细胞的某些基因,研究人员可以将完全成熟的细胞转变成“年轻的”干细胞。诺哈网2023-05-25 20:22: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