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一天内发射上百枚导弹,乌军只发现18枚?什么原因导致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
当地时间4月30日夜间到5月1日,俄罗斯空天军远程航空兵、黑海舰队导弹舰部队等,向乌克兰纵深腹地目标实施了一轮大规模的导弹进攻。

在这轮进攻中,俄罗斯前后发射了100多枚X-101、X-555空射巡航导弹和3M14“口径”舰射巡航导弹。乌克兰方面则通报称,只发现了18枚巡航导弹、“击落”了其中的15枚。基于此,大伊万在昨天的文章《酷似战术核弹!乌克兰巴甫洛格勒发生巨大爆炸,弹药库被俄军直接命中》中做出的判断是,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整体作战效能“正在接近极限”。
乌军在5月1日当天仅发现18枚巡航导弹

其实在这之前,西方媒体已经纷纷传出,乌克兰的防空系统作战能力正在极大下降,甚至昨天还有英国媒体建议乌克兰空军“停止使用宝贵的防空导弹拦截俄军巡航导弹,以节约备弹”。但以大伊万的观点,乌克兰空军的防空作战系统,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防空导弹备弹,而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乌军弹药库被击中发生二次殉爆

正好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大家都在返程,今天也没什么别的新闻,所以咱们就把这个问题展开详细谈一谈。为什么说乌克兰的防空系统作战效能“正在接近极限”呢?
防空系统的组成和作战程序
首先要从国家级、战略级防空系统的组成来看,在系统工程角度,国家级、战略级防空系统的顶层架构复杂问题简单化,大概是这样的:

作为前置性条件的,是覆盖整个国土的远程警戒雷达网。比如前段时间被俄军用“柳叶刀”给扬了的P-18(1RL131)型雷达,这是苏联上世纪七十年代装备的一款使用八木天线的两坐标远程警戒雷达。远程警戒雷达一般使用分米波甚至米波,性能上强调远程警戒能力和无故障工作时间,可长时间开机以确保对区域空情的掌握。

在兵力布势上,警戒雷达一般分为远方警戒雷达和近方警戒雷达两部分,这个界定就更为复杂了。一般来说,远方警戒雷达是配属在方面军级战略军团一级的雷达,近方警戒雷达则是由基本战役军团或陆军野战防空部队配属的雷达,二者协同形成防空兵雷达对空侦察配系。

总之,警戒雷达不仅要做到对国土面积的基本覆盖,在一些重要战略方向和预设战场,还需要做到固定雷达和机动雷达混合部署,雷达探测范围视实际情况(考虑到地形遮蔽,有时候还需要航测机测量)、做到实测条件下探测范围的有效交叉。

此外,诸如陆军野战防空系统的雷达、海军驱护舰上的雷达,广义上来说也属于一国防空系统雷达网的一部分。所有的远程警戒雷达有机结合,组成雷达网,是为防空系统的前置性条件。

远程警戒雷达的后面,是通讯系统。雷达兵接收到的信息,需要使用通讯系统传输到战役军团甚至战略军团的防空作战指挥所。比如我这台雷达看到的空情,你那台雷达看到的空情,二者需要汇总比对,形成作战空域整体态势图。否则,单台雷达既无法掌握整个空域态势,也无法组织地导火力运筹,更无法计算截击机的航路捷径。

为此,各雷达站点都会埋设通讯电缆。通讯电缆传输速度慢,一般只有几十个比特,难以满足高强度作战的需要,后来改为埋设通讯光缆——地面上有时候出现的“国防光缆”一类的警示标志,有相当一部分其实都是国家防空系统的组成部分。

此外,由于雷达站分固定站和机动站两部分,有时候还需要在机动雷达的预设阵地上埋设通讯光缆接口、还有市电接口,保障机动雷达站部署到预设阵地上时可以接入通讯网。如果没有预设接口,还可以使用数字电台进行无线通讯。

远程警戒雷达接收到的空情信息通过通讯线缆/光缆传输到指挥所后,首先由雷达兵部门汇总,再由作战部门计算拦截航路、组织火力运筹。注意,接下来是防空系统真正的核心,这套核心可以分为两部分:

其一是航迹描迹系统,这套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各远警雷达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汇总,但是具体汇总方式千差万别。最古早的方式是远方参谋人工描迹,一般一个参谋专门跟一条航迹,使用铅笔将航迹描绘到薄纸上,然后多张薄纸叠加在一起,再将航迹描绘在有机玻璃板上;然后出现了自动描迹仪,可以将数字电台传输来的空域航迹在计算机系统内自动生成航迹,并描绘在空域态势感知系统的显示大屏幕上。

其二是火力运筹系统,这套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基于一定的兵力和火力运用原则,组织防空兵力的使用。所谓的兵力和火力运用原则,大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点,比如各地导火力杀伤区范围划分,地导和航空兵的火力协同,各杀伤区之间的火力移交,也就是防空兵火力协调。但最重要的是,防空兵的射击指挥,也就是给各地导营下达作战决心,开火时机由防空群自行掌握,给各航空兵团计算航路捷径,实施作战指挥(不实施飞行指挥);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防空作战需要处理的目标批次数多、目标方向多、目标速度大,尤其是在面对小批次、多航路目标时,单靠远方参谋标图、作战处使用计算尺计算航路捷径,作战效率极其低下。因此,防空兵必须配置自动化/半自动化的截击数据链,利用计算机自动化系统,统一运筹作战地幅内的所有防空兵器(一般是空军地导和歼击机,有时候还可以接入陆军野战防空部队),统一实施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作战。
乌克兰的防空系统
因此,在简单科普了防空系统的各系统组成和作战程序后,咱们再回头来看一看乌克兰的防空系统:
被俄军摧毁的乌克兰P-18两坐标远方警戒雷达


在作为防空系统的前置条件的警戒雷达,乌克兰自己是基本不具备大量批产先进远方警戒雷达能力的。这从前段时间被俄军击毁的还是乌克兰P-18(苏联70年代研制的)这种老式雷达就能看出来,乌军自己组成空情态势报知网络的雷达,性能普遍较为落后。雷达系统落后,自己无法自产雷达,带来的结果就是乌克兰的空情态势感知网络,本身就漏洞百出。而在经过了一年的高强度作战后,这种漏洞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雷达本身就是需要不断使用备件维修保养的装备,尤其是需要长时间开机的远方警戒雷达,可以说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用大量的备件确保它能够持续工作。不然,一旦雷达出问题就要关机检修,关机检修防空态势感知网络就要出问题,出问题就等于是给人家一个趁虚而入的机会。人家用航测机或者电抗吊舱一测,甚至使用电子侦察卫星一测,马上就能发现这个缺口。

所以,乌克兰在防空警戒雷达网的建设上,本身只有苏联遗产,且自己还缺乏提供备件的能力,估计很多雷达要买备件,还得去问俄罗斯、或者去问一些前华约国家要。从4月30日到5月1日俄军实施的这一轮导弹进攻、居然有高达80%的导弹根本没有被乌军捕捉到的情况看,乌军的防空雷达网络,整体的态势感知能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相当危险的地步。

在防空作战的通讯和指挥运筹系统上呢?情况对于乌克兰来说更为不利。防空兵通讯和防空兵指挥是极其花钱的系统,以冷战时期苏联的国家实力,一套国土防空军的空气-1系统弄了二十多年、投入了无数金钱才弄了个大差不差。80年代奥加尔科夫改革提出的空气-1A系统,弄了十年,弄到苏联解体的时候甚至一大半功能还停留在纸面上,中间俄罗斯因为财力所限,防空兵作战指挥系统停顿了几乎二十年,到绍伊古军改时期才重新拾起来,最近几年才刚刚算是理上路子了。

作为对比,乌克兰的防空兵通讯和防空兵作战指挥,除非北约一年投个上百亿,否则这建设程度不会比俄罗斯好。目前乌克兰的防空作战指挥系统,大伊万的观点是基本停留在空气-1的水平上,也就是把苏联时期剩下的空气-1部分地面站给废物利用了起来。对于空气-1存在的国土防空和野战防空存在信息壁垒的问题,乌克兰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解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乌克兰出现在前线最多的是各种拿着便导的筒子兵。
空气1A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按照空气-1A的设计,野战防空的“机动”系统是能够和空气-1A协同、把箭-10M2和Tor接入国土防空军的态势感知与自动拦截系统的。更何况,在乌军自己的对空态势感知能力已经出问题的情况下,后台的防空兵指挥和运筹能力其实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你前方空情雷达连目标都捕不住,后方还能怎么运筹?

在防空系统的远方警戒雷达(空情态势感知)和防空兵通讯(空情态势报知)以及防空兵火力运筹(防空作战指挥)全都出问题,而且问题比一年前更严重的情况下,讨论乌克兰还有多少防空导弹备弹,还有多少歼击机,其实都是没什么意思的事了,甚至这些漏洞,都不是西方给了几个营的PAC-2地导,给了几个营的NASAMS,给了几十辆猎豹自行高炮能解决的。

防空作战是极为吃体系的作战形式,对于乌克兰来讲,目前唯一的办法是北约赶紧下场,掏个几百亿美元,从头开始帮乌克兰建立一套全新的自动化防空系统。否则,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最后耗也会被耗死了。
2021年了,台军还有哪些保命的“底牌”?
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武器时间已经进入2021年,但是很多与中国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核心问题却依旧亟待解决。1月28日下午,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在答记者问时就再次明确表示:“……我们正告那些‘台独’分子:玩火者必自焚,‘台独’就意味着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075如今已不是稀有装备了诺哈网2023-06-03 11:49:220000嫦娥之父因为说美国登月是真的被狂喷,中国也开始反智主义泛滥?
21世纪,一个任何人都能吊打专家的时代嫦娥五号带着月球“土特产”回来了!关心祖国航天事业的人们一定会被这条新闻所鼓舞。不过,这篇文章不是讲这个的。就在嫦娥五号回来的前几天,中国“嫦娥之父”之一的欧阳自远竟然被一些杠精给喷了。事情的大概经过是这样的,这不是嫦娥五号最近比较火嘛,“美国登月是假的”这个阴谋论就又被翻出来了。比如为什么国旗会抖动这种问题.......诺哈网2023-06-03 17:00:030000自动脸部识别!英国记者挑战中国天网系统能“潜逃”
【军武次位面】作者:9527电影中美国人一脸自豪的说:这是我们的天眼系统...早在看《速度与激情8》时,我们就曾被电影中美国强大的天眼系统震撼。无论目标人身在何处,只要启动天眼系统,便能迅速准确地找到他。但这只是在电影里,在现实中,真的也有这种“黑科技”吗?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中国比美国做的还要好!诺哈网2023-06-13 01:50:280000英雄辈出的年代,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涌现出多少英雄?
【军武次位面】:liutang2020▲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019年4月4日,第六批10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于沈阳安葬。2014年至2018年,已经有5批289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清明时节,在纪念英烈的同时,让我们重新回忆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追思当年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的英雄们。诺哈网2023-06-07 01:19: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