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打不赢,小股乌军渗透也拦不住,俄正规军是“吃干饭”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5月23日,有关一支小规模武装在前一天,闯入俄罗斯北部边境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而在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来自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官方回应,以及越境武装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视频,彻底坐实此事。相比于数天前俄军在前线取得的进展,这次越境行动规模虽然远远逊色,但带来的影响力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舆论在确认此事真伪后,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为何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越境挑衅坐拥数千枚核武器的俄罗斯?难道就真的不担心引起毁灭性的核战争?而坐拥百万大军的俄罗斯又为何连这点人都拦不住?

▲国内媒体的相关报道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乌克兰政府已经矢口否认这次越境行动是其所为,即使此次越境的军人身穿乌克兰军服,手持的也是乌克兰军队制式武器,甚至连载具都是美国援助乌克兰的防地雷和悍马装甲车。但只要乌方没有公开承认谋划越境行动,那么俄方就不可能以此为借口动用核武(使用核武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意味着使用前必须有无可置疑的理由说服内部)。而俄军虽然宣传“击毙越境武装分子39人”,但目前外界并未看到相关证据(事实上,即使有越境武装留下的部分物证,依然不足以解决使用核武带来的内部阻力)。因此,这次俄军边防人员遇袭身亡,数辆民用车辆遭掠夺的突发事件,注定会像之前几次越境袭击一样无疾而终,并且未来甚至很有可能愈演愈烈。

▲乌克兰军队从西方获得大量装甲车辆支援
从去年春季开始,就已经多次出现俄罗斯境内民用设施遭袭事件,其中不乏乌军米-24武装直升机、米-8运输直升机的身影,当时俄罗斯燃油罐被引燃后的冲天大火,更是让世界瞩目。一年多时间过去后,有记录可查的类似袭击就超过6次,像炮弹、火箭弹、无人机等小微装备袭击更是数不胜数,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俄乌边境实在太长了。在2014年之前,乌克兰与俄罗斯边境总长度超过2240千米,去掉人员行动不便的海洋、湖泊和河流,仍然有超过1500千米的陆上边界。即使考虑到部分边境处于交战状态,成规模武装出入困难,乌军越境行动仍然有约900千米的边境线可以选择。

▲2022年4月俄罗斯北部油库被引燃现场画面
换句话说,俄方如果想从根本上避免越境事件的发生,就需要在约900千米的边境线上组建拦截线,鉴于对手往往以数十到上百人的规模发起行动,俄军各拦截点兵力至少需要达到20人以上,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且不说在前方战事吃紧的情况下,俄军很难抽调以“十万”为单位的部队来执行此事,如此重兵集结边境所耗费的资源,时间一长也是个天文数字。事实上,俄军也早就认识到这一点,面对现实约束,其执行的是更加实际,同时也顾不上什么颜面的内线防御战略。简单地来说,就是边境没有驻扎重兵,而是将有限的精锐力量集中在距离边境不远的交通核心或人口密集城市。在对手越境后主力部队能快速抵达事发区域予以驱离,同时避免精华区域遭到袭击,但距离边境很近的村庄或者聚集点就难以保全。

▲前线战斗牵扯了俄军大量军力
客观的来说,俄军内线防御战略的效果还算不错,越境事件虽然不时发生,但除了早期寥寥几次外并没有造成太大损失,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对俄军来说,只要前线战事没有结束,大批俄军依然在和乌军对峙,那么内线防御的大致格局就不会有根本性改变。甚至即使战争结束,大批俄军返回国内,俄军也很难转变为真正的外线防御战略。相比于内线防御,外线防御与外界印象中的“守护每一寸国土”更加契合,但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俄军想要牢牢守住漫长的边境线,难度巨大。

▲进攻总是比漫长的防御要简单一些
相比于俄乌边境线,中印陆上边境线长达2000余千米,虽然表面上更长(不包含海洋、河流和胡泊),但海拔极高,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人烟罕至的高山和雪原,没有大型陆上部队可以通过。因此,虽然双方时不时会发生一些接触,但本质上都只在一线部署少量部队,将主力集中在后方,属于典型的内线防御战略。而印巴边境距离更短,地形上也更适合装甲部队机动,因此双方都在边境囤积重兵,乃是外线防御的典型。俄罗斯如果在战后积极屯兵边境,将西部边疆守成铁桶,不仅需要投入大量部队,因此产生的资金、物资和各种消耗,也将成为俄罗斯财政的巨大负担,获得的却只是虚名。再加上越境事件已经发生多次,该丢的脸已经丢得差不多,俄方从现实考虑,短时间内应该依然是以内线防御思路为主。

▲边境线的小规模炮击也是防不胜防
至于说双方停战,乌方就会停止越境行动的说法,显然是把事情想简单了。以此次越境行动为例,越境武装的目标并不是真正对俄方造成巨大伤害,而是通过“真实越境”、“枪杀哨兵”、“劫掠车辆”的方式来证明行动,带有浓郁的宣传、表演意味。不出意外的话,其带回的“战利品”将会在乌克兰获得大量声望,从而引来众多效仿者。再加上美国素来有培养对手反对武装的传统,又是在乌克兰这个相对混乱的国度,各怀鬼胎地武装为自身目的越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时也就能明白,俄罗斯在2014年和2022年为何两次在乌克兰大动干戈。因为一旦当乌克兰倒向北约,两国又缺乏缓冲区,那么漫长的边境线就注定是灾难之源。如今只不过是俄罗斯挽救行动失败,问题真正浮出水面而已。
才开始考虑“国产化”!俄罗斯军工如此依赖西方,以后怎么办?
《军武次位面》作者:血刃到目前为止,俄军在乌克兰的所谓特别军事行动逐渐演变为“烂仗”。在公布了顿巴斯等地即将进行并入俄联邦的公投后,普京又表示俄罗斯将进行部分动员,这标志着俄罗斯军事部门将动用俄罗斯国内更多人力物力资源用于和乌克兰的战争,各大军工厂将彻底进入战时状态,满负荷进行各类武器的生产。▲在战时状态下,俄罗斯军工厂将加班加点弥补一线战损诺哈网2023-05-29 15:34:550000俄乌战争愈发残酷,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俄罗斯
《军武次位面》作者:捷联初制导最近这几天,乌克兰频频放出“收复失地”的重磅消息。像9月6日,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发起反攻,连克交通枢纽伊久姆等若干重镇,迫使俄军从乌克兰东北部的哈尔科夫地区和南部的赫尔松地区撤离,战场形势转瞬发生了重大变化。诺哈网2023-05-29 13:26:070000中国巨浪-3刷屏朋友圈,有2件事憋不住了一定要说
6月2日凌晨,我国北方多个地区目击到了“UFO”。随后在各大官媒的疯狂暗示下证实,这是我国JL-3潜射弹道导弹成功试射的场景。正如媒体报道的那样,JL-2型导弹难以满足中国海军在预设堡垒海区向强敌本土实施战略核反击任务的情况下,立即跳过这一型号而迅速开展新型潜射战略导弹的研发与装备,实现类似于陆基DF-31到DF-31A/AG的跨越就非常必要了。因此,JL-3的成功试射意义非凡!诺哈网2023-06-05 19:30:140000俄版黑水,俄罗斯最强雇佣兵令彪悍车臣匪徒都害怕,他们什么来头
【军武次位面】:概略北方《军情晚报》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价值的军情新闻提起雇佣兵和私人军事承包商,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美国黑水和MPRI公司,这些公司常年和美国政府合作,专门承担一些美国官方不适合出面的任务。但相对来说,俄罗斯的私人军事公司就非常低调了,在最近发生的委内瑞拉危机中,一个俄版黑水慢慢浮出水面。▲小弟出事了,老大自然不能不管诺哈网2023-06-08 10:10: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