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环比连续两个月上涨 1月可能是全年的通胀底
2月8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8%,环比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2%。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1月受节日效应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全国CPI环比上涨0.3%,连续两个月上涨;受上年同期春节错月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下降0.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3%,涨幅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相当;同比上涨0.4%,保持温和上涨。
当月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部分行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同比下降,但降幅均收窄。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1月CPI同比降幅走阔,PPI同比降幅边际收窄,CPI-PPI同比增速剪刀差有所收窄,1月可能是全年的通胀底,后续CPI、PPI同比或均维持上升趋势。
CPI环比连续两个月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农历春节和公历日期存在错位,会对1-2月经济数据形成扰动,比如春节推高消费品价格,所在月份CPI往往也走高。今年春节错位叠加2023年低基数或对今年1月CPI产生一定影响,但随着春节及翘尾因素的拖累减弱,预计CPI在2月将有所回升。
大智慧金融信息研究院研究员丁宇佳对贝壳财经表示,历史经验表明,春节所在月份CPI环比通常为年内最高涨幅,2017-2019年、2020-2022年春节月CPI环比均值分别为1.1%、0.9%,2023年1月为0.8%。高频数据显示进入2月后,食品价格涨幅扩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1月CPI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受春节错月导致基数上升影响,当月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显著扩大;另外,同样受上年同期基数上升影响,1月服务价格同比涨幅也有所收窄。从最新物价上涨动能来看,1月CPI环比上涨0.3%,与历史同期相比稳中偏低。不过,当月核心CPI同比仍保持0.4%的稳定正增长。
展望未来, 2月春节错月效应影响反转,CPI同比将恢复正增长,预计涨幅会在0.6%左右,此后有望基本延续正增长状态,全年CPI同比中枢将从2023年的0.2%回升至1.3%左右,通缩风险进一步弱化。整体上看,2024年物价涨幅会处于温和偏低水平,这将为货币政策灵活调整提供较大空间。
丁宇佳指出,展望2月,在春节强劲消费需求拉动下,CPI环比上行动能较强,叠加翘尾拖累减轻,同比有望大幅反弹。
其中,随着节前肉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养殖端集中出栏完毕、屠宰端临近放假,猪肉供给边际收紧,近期猪肉价格加速反弹。此外,1月CPI翘尾因素拖累1.1个百分点,而2月拖累将减少0.5个百分点,也会对CPI同比数据有明显提振。
PPI环比、同比降幅均收窄
王青指出,1月PPI环比维持跌势,主要原因是内需仍然较弱,近期国内主导的钢铁、水泥、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稳中偏弱,同时下游商品出厂价格涨价动力也显不足。不过,在基数走低支撑下,当月PPI同比跌幅仍延续收敛。
2月适逢春节,由于春节长假期间PPI将环比走低,而上年同期基数走势相对稳定,当月PPI同比降幅收窄势头或将暂缓,预计2月PPI同比将维持在-2.5%左右。往后看,2024年国际原油价格有望回稳,在“三大工程”全面推动下,国内房地产投资降幅趋于收窄,对国内主导大宗商品价格的抑制作用减弱,加之上年同期价格基数下沉,上半年PPI同比降幅总体将趋于收窄,并有望在年中前后转为正增长。
丁宇佳认为,国内春节临近,工业部门产需两端逐渐放缓直至停滞,主要工业品价格延续弱势运行,煤炭、钢铁、水泥、电解铜价格环比均下行。展望2月,节后复工复产预计带动PPI环比回升,因2月翘尾因素影响或持平于1月,PPI同比降幅也将趋于收敛。但经济活动真空期及政策空窗期之下,市场观望情绪较浓,需求预期依然偏弱,PPI回升幅度仍需综合评估年后内外需修复情况、中下游制造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以及政策端积极信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邺城肇始——考古揭示埋藏千年的中国都城秘密
中华大地古都众多,是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的见证,其中“六朝古都”一般专指南京。不太为人所知的是,有一座在燕赵大地沉睡了千年的古城遗迹,也堪称“六朝古都”。它就是邺城。这两个“六朝古都”的都城史,都肇始于三国年间,东吴孙权建石头城,定都建业(今南京);曹操封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几百年间,邺城与南京遥遥相望,形成一北一南两个政治中心。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12-12 07:26:100000北京今天白天晴间多云,午后北部山区有雷阵雨,最高气温36℃
来源:气象北京市气象台18日6时发布:今天白天晴间多云,午后北部山区有雷阵雨,北转南风二三间四级,最高气温36℃;夜间晴间多云,南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24℃。高温黄色预警中,近三天高温热浪持续,外出防暑防晒勤补水;午后部分山区有雷雨,山区出行防雷避雨。新浪新闻2023-07-18 08:31:300000持有船队规模达2.492亿总吨,中国首次取代希腊成世界最大船东国
[环球时报记者王冬环球时报特约记者任重]中国首次取代全球船舶吨位十年霸主希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东国。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按总吨计算,中国船东所持有的船队规模达2.492亿总吨,市场份额占15.9%。希腊船东船队规模为2.490亿总吨,市场份额占15.8%。排名第三的是日本船东,韩国和美国并列第四。环球网2023-08-14 07:42: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