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古人刷不干净马桶,我们才分清了他们的饭碗和便盆

下次见到长得像花盆的古罗马陶器,可别把鼻子凑上去闻!
编译 | 武大可
陶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考古中常常发现的陶器和陶质碎片将数千年前的世界重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而在考古学家眼中,除了陶器本身以外,附着在陶器表面的物质往往也暗示着有关古人生活的线索,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关于古人饮食的信息。由于肉或乳制品中的脂肪以及一些植物表面的蜡质很容易在炖煮过程中渗入陶制容器的内壁,用于烹饪和盛放食物的容器,就成为了研究的切入口。然而,隐藏在陶器中的物质,远远不只是食物残留。
在一篇 2 月 11 日发表于《考古学期刊:报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的论文里,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研究者们就报告了对从意大利西西里(Sicily)一个名为 Gerace 的古罗马乡间别墅中发现的一个罐子进行的研究。这项研究同样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古罗马人饮食和健康的信息,不过,这个能追溯到公元 5 世纪时期的陶罐,却并不是古罗马人的炊具或食具,其上附着的物质也并非食物残留,而是古人的粪便。

Gerace 陶罐呈倒锥形,高 31.8 厘米,直径 34 cm,乍一看很像今天的花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古典、近东和宗教研究教授 Roger Wilson 指出,类似形状的陶罐在古罗马非常常见,也确实可能曾被用作花盆,但其他可能性也有很多。此前研究者们并没有掌握指向它们具体用途的线索,只好认为它们是储藏罐。不过,有很多这种罐子是在公厕里或公厕旁被发现的,说明一部分这样的罐子也可能被古人用作便壶。到目前为止,出土的陶罐都还没有为这一猜测提供确凿证据。研究者们更无从分辨哪些是花盆,哪些是食具,哪些是便壶。
而 Gerace 陶罐带来了新的线索:它的内表面附着了一层坚硬的物质,其中包裹了研究者们从未注意到的东西——剑桥大学古代寄生虫实验室团队的研究者借助显微技术在其中识别出了肠道寄生虫鞭虫(Trichuris trichiura)的卵,说明这个陶罐曾经用来盛放人类粪便。这项研究的合著者 Tianyi Wang 说:“这些寄生虫的卵在1500年之后终于被发现,真是叫人难以置信。”
鞭虫是一种人类寄生虫,长约 5 厘米,生活在肠道内壁上。他们产下的卵会与人类粪便混合,进入便壶。在便壶反复使用的过程中,尿液和粪便中的矿物质会在内表面层层矿化固结,鞭虫卵也包裹在其中。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剑桥团队的 Sophie Rabinow 说,“寄生虫卵被困在了容器表面的矿物质层中,这正是它们得以完好保存几个世纪的原因。”
这是科学家们首次从古罗马陶瓷器皿表面固结的矿物中发现寄生虫卵,这让他们确认:来自 Gerace 的这个陶罐,是用来盛放人类粪便的。
上面提到,陶罐本就是罗马遗址考古中最常见的文物形式之一,其中大部分是用来盛放食物和生产生活材料等物品的,尽管有一些关于陶罐其他用途的记录,但此前研究者们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来确定一个陶罐的具体用途。而这项发现就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让研究人员能够通过寄生虫分析准确地分辨出绝大部分用作便盆的容器。
看起来这种技术仅在便壶使用者被寄生虫感染时才有效,可能有很多便壶不包含寄生虫卵,使之失效。但 Rabinow 指出,这种担忧并无必要。

古罗马的双人厕所。这样的厕所在当时甚至成为了社交场所。图片来源:Le plombier du désert, CC BY-SA 4.0
根据研究者的估计,古罗马人感染肠道寄生虫的比例是很高的。虽然古罗马城市中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卫生设施,如公共厕所和供水与污水管道,但这些设施无法遍及乡村,且城市居民的如厕等习惯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仍有很大卫生问题,这使得疾病仍旧猖獗。例如,根据此前对古罗马厕所的研究,公共厕所提供一种名为 tersorium 的棍状海绵,方便古罗马人对自身进行便后清洁,而这块海绵是所有使用厕所的人共享的,在使用前只会用盐或醋简单清洗。有些古罗马人甚至把厕所当作了社交场所,这都会导致通过粪便传播的疾病广为扩散。
在如今的寄生虫流行地区,如一些发展中国家,有超过一半的人都感染了至少一种或以上的肠道寄生虫,这一比例在古罗马会更高。考虑到这一点,研究者应该能从大部分用作便壶的古罗马陶器中发现肠道寄生虫所产下的卵。也就是说,使用这种寄生虫分析方法应能够分辨出大多数古代便具。
领导这项研究的实验室专家 Piers Mitchell 指出,这个罐子是从 Gerace 乡间别墅的浴室里出土的。或许是因为浴室并没有建造厕所,在这里洗浴的人又不愿意在寒冷的冬日光着屁股跑出浴室如厕,就只得用便壶来上厕所。
毕竟,对他们来说,“方便”是最重要的。
主要来源: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42611
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nitation_in_ancient_Rome
https://www.livescience.com/roman-empire-port-o-potty
https://knowablemagazine.org/article/society/2021/what-did-ancient-people-eat
论文信息
[标题]Using parasite analysis to identify ancient chamber pots: An example of the fifth century CE from Gerace, Sicily, Italy
[作者]Sophie Rabinow, Tianyi Wang, Roger J.A。 Wilson, Piers D.Mitchell
[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日期]11 February 2022
[DOI]10.1016/j.jasrep.2022.103349
[摘要]Chamber pots are perhaps one of the more challenging ceramic forms to identify with certainty in Roman pottery studies, despite the availability of detailed ceramic typologies。 Here, we describe the analysis of mineralized concretions taken from a Sicilian ceramic vessel of the fifth-century CE, and propose paleoparasitology,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testinal parasites, as a helpful method for contributing to the detection of chamber pots。 Microscope analysis of the mineralized concretion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eggs of the intestinal nematode Trichuris trichiura (whipworm), confirming that the vessel originally contained faece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parasite eggs have been identified from concretions inside a Roman ceramic vessel。 Systematic parasit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calcified deposits from ceramic vessels may therefore help to establish function。 In additi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testinal parasite eggs has the potential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anitation, diet, and intestinal health of populations who used these chamber pots。
[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352409X2200012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研圈”
高质量水稻泛基因组构建成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分子设计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基于111份代表性水稻资源的二代和三代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构建了高质量水稻泛基因组,获得了9个水稻代表性群体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其中包括5个无缺水稻基因组。相关数据对深度挖掘基因组变异和优良基因,培育突破性的水稻新品种提供重要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基因组研究》(GenomeResearch)上。诺哈网2023-05-25 20:25:350000高楼为什么一直在晃,还那么吵?
最近,由于北京的疫情而不得不在家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望向窗外,还是一栋栋高耸的楼房,不过,这次走近窗边,才注意到大部分楼房上竖立着几根“管子”,或许是避雷针吧。如果是之前,我可能会认为它们都静静地矗立在闹市中,但现在,我眼前浮现的画面却是一些工程师拖着测量仪到楼顶上,然后告知世界:“高楼不可能不动。”而且,它们还在一直发出声音。撰文|王怡博审校|王昱一直在晃动诺哈网2023-05-25 18:58:230000《自然》:改写教科书!中国科学家揭开地球最深处的秘密
对于地球的结构,我们了解多少?尽管人类钻井只能触及12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千分之二,但通过地震波和来自深部的岩石,科学家已经为我们呈现出地球的整体结构。教科书告诉我们,由外至内,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这3个主要圈层构成,而地球的核心又分为液态外核和固态的铁镍内核。其中,最中心的内核主要由内外核之间过渡层的液态铁凝固形成。诺哈网2023-05-26 01:34:200000NASA制定太空新规:商业载人任务必须有前任宇航员指挥!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4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宇航员进入太空,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寻求更好地管理他们的地球轨道之旅,近期,该机构宣布了对即将进行的私人宇航员任务的一系列规则更新,其中包括未来所有太空任务必须由一位前NASA宇航员领导指挥。0000真我GT Neo6曝光:骁龙8 Gen2直屏旗舰 无塑料支架
快科技5月24日消息,博主数码闲聊站暗示,真我GTNeo6将会搭载高通骁龙8Gen2移动平台,采用1.5K超窄边框直屏,没有塑料支架,支持144Hz高刷和2160Hz高频PWM调光。诺哈网2023-05-25 20:09: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