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要求财险公司排查短期健康险业务
中国证券报记者8月9日获悉,银保监会财险部近日向多家财产保险公司下发的《关于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保险业务中存在问题及相关风险的通报》指出,部分财险公司异化短期健康险业务,要求财险公司及时排查并于8月19日前报送自查整改报告。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对财险公司经营短期健康险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有利于引导短期健康险业务规范发展。
短期健康险业务急速增长
短期健康险,是指保险公司向个人销售的保险期间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
《通报》指出,近期,在对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开展日常监管和非现场监测过程中,银保监会财险部及相关银保监局发现财险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急速增长,且基本集中于同一类业务模式。
具体来说,部分公司与拥有互联网医院、健康科技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关联公司的相关业务集群开展合作过程中,用特定药品团体医疗保险方式承保客户因已确诊疾病发生的后期药品治疗费用。并且在实际业务承保中,公司通过将等待期设置为0天、将保险责任终止条件设置为给付一次等方式迎合业务模式需求,保费收入与药品价格相近,从收取保费到支付赔款间隔时间较短,且公司未参与掌握核心风险管理环节,业务持续亏损。
《通报》认为,在上述业务中,部分公司通过与有关机构合作,使用短期健康险产品实际承担已确诊客户发生频次确定、损失程度确定的医疗费用支出,异化了保险业务,使保险或然事件成为必然事件。
《通报》指出,部分公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风险:一是公司承保的是确定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不符合大数法则、射幸原则等基本保险原理,且无法通过重大风险测试。二是公司风险管控缺失,前端承保和后端理赔等核心环节均由相关机构掌握,保险公司不掌握自主定价权,也未实质参与风险管理,无法体现保险经营管理风险的基本功能作用。
持续优化保险产品
《通报》要求,各财险公司要及时排查短期健康险业务,不得开展任何类似的、不符合保险原理、失去保险或然性的短期健康险业务,确保业务依法合规,确保业务的可持续性,维护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各公司自查整改报告应于8月19日前报送银保监会财险部及属地银保监局。
《通报》表示,下一步,各财险公司应紧紧围绕保险保障本源开展产品创新工作,结合不同被保险人的风险特点,持续优化保险产品、体现风险保障责任,满足不同人群在药品和健康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依法合规开展短期健康险业务。
对于短期健康险,监管部门此前已有关注。2021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短期健康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保险公司不得在短期健康险产品条款、宣传材料中使用“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等易与长期健康险混淆的词句。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的一系列举措向行业明确传达了短期健康险业务规范经营的信号,为行业健康险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也对财险公司经营短期健康险控费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责任编辑:张文
银保监会要求财险公司排查短期健康险业务
中国证券报记者8月9日获悉,银保监会财险部近日向多家财产保险公司下发的《关于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保险业务中存在问题及相关风险的通报》指出,部分财险公司异化短期健康险业务,要求财险公司及时排查并于8月19日前报送自查整改报告。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对财险公司经营短期健康险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有利于引导短期健康险业务规范发展。短期健康险业务急速增长0000重磅!金视频奖·首届保险业短视频评选大赛正式启动
为向公众普及保险知识,增强保险机构社会责任感,新浪财经将举办“金视频奖·首届保险业短视频评选大赛”。本次活动面向各家保险机构征集相关短视频,评选结果将在7·8全国保险宣传日期间公布。期待各家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保险行业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一、参赛内容诺哈网2023-05-25 20:51:410000谭庆华:异度均衡与一般均衡——不同与相融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机构蒙格斯作者:谭庆华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授信审批部,中山大学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一般均衡是长期均衡,异度均衡是短期均衡。熟悉经济学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一般均衡是整个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是整个经济学研究的基准或锚,其核心的信念就是,只要市场机制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就可以达到一般均衡。当然现实世界是复杂的,市场机制能够充分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并不完全具备。诺哈网2023-05-25 19:03:350000保费增速越高越危险?73家寿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大排行,这些险企仍在“狂飙”
来源:慧保天下自2019年以来,监管部门不再披露具体公司保费数据,这符合监管引导行业回归保障本源,告别规模崇拜的转型大趋势。然而市场利率进入下行周期、行业利差损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之下,保费增速又成为了观察险企战略抉择的一个指标,或激进、或稳健,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险企转型的意愿。诺哈网2023-05-25 20:42:410000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银行不良率被小幅低估 2022年城商行处置压力最大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杨希北京报道5月10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发布2022年度《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下称报告)。该报告已连续第十五年发布,今年报告收集了不良资产市场各类主要参与主体对于金融体系风险、房地产领域风险、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暴露和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的判断,呈现了各参与主体对不良资产市场的思考,包括对2022年市场的预判。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