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研究:1.5亿年前小型翼龙已能水面起飞
诺哈网2023-05-25 18:52:370阅
中新网4月25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古生物学研究团队最近分析了一种古代翼龙的化石镭射荧光成像,发现其身体构造能让它好像鸭子一样利用四肢在水面起飞,以摆脱水面张力的影响。
此次分析揭示,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最早可追溯至1.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较以往的发现推前3000万年。研究结果已于《自然》旗下自然科学期刊《科学报告》中发表。
Aurorazhdarchid是生活于侏罗纪晚期的一种小型翼龙,其翼展只有约40厘米。它跟很多翼龙的饮食习惯相似,会潜入水中捕食水生生物,亦会进行其他水上活动。因此,科学家相信它们拥有在水面起飞能力,这样才能令它在天空翱翔。不过水的表面张力会像胶水般把物件吸着,体型细小的生物所受影响较大。故此,科学家一直未能理解这种小型翼龙是用什么方法从水面起飞。
中大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及其国际团队,利用崭新的镭射荧光成像技术,分析小型翼龙翅膀及足蹼上的细节。
文嘉棋表示,化石的镭射荧光成像提供了高解像度细节,使其更容易仔细分析小型翼龙的身体构造,“我们将这些研究数据输入空气动力学模型,并推算小型翼龙的身体构造能让它好像鸭子一样利用四肢在水面起飞(quadrupedal water launch),以摆脱水面张力的影响。”
该项研究发表之前,科学家曾认为只有在海边居住的大型翼龙才具有利用四肢在水面起飞的能力,例如在巴西发现、翼展长达十多米的Anhanguera翼龙。
这次研究表明小型翼龙也有能力在水面起飞,而这种四肢在水面起飞能力,比以往估计出现的时间早了3000万年。
论文共同作者、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Michael B。 Habib博士指,论文为翼龙的生活方式增加了新观点,应假设翼龙会像现今的鸟类一般,经常从海洋、湖泊和河流中捕食。
来源:中国新闻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地球为什么不是完美的球体?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用一根足够长的卷尺,从地球的中心开始测量,那地球的最高峰还会是珠穆朗玛峰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以这种方式测量,那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应该在另一个半球: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山。诺哈网2023-05-25 19:12:200000美国月球相关计划中的Capstone立方体卫星失联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7月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美国Capstone立方体卫星在脱离地球轨道向月球前进的过程中失联。这颗卫星是“月球自主定位系统技术操作和导航试验”中的一环。NASA表示,正在尝试恢复建立联系。0000600万年前的猫头鹰不上夜班 它们白天活动
民间有句歇后语:属猫头鹰的——夜里欢。在大家的印象中,猫头鹰是一种昼伏夜出的鸟类,它们都是夜猫子,夜晚出来活动,白天则踪迹全无。那么,有没有一种猫头鹰不上夜班,在白天活跃呢?还真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边缘发现昼行性猫头鹰化石。这一已经灭绝的古老物种就是白天活跃,生活在距今约600万年-950万年的中新世末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诺哈网2023-05-25 21:13:200000土耳其发现1.1万年前怪异石柱
目前,土耳其考古学家最新考古证据显示,一处1.1万年前史前遗址可能是用于举行游行庆祝活动,推测当时游行队伍穿过有阴茎状石柱和人头雕塑的建筑。该遗址被命名为Karahantepe,位于土耳其南部地区,这里有大量古代建筑,其历史可追溯至人类文字发明之前,该建筑遗迹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人头、蛇和狐狸雕刻图案,以及十几根形状怪异的石柱。诺哈网2023-05-26 15:30:070000大海上意外出现了3万只塑料小黄鸭,却成为科学家的大帮手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撰文Skin1992年,一艘行驶在北太平洋的船遭遇了风暴,船上的12只集装箱被冲进了海洋中。而在其中一只集装箱中,装着的是近3万只花花绿绿的塑料儿童沐浴玩具。这批玩具除了我们熟悉的小黄鸭之外,还有红色的海狸、绿色的青蛙和蓝色海龟。诺哈网2023-05-25 21:24: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