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拒上清华、婉拒谷歌的那个“网瘾少年”,现状让人称赞
这是阿呆爸第825篇原创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简优


在今天的计算机届有这样一个大神。
他是清华姚班的计算机学生,16岁拿下全国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奖,其后又以极高的天赋在Ol(青少年信息学竞赛)和ACM (国际计算机学会)赛中取得傲人成绩。
他创造的神话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以说,他不仅是信息学奥赛的传奇人物,更是在计算机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
但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却曾是父母老师眼中的重度网瘾少年,他荒废学业,每天沉迷玩游戏,为了能够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可以两天三夜不合眼。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学生,却成了一个传奇人物,他仅用两年的时间,就成为国内信息学奥赛中最强的选手。
高一时,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甚至在高三期间,拒绝谷歌的实习offer,令人震惊。
更为重要的是,取得如此成就,过程中他并没有依靠外界力量,而是完全凭借着他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才取得这般优异的成绩。
他就是陈立杰。
有人曾问过姚班同学,在他们眼中的天才是什么样子呢?
“如果要让我想象天才的样子,那一定是陈立杰的模样”姚班学生这样形容2016年清华特奖获得者陈立杰。
从网瘾少年到计算机天才,如今的陈立杰怎么样了呢?
01.
1995年,陈立杰出生在浙江湖州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的他学习成绩并不突出。
到了初中,他开始对计算机有了浓厚的兴趣,可因为没有正确引导,他的兴趣仅体现在痴迷地玩游戏上,并将学业置之不顾。
虽然父母在极力控制他的游戏时间,可耐不住,陈立杰已经不太受管控了。
更严重的是,他对游戏的痴迷程度已经开始影响基本生活了,其他同学在学习、吃饭、睡觉时,他依旧在打游戏,甚至有一次,他连续打三天两夜的情况,只为了进前一百的游戏排名。
那个时候,在老师同学眼里,陈立杰就是一个网瘾少年,反面教材。

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现状更是恨铁不成钢,为了让他走上正路,不管是耐心劝导还是棍棒相加都用上了,效果却微乎甚微。
陈立杰仍旧每天沉迷在游戏的世界,不闻不问。
过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决心悔改,陈立杰的“游戏瘾”有了180度大转弯,也许是迷途知返,也许是发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
就像古话说的:“醍醐灌顶终有期,亡羊补牢不为晚。”
有一天,陈立杰突然告诉母亲,他说他意识到纯粹打游戏是没有出路的,他想要做出改变。
当一个问题少年选择浪子回头,悬崖勒马时,他极有可能会爆发出巨大的潜力。
这一点,后来在陈立杰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由于陈立杰从小对计算机与游戏感兴趣,于是他斟酌再三后选择了计算机编程。
可陈立杰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相关知识,普通的家庭条件也不足以承担高额的补习费。
怎么办?陈立杰便开始自学关于计算机编程的知识,年少轻狂的陈立杰一腔热血,但光有兴趣是不够的,相比较经过正规,系统化学习的人,陈立杰的一些竞赛成绩不是很好。
受到打击的陈立杰变得十分迷茫,他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坚持下去。
陈立杰的父母看到孩子受到挫败的样子也十分心疼,明里暗里地表示儿子可以选择放弃计算机编程,或者换一条道路重新开始。
但陈立杰越挫越勇,他开始冷静下来,苦下功夫,继续钻研计算机编程的知识。
后来,随着陈立杰接触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了解的知识越来越全面,这让他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追求。
02.
或许是自身的努力与天赋加持,又或许是曾经玩游戏积累的基础,陈立杰进步速度非常快,15岁时,他在一场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崭露头角。
16岁时,陈立杰开始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的学科竞赛,荣获亚太地区信息学奥赛金牌。
此时的陈立杰,刚刚上高一。
身边的人这才发现,陈立杰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努力也没有白费,很快,他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高光时刻。
当时,清华大学知晓他在计算机比赛中的优异表现,并已经向他伸出橄榄枝,希望能够破格将他录取。
但陈立杰却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
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虽然在计算机上获得一些小小成绩,可他觉得自己的基础知识比较欠缺,如果直接接受清华的录取,在以后的课程上也会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进度。
从那之后,陈立杰除了每日在班级里学好课本知识外,一有闲暇的时间他就往机房跑。
虽然文化课成绩仍然平平,但他对计算机的热情却日益深厚,学校为了方便他自学编程,还特地将学校的机房给他使用,因此他也获得了第一个专属“特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陈立杰的努力没有辜负他的期待。
2013年4月,他以总分89.11分的好成绩,在第25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选拔赛中,以世界第一名的成绩,斩获第二十五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金牌。

陈立杰获奖
这一年,陈立杰是一名18岁的高三少年。
他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他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让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也都对他赞叹不已。
要知道,距离上一次中国获得这个冠军奖杯,已经有5年之久了。
当学校的老师同学,甚至社会人士都在以陈立杰为骄傲时,只有他的父母为他感到如释重负,因为自己的孩子终于不再是当初的“网瘾少年”。
这次,他头顶竞赛冠军的光环,再次敲开了清华园的大门。
03.
同一年,陈立杰高中毕业后,如愿进入了清华大学姚班,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涯。
姚班是姚期智院士创立的清华尖子班,虽然每年只有四五十名学生,是一个汇聚全国计算机顶尖人才的地方。
姚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英才聚姚班。”
陈立杰的梦在这开始,他充满了激情与憧憬,但同时陈立杰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好在他很快适应了新生活。
步入清华的陈立杰如虎添翼,开放的环境、先进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这里的一切都为他人生履历的更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经过不断地努力和沉淀,陈立杰成为清华特等奖学金的获得者。

到了大二,在学年考试时,他是唯一达到学科满分的人。
与此同时,他的理想也逐渐清晰——成为一名理论计算机科学家。
后来,在学校教授的指导下,他成功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
大三的时候,陈立杰去往了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交流学习,并解答了教授团队一年都没有进展的科研问题,因为他的优秀,使得麻省理工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对他评价很高。

2014年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陈立杰:右一)
他不仅是首位在计算机科学基础年会上发文的中国本科生,还在麻省理工大学完成了四篇水平很高的论文。
优秀人的总是光芒且耀眼。
回国之后的陈立杰即将毕业,谷歌公司在了解到陈立杰在各种比赛中的优异成绩后,给他发出实习的邀请,但是理智的陈立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果断拒绝了谷歌的offer。
最终,他决定要去国外深造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继续为梦想奋斗。
2017年,22岁的他从清华毕业后,继拿到了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攻读机会。

陈立杰和导师斯科特·阿伦森(Scott Aaronson)教授合影
不仅如此,当他走出象牙塔后,开挂的人生仍在继续。
2019年他在第60届IEEE计算机科学基础年度研讨会(FOCS2019)获得最佳学生论文奖,他有三篇论文入围,并且是入围最多的研究者之一。
要知道,FOCS会议是计算机科学领域内国家顶级会议,获奖的难度也是被公认是最高的,由此可见,陈立杰的优秀非同一般。
有网友曾这样评价过陈立杰:如果有一天陈立杰能够拿到图灵奖那我一定不会惊讶。
陈立杰这一路走来,有过放纵,也有过迷茫,但幸好他在正当朝气的年纪幡然醒悟,并为理想而奋斗。
其实,面对未知的领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从网瘾少年到不断参加信息学竞赛获奖无数,再到进入清华姚班,大放异彩,陈立杰一直都是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OI)界的传奇人物之一。
正如陈立杰所言:
“我要成为一名计算机理论科学家,成为黄金时代的一朵浪花,为人类的智慧添砖加瓦。”
育儿不慌张,阿呆爸来帮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 今日视频推荐 ·
《亲爱的》孙海洋找到孩子,让我更坚定地支持卖买同罪!
即使生活给了我一地鸡毛我也要把它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这是一个超级接地气的公号文|李清浅01这几天最让我揪心的事,是电影《亲爱的》张译扮演的韩德忠的原型——孙海洋找到了儿子孙卓。14年前,四岁的孙卓在孙海洋的包子店门口被人用玩具车拐走,从此孙海洋开始了漫长的寻子路。包子店也改名为悬赏20万寻子店。诺哈网2023-08-13 08:57:040000医生提醒:夏天再热,也不能给娃这样避暑!
随着各地的气温不断升高,家长们为了给娃避暑也是想尽了办法。给孩子剃个光头、穿开裆裤?可是这些做法真的对吗?快来听听蒋医生怎么说。很多家长觉得剃光头很凉爽,宝宝不容易长痱子,要是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头发可以起到保护宝宝头皮的作用,是一个天然的保障,如果把它剃光不仅容易晒伤头皮,形成日光性头炎而且也很容易被蚊虫叮咬而造成感染。诺哈网2023-08-28 13:05:310000难带的孩子更聪明?如果有这几个特征,家长偷着乐
当了妈之后,才知道当妈多不容易。尤其是一些淘气宝宝的妈妈,他们更是各种吐槽,说这妈当得少活不知道多少年。的确,龙生九子还个个不一样呢,所以,我们要允许我们的孩子个性不同、秉性不同、性情不同!自然,每一个孩子对事物的反应程度也是各有不同。气质类型一:有这样两个儿科医生:托马斯和切斯。他们不但治疗孩子的身体疾病,甚至还对他们所治疗的孩子进行了心理研究,并总结出了人类的气质类型,是从婴儿开始的。诺哈网2023-08-11 13:07:080000最会教育的父母,都懂得好好说话
精读妈说:那些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大多数出生在语言丰富,谈话积极正面的家庭中。作者:彭幸知来源:爸妈精读原创刷到一热评视频,女老师给班上每位学生递上自己写的暖心小纸条。“芊淼,你的声音很好听,要是胆子再大一点,勇敢举手,你一定会很棒”“郑毅,你专注学习的样子很帅,写的字也越来越好看,以后要勇敢点,相信你越来越棒”“梓皓,你听课认真专注,老师都看到了,你会越来越优秀”......诺哈网2023-08-02 13:55:1300004个方法告诉你,如何培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
文|曌露·首发公众号|微语职场教育学家卢梭曾说过:人的教育从他出生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在接受教育了,而教育的基础是家庭。孩子是种子,家庭就是土壤。孩子的未来,说到底拼的就是家长的格局。01.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孩子才能成为你希望的样子诺哈网2023-08-28 10:36: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