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炸锅!孩子吃了一口它=被投毒??
最近一份班级群的聊天记录被全网疯传。
一位妈妈知道孩子吃了一口同学的生日蛋糕后“气的手发抖”,惊呼“儿子被投毒了”。



为了排出体内“毒素”,妈妈的做法非常让人咋舌。又是扣嗓子眼,又是逼孩子喝橄榄油、椰子油、亚麻籽油,一共喝了50毫升油。吓得孩子哭着保证:“以后真的不敢了,谁给我都不吃了。”

大家都是当妈的,虽然我能理解她对饮食安全的操心,但这位妈妈绝对属于操心过度到走火入魔的程度——担心幼儿园用的油不干净,就亲自去送饭;有些食材甚至还要“自己种”!



不过话说回来,这位妈妈做法离谱归离谱,但她对“奶油蛋糕”的担心并不是个例。现在谈起植物奶油,大家都是一边倒的控诉。早在2010年,央视《经济半小时》就发布过一条名为《“氢化油”,或酿食物史上最大灾难》的报道,文章中称“植物奶油毒性堪比敌敌畏”。

所以植物奶油到底做错了什么,大家都要针对它?下面就和大家聊聊植物奶油是怎么从生日蛋糕界的香饽饽,沦为人人闻之色变的“慢性毒药”,到底是不是一口都不能吃,我想看完你就会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植物奶油到底是个啥?
植物奶油诞生之前,人们用的一直是动物奶油。制作非常天然,静置生牛乳,等待密度低的脂肪从牛乳中分离浮上来,捞出,就是奶油。但动物奶油也很多天然的劣势,比如产量少,价格贵,不易保存,做生日蛋糕的时候不好搞造型,软软塌塌的,所以人们一直苦苦寻找替代产品!动物奶油做的蛋糕,小狗没精打采的👇

上个世纪,化学家终于研究出平替。植物油经过氢化,液体会变成固体,后来又有人改进氢化技术,植物奶油自此诞生。
但那个时候,植物奶油可不是人人避之不及的怪物,食品界甚至把它看做一项伟大的发明。

植物奶油打发率奇高,如果温度恰当,膨胀率可以达到4倍以上;储存也方便,动物奶油对温度要求高,需要在2-8度之间保存;但植物奶油不管是冷冻还是在常温下都可以保存更长时间;还很容易拗造型,我们小时候吃的蛋糕,糕点师会雕花雕龙,用的就是植物奶油。当然最主要的是,植物奶油的价格更便宜,也难怪它一经问世,就深受糕点师喜爱。

但植物奶油的风光大约在20年前就到头了,后来经研究发现,植物油在氢化的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会变成反式脂肪酸。当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达到总热量的2%,就会大大提升冠心病发生率。此外还有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的发生概率。结论很快就出来了——植物奶油便宜、好用,但不健康。于是口碑急转直下,2003年丹麦第一个禁止反式脂肪酸超过2%的油脂,随后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反式脂肪每年导致50万人因心脏疾病过早死亡

这些零食也要提高警惕
所以现在大家反感植物奶油,其实主要就是diss它含有过高的反式脂肪酸!
但说句公道话,反式脂肪酸的“锅”光是甩给植物奶油,那可太不公平了!反式脂肪酸,在我们生活中可太太太常见了!

在超市的货架上随便拿起一包零食,但凡配料表中标注“氢化植物油”“起酥油”“植物奶油”……而且没有明确注明花生油、菜籽油、棕榈油等的,基本都是用的氢化油。
而且氢化油脂还有很多“马甲”:奶精、固体菜油、植脂末、人造奶油、代可可脂等都是。

也就是说,这类食品基本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脂肪含量高的面包:起酥面包、丹麦面包、奶油面包等。
油炸食品:麻花、油条、汉堡、月饼、方便面等,还有一些零食,比如膨化食品、薯条薯片、江米条等。
高脂肪零食:饼干、泡芙、薄脆饼、油酥饼、蛋黄派或草莓派、奶油蛋糕、奶油夹心饼等。
以“植脂末”或“奶精”命名的食品:咖啡伴侣、珍珠奶茶等。

2013年《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TFA即反式脂肪酸。)

成分表标0,并不代表没有
同样的,大家也要知道即便包装最显眼的位置标注着“0反式脂肪酸”,也并不代表着,营养成分表中反式脂肪酸标注为0就一定不含。

因为根据国家规定,当反式脂肪酸的含量≤0.3 g/100g或100 mL时就可以将反式脂肪酸在营养成分表中标示为0g。全球各地方、地区的标准会略有差异,相较于中国,美国宽松一点,欧盟更严格,具体可以看下表。👇

所以如果营养成分表当中看不出啥,大家还不放心的话,可以进一步看看配料表,就像前面说的,如果有氢化植物油、奶精、起酥油、人造奶油、代可可脂等就说明还是有。

反式脂肪酸一口都不能吃?
那是不是意味着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我们都不能吃了呢?事实上,一点也不吃反式脂肪,是不现实的。
先不说牛奶、乳制品、牛羊肉的脂肪等这些天然食物中就含有反式脂肪;做饭时高温烹饪,也有可能产生少量反式脂肪酸。所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每天来自反式脂肪酸的热量不超过食物总热量的1%(大致相当于2克)。但这只是“指导意见”,并不是说超过这个量就绝对有害,低于这个量就绝对安全。而是说在这个范围内,反式脂肪酸带来的危害是人体可以承受的。

想要避免反式脂肪酸的危害,除了要学会看配料表外,平时还是要靠我们对于饮食的控制。其实咱们国家的老百姓整体反式脂肪酸摄入情况并不严重,像蛋糕,饼干,薯片这些的贡献都不到5%。大部分吃到嘴里的“反式脂肪酸”其实是来自于植物油,比如高温高油的烹饪方式,反复煎炸的食物等等,所以要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控油和烹饪方式其实也很关键。
OK妈最后说:
不过最后我还是想说,大家别过度焦虑了。养娃到现在,我最大的感受是养娃育儿的科学知识我们应该要知道,不健康的东西尽量不让娃摄入,但是也完全没必要诚惶诚恐。
说了一万遍,妈妈的焦虑会传递给孩子,一家人时刻生活得很紧绷,人生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孩子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干预?鼻窦炎日常如何护理?春天夜咳怎么办?
图片来源:新浪网惊蛰保健怎么做?荨麻疹、湿疹如何辨证和调治?黄绿豆芽怎么选择怎么吃?孩子流鼻涕如何应对?枸杞叶清肝明目,一日三餐如何搭配?……以上这些育儿问题,都可以在本周推文里找到解答。快速复习:👉今年惊蛰不一般,必做2件事,守护小孩健康!干货要点:今年惊蛰与往年不同,比较干燥,需要做好防传染病和滋阴润燥的工作。👉荨麻疹如何辨证,这样做才能本标同治!诺哈网2023-07-30 13:05:250000学区房逐渐退出舞台,家长无法开心,九年义务教育的新规
在以学历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状态下,大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是非常重视的,即便在生活上属于勒紧裤腰带的状态,也不会在孩子的教育上缩减费用。为了让孩子能进入到更好的院校学习,家长不需要购买老破小的学区房,只是为了能占据其中一个名额。在我国众多的城市中,学区房的售价高达几万元,为了能进入到片区中家长互相背负巨额的贷款,因此也使教育陷入到极度内卷的状态,孩子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诺哈网2023-08-04 17:16:420000二胎、三胎和头胎隔多久生更好?流产,顺产,剖宫产大不同
二胎放开已经过了近5年,三胎也放开了半年,菁妈也看到过不少妈妈咨询这样的问题:隔多久可以生二胎或者是隔多久可以生三胎?这个问题还真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建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头胎和第二胎间隔时间最好大于两年小于五年,可以很好地降低不良妊娠结局。诺哈网2023-08-15 14:45:180000切记 —— 家庭教育十把刀【父母必读】
诺哈网2023-09-01 18:01:590000一出屡屡受挫的、滑稽可笑的“捉鸡”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讲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602号一出屡屡受挫的、滑稽可笑的“捉鸡”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讲读阅读推广人石头一、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绝对会让孩子笑得前仰后合的绘本。母鸡萝丝悠然自得地去散步了,兜了好大一个圈子,她又悠然自得地回来了。可这位乡下傻大姐完全不知道,她的身后已经闹翻天了。二、绘本信息书名:母鸡萝丝去散步文图:(美)佩特·哈群斯译者:上谊公司编辑部诺哈网2023-07-28 16:25:2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