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的海绵也能 “培养”细菌

撰文 | 乔安娜·汤普森(Joanna Thompson)
翻译 | 黄晨
厨房用的海绵里充满了微生物。这不只是由反复接触食物残渣造成的,海绵的特殊结构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一项发表于《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的研究指出,海绵的特殊结构有助于研究人员开发培养细菌的新方法。
微生物学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培养那些难以在实验室生长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十分挑剔,对于这些微生物究竟需要什么生长条件,科学家往往毫无头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细菌学家特里纳·麦克马洪(Trina McMahon,未参与这项研究)说:“就像人们试图在动物园里繁殖大熊猫一样。”
通常情况下,科学家会在表面光滑、未分区的有盖培养皿里培养细菌。不过,海绵能提供另一种用于细菌生长的环境。因为海绵内部布满了空洞,更重要的是,这些空洞大小不一。“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些小房间和一些较大的房间。”美国杜克大学的微生物学家游凌冲(Lingchong You,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这样解释道。
有一些细菌类型的生存依赖于大量其他的细菌,因此需要足够大的空间才能形成大群落。不过,也有一些细菌需要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从而避免被它们的邻居杀死。海绵中既有较大的“房间”,也有较小的“房间”,因此可以为多类细菌提供相对理想的生存环境。
因此,虽然海绵有潜力成为细菌“农场”的想法非常符合直觉,“但是要在实际中通过实验证实这一点,依然是一项挑战。”游凌冲说。研究人员首先建立了类海绵材料的计算机模型,然后发现类海绵材料里不同大小的“房间”能让许多不同的细菌菌株茁壮生长。研究人员还用人造海绵复现了这些结果。麦克马洪表示:“我们其实很难让两类不同的细菌在同一个环境中同时很好地生长。”
未来,游凌冲团队计划利用特制的海绵在实验室培养野生型微生物。但与此同时,游凌冲建议人们对厨房海绵进行消毒,因为“它可能并不是那么干净。”
本文转自《环球科学》
神十四再叩苍穹!迎来哪些新任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诺哈网2023-05-27 09:29:520000600万年前的猫头鹰不上夜班 它们白天活动
民间有句歇后语:属猫头鹰的——夜里欢。在大家的印象中,猫头鹰是一种昼伏夜出的鸟类,它们都是夜猫子,夜晚出来活动,白天则踪迹全无。那么,有没有一种猫头鹰不上夜班,在白天活跃呢?还真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边缘发现昼行性猫头鹰化石。这一已经灭绝的古老物种就是白天活跃,生活在距今约600万年-950万年的中新世末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诺哈网2023-05-25 21:13:200000黄油、牛油、奶油,到底是什么关系?99%的人不知道!
来源:果壳说起黄油,大家都不陌生。即使没见过黄油,也吃过那些各式各样的黄油面包,黄油饼干。然而,有不少人还不知道黄油其实是一种乳制品。黄油(butter),台湾称之为奶油,香港称之为牛油。根据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与butter对应的是黄油或者奶油,而与cream对应的是稀奶油。黄油的历史:可吃,也可用诺哈网2023-05-25 22:03:440000气候科学家发现全球光合作用在加速
气候科学家发现,自21世纪初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了全球光合作用速度加快。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从大气或水中吸收二氧化碳,这个过程被称为初级生产。随着气体浓度增加,这一过程的速度会加快。这种现象被称为二氧化碳施肥效应。诺哈网2023-05-25 21:36:440000NVIDIA即将发布Q1财报:RTX 4070拖后腿 4799不会降价
快科技5月24日消息,最近几个月来,由于ChatGPT大火带动AI版块大涨,NVIDIA股价年初到现在几乎翻倍,成为AI市场最大赢家之一,但该公司即将在周三盘后发布Q1季度财报,数据不容乐观。由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的市场萧条,预计NVIDIAQ1财季营收下降21%以上,调整后每股收益下降近三分之一,核心游戏业务收入几乎减半。诺哈网2023-05-26 01:28: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