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新闻刷得停不下来?或许你已掉入负能量陷阱
来源: 知社学术圈
战争、疫情,一波又一波的负面新闻总像阴暗浪潮一样涌入社交媒体,拍打在每个人的手机屏幕。震惊、焦虑、愤怒,成了后疫情时代最常见的网络舆论情绪。负面新闻将负面情绪一点点灌注到心田里,但人们却无法按捺去主动搜寻此类信息的冲动,以至于陷入到“一天不看难受,看了难受一天”的悖论之中。对负面新闻表现出一种近似“上瘾”的态度,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何?

负能量为何绑架了我们
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一个英文词逐渐流行起来——“Doomscrolling”,译作“负能量刷屏”,形容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浏览负面新闻停不下来的情况。这个词的使用是如此广泛,牛津英语词典甚至将它收录了进去,评作2020年的年度词汇。不过,福特汉姆大学的心理学教授Dean McKay认为,这种行为其实可以追溯到社交网络尚不发达的年代。
McKay介绍说:“这种网络上的Doomscrolling行为,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早年人们喜欢看的一种深夜新闻节目,这类栏目播出的消息多数骇人听闻。”国内早年播出的一些法制类、刑侦类节目即在此例。McKay指出,“人们在舒适安全的家里收看这些恐怖见闻时,实际上具有潜在的镇静效果”,因为观众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心理状态:“这件事真的很吓人,但我却是安全舒适的。这让我再度确认了自己安全的生活状态,所以我今晚能够睡个好觉”。
但是,Doomscrolling与这种深夜栏目不同之处是,刷手机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结束时间——只要我愿意,我可以一直刷下去。而新冠疫情爆发后,因为焦虑人们希望获得最新的消息,不断的刷新,逐渐被疫情裹挟进入了一个无比强大又永无尽头的新闻周期。这就致使一种恶性循环式的Doomscrolling成为可能。媒体心理学家Pamela Rutledge表示,当我们感到恐惧时,我们会需要持续更新的信息来评估威胁,而Doomscrolling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试图追寻答案的迫切需求”。
“生物学上的冲动致使我们这么做”,Rutledge补充说,“不幸的是,新闻领域在各种程度上迎合着这种趋向性。标题党之所以能够吸引读者,也正是因为它们引发了一种恐惧感、紧迫感”,让人产生了我一定要读的感觉。Emily Bernstein是一位居住在纽约的喜剧作家。她向人们介绍说,在Doomscrolling的时候,她被一种感觉或观念所驱使,即“如果我知道了最新消息,我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Bernstein的这种感觉并非没有道理,但实际的情况是,大多数人在Doomscrolling的时接收的内容,远远不止有价值的新闻信息。Bernstein举例称,她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新闻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滑到下方查阅评论。她说:“我知道在评论区只会看到一群疯子在羞辱另一群疯子,但我还是会去看,我真的不知道我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McKay认为,Bernstein在某种程度上已被消极情绪所吸引。他从进化的角度想到了一种解释,他认为人类所有情绪状态的出现都是因为它们具有某种适应性。通过阅读新闻或评论来感受某种情绪共鸣(愤怒或绝望)也不例外,它们可能是我们进化出来的一种情绪应对机制,用来应对生活中的消极事件。害怕令人警戒,从而提高了人生存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类比,“Doomscrolling几乎可视作一种独特的信息收集策略”。
可问题在于,Doomscrolling令人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这种无休止的重复行为近似于一种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心理学家Jade Wu作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类比,她称社交媒体的运作方式就像老虎机式的赌博,在刷手机的过程中,人们对好消息(或者是某些令人愉快的内容)的期待,会构成一套激励/奖励机制,这能够很好的解释人们为什么刷手机刷出上瘾的感觉。她表示,正如高频次的锻炼某块肌肉会令其产生样态改变一般,Doomscrolling也会深入影响到人们的心灵和大脑。不仅可能导致一系列负面心理状态,也会大量占据生活精力,造成“睡眠剥夺”等不良后果。
如何抵御 Doomscrolling
临床心理学家Megan E。 Johnson认为,人们对坏消息感兴趣,或是过度关注他人意见,其根源可能在于自身感到脆弱、无助、不知所措。 她表示:“Doomscrolling本质上是一种对焦虑的不健康的应对机制,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自己内心的真正的需求,然后找到一个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来满足它。假设你在工作中感到压力很大,为了逃避工作压力,你拿起手机开始Doomscrolling。一旦你发现自己出现了这种强迫性的行为,就要及时检视自己的想法和状态。而不是听任习惯强迫自己去刷手机。” Doomscrolling或许会暂时地分散掉你的注意力,但是却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许你真正需要的,是去跟你的老板、同事谈谈。
保持知情是社会参与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用新闻或周围的人和事来过度刺激自己,可能会导向一些危险的习惯,比如自我贬低和攀比性的偏见。Johnson指出,当人们处于担心或不知所措的状态时,人类下意识的反应是去收集更多的信息,从而让自己觉得一切事情都在掌控之中。“我们相信,如果我们掌握了所有事实,我们就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从而远离危险。但这其实是一种谬误,我们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所以,与其沉溺在信息收集之中,不如正确认识到‘全知’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
此外,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es)也是导致Doomscrolling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观点来寻找、阐释信息和数据。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心理倾向,而在寻找更多证据验证自己所信奉的观念的同时,Doomscrolling也就得到了进行下去的动力。
另一方面,关注、限制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也是一个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可以考虑创造出一个排除社交媒体的物理空间,比如说将所有电子产品放在卧室之外,从而杜绝熬夜Doomscrolling的现象。这将能够有效调节、平复电子产品过度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Bethany Teachma指出,社交媒体过度使用或Doomscrolling等情况相当普遍,它们甚至可能导致更多不知名的情绪效应。“如果你发现自己焦虑、悲伤已持续数周以上,那么请寻求专业人士的评估和帮助”,Teachma说。
地球氮含量正在减少!将为生态系统带来新的不稳定性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氮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是我们呼吸的空气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主要构件,也是化肥的重要原料,在全球人口的食品供应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几十年来,多个学科的专家纷纷开始提出警告:全球生态系统中可用的氮含量正在逐渐减少。近日发表在《科学》上的一项研究综述指出,这一趋势与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相关,可能造成“长期影响”。诺哈网2023-05-25 18:45:520002大脑植入物可帮助完全“封闭患者”实现交流沟通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卢伽雷氏症又叫做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对于患者是一场噩梦,患者身体一块肌肉都动不了,甚至眼睛都无法睁开,自己的身体是“完全封闭”的,仍存在意识,却无法通过任何方式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愿望。诺哈网2023-05-26 03:25:570000钠离子电池可惜了:叫好不叫座
快科技5月22日讯,锂电池真正的取代者目前尚未出现,不过,随着宁德时代等头部厂商选择布局钠离子产业,它被认为是在廉价电动车领域锂电池方案的有力竞争者。不过,乘联会发布的最新研报指出,钠离子电池上车热情并不高。从2021年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发布到2023上海车展,明确释放采用钠离子电池上车的信息不多。此前,仅有奇瑞iCar、思皓花仙子两款车型明确了钠离子电池落地计划。诺哈网2023-05-26 07:06:250000恐龙的体型为什么那么大?是否存在上限?
“恐龙为什么那么大?”是科学家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也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挑战性的科学前沿问题之一。地球上最大的恐龙到底有多大?今天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动物是非洲草原象(Loxodontaafricana),这个大家伙的平均肩高3.2米,体重6吨,站在它们的面前,我们总是感叹自己的渺小。当非洲草原象站在最大的恐龙面前的时候,非洲草原象就要感叹自己的渺小啦。诺哈网2023-05-26 17:28:550000“天然木乃伊”保存完整,与居民吃神秘蔬菜有关?
在哥伦比亚一处小镇竟然保存着“天然木乃伊”,这些木乃伊尸体已有100多年历史,不像埃及木乃伊一样,这些尸体都是自然陈放,历经百年仍然保存完整。尸体通常以躺姿摆放,一只胳膊放在另一只胳膊上。该陵墓位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西南67公里处的安第斯山脉之上,为什么这些遗体会保存得如此完好,仍是一个未解谜团,此前一些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当地的气候和海拔,可能会对人体产生特殊影响,人们死后就像一个天然防腐者。诺哈网2023-05-26 17:48: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