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已扩容至32款 头部险企抢占先机
中国网财经4月21日讯(记者 郭伟莹) 今日,距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4月21日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已满一年。
中信证券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为1954万,缴费人数为613万,规模达到142亿元,存在大量空账户并未缴费。人社部3月2日数据显示,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已经达到2817万人,相较2022年底增长44.17%,但规模增长仍需政策进一步激励。
就保险业情况来看,2022年11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主要选择资本实力较强、经营较为规范的保险公司参与;保险公司可向个人养老金制度参加人提供符合要求的年金保险和两全保险等。
2022年11月23日,中国银保信披露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均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2022年11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通知,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城市(地区)实施。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后,多家保险公司陆续上市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截至目前(4月21日),据中国银保信披露的名单显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已扩容至32款。
具体来看,32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分别来自于16家保险公司。他们分别是,国民养老(4款)、太平人寿(3款)、泰康人寿(3款)、泰康养老(3款)、中国人寿寿险公司(2款)、太保寿险(2款)、太平养老(2款)、友邦人寿(2款)、工银安盛人寿(2款)、农银人寿(2款)、建信人寿(2款)、人保寿险(1款)新华人寿(1款)、阳光人寿(1款)、交银人寿(1款)、新华养老(1款)。
根据2022年11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保险公司经营个人养老金保险,需符合七个条件,其中财务及精算要求主要包括:一是上年度末所有者权益不低于50亿元且不低于股本(实收资本)的75%;二是上年度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三是上年度末责任准备金覆盖率不低于100%;四是最近4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类等。同时明确,养老主业突出、业务发展规范、内部管理机制健全的养老保险公司,可以豁免第一款关于上年度末所有者权益不低于50亿元的规定。
东吴研究所分析师预计,有30余家保险公司可经营个人养老金保险,头部险企有望抢占先机。同时,未来随着符合要求的产品备案后,养老金融星辰大海,险企仍需直面来自大资管机构的同业竞争。保险公司在长期投资资金管理能力、长寿风险管理、医疗健康养老产业协同等领域有着一定竞争优势,但在品牌积累上仍有改善空间,后续需关注产品本身的吸引力情况。
责任编辑:宋源珺
影响近30万亿! 理财产品新规要来了
近30万亿元规模的银行理财市场,将迎来自律新规。5月24日,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委会召集研讨会,探讨《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的研究制定。这意味着,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将迎来统一的自律规范。0000银行理财子2022年成绩单比拼:净利润增长、产品规模集体“瘦身”
随着2022年银行年报渐次公布,其旗下的理财子公司业绩情况也浮出水面。从目前已公布的理财子公司数据来看,尽管去年债市波动引发理财赎回潮,但整体经营数据仍然相对稳健。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4月7日,已有15家银行发布了理财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其中有除民生理财、渝农商行未统计到增长数据外,有11家银行录得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宁银理财、农银理财的增速超过100%。诺哈网2023-05-25 19:17:250000存款利率下调、理财收益回升,储蓄意愿转向投资,天量存款将流向哪?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霜上海报道居民存款还在持续增加。不过近期存款利率在下调,理财和基金收益在回升,央行调查也显示居民投资和消费的意愿在增强,储蓄意愿下降。持续增加的存款会流向哪里?0000个人养老金“吸金”难 预期收益不明朗或成痛点,专家建议可适度提高个人养老金年度缴纳上限
转自:证券日报记者孟珂田鹏5月21日,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实际参加人数不及预期,需要综合考虑其定位,不断从制度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入手,以维护其可持续发展。0000光大理财调整高管分工 启用“投资老将”分管投研等核心业务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上证报独家获悉,近日,光大理财对高管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目前,光大理财高管团队为总经理潘东,3名副总经理分别为唐勇、郦明、李永锋,以及首席技术官杨宇。保持现有组织架构未变后,光大理财高管经过调整后的分工为:唐勇分管股票、非标投资业务,郦明分管固收投资、研究、交易业务,李永锋分管产品市场板块,杨宇分管运营科技板块。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