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63

路边摊贩突然请女孩吃饭,知道真相的她眼泪流下来

诺哈网2023-08-16 08:56:140

文丨 优宝

一个小女孩,在漆黑的夜晚独自行走在泰国的街道上。 她走到一个路边摊前,望着那些热气腾腾的食物,她很是心动。

可她只是偷偷咽了下口水,然后便转身准备离开。 但就在这时,摊主阿姨突然叫住了她,小女孩说自己没钱,但阿姨却说:“坐那吧,我给你弄点吃的。”

小女孩惊讶极了,她不明白为什么一个陌生人会对自己这么好? 阿姨表示自己并没有,只是一盘炒饭罢了,其实还有一个人比自己对她更好。 看着阿姨炒饭的动作,小女孩不禁陷入了回忆。

她想起了平日里妈妈给自己做饭的日子,也想起了那些矛盾与争吵,她不明白为什么妈妈就不能给自己一点空间,为什么总要管她那么多。 但很快她的思绪就被打断了,炒饭做好了,加煎蛋不放洋葱,正是她喜欢的口味。

女孩再次感到惊讶,而这时阿姨也对她说出了真相:

为什么孩子不懂得感恩? 小女孩是因为和妈妈吵了架,所以才赌气离家出走的。

妈妈几乎走遍了每一个她们常去的地方,和每一个人打听女儿的下落,为了找女儿她简直要疯了。

在遍寻无果后,妈妈只能把钱给路边摊的小贩,希望他们如果看到女儿,能让孩子吃顿饱饭,甚至她还把女儿最爱吃的食物和做法也告诉了小贩。

当知道了这些事情后,女孩才想起了妈妈的好,想起了和平相处时的温馨,想起了生病时被妈妈照顾的温暖。

女孩哭着拨通了妈妈的手机,所有积压的情绪彻底爆发,她终于知道自己错了。

感恩,这件“小事”简直是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的事情,父母要的也并不多,只需谢谢两个字足以。 然而这似乎却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永远学不会的事情,可只有孩子如此吗? 即便长大后我们也总在为了别人的一次善举而感动不已,却又总把那个关心了我们一生的人,所有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啊,那样多生分啊?”有人如此说。 “孩子是欠父母一句谢谢,可父母也欠孩子一句对不起啊。”也有人如此说。 “这就是平时对她太好了,把孩子惯坏了。”更有人如此说。 每个理由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同样的心理在作祟,那就是我们的情感阈值。

阈值高好还是低好?

阈值一词来源于食品感官评鉴,在食品感官品鉴中,阈值为一个人所能尝到某种味道的最低浓度。 例如,吃完糖果的时候,接着吃水果,你会发现水果没有那么甜了。可是,单独吃水果的时候,水果依然是甜的。 实际上水果还是甜的,只不过你的味觉适应了更高的甜度,阈值被拉高了所以让你产生了“水果不甜”的错觉。短片中女孩会对陌生人的一碗饭感动流泪,却对自己妈妈辛辛苦苦做了十几年的饭没有丝毫感动之心。

女孩对于妈妈的这种关爱,已经习以为常,如果想要女孩感受到妈妈的好,就需要更大的“甜度”,才会觉得甜。 而陌生人呢,对于女孩来说,是一个新的刺激量,自然付出一点点,就会很感动。在心理学上这就是著名的韦伯定律,即:初始的刺激性越强,引起注意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越大。 就像童年时的我们会因为过节的大餐而欢呼雀跃,会对着一台只有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机爱不释手。 可长大后呢?鸡鸭鱼肉只嫌油腻,电脑、xbox、psp用再多的设备玩游戏也依然会感到无聊。 当得到的越容易时,情感阈值便会不断提高,所以有人开始吸毒,有人开始嫖娼,终其原因都是原有的事物已无法让内心掀起任何涟漪。 刺激感不足则快乐缺失,人生的幸福感严重下降。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也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认为颜值越高的人越难追,其实并不是,真正影响一个人是否难追的因素也是情感阈值。 颜值与情感阈值具有一定的正比关系,但并不绝对,有些帅哥美女可能因为其他某方面的不自信而导致情感阈值变低,这与他们的原生家庭密切相关。 就像一个人如果从小父母宠爱,家庭和睦,那么他长大以后情感阈值就会比别人高许多; 如果经常被父母打骂,亦或是被抛弃,甚至更惨父母双亡,那么这个人长大以后,情感阈值会很低,会很容易被感动,别人对他稍微好点就会爱上对方。

如此说来,情感阈值到底是高好还是低好呢?如果这样想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们真正该提出的疑问是:如何提高获取高质量幸福感的能力? 让孩子学会获得和感受到幸福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刻意地培养。 只是,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却经常有意无意地在破坏孩子的幸福感,或者说我们扭曲了孩子的幸福感,因此才让他容易被那些廉价的快乐所蒙蔽。

幸福感的误区

记得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孩子向父亲购买时间。 一天,忙碌的父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发现自己5岁的儿子还在等他。 “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你一个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很是不解。 “我只是想知道,你能告诉我吗?” “我每个小时能够赚20美元,有问题吗?” “哦,”孩子低下头,想了一会儿又说:“爸爸,你能借给我10美元吗?” 父亲有些生气了:“我每天那么辛苦地工作,你就不能体会一下吗?别想拿钱去买那些无聊的小玩意!现在,赶快给我回到床上去!” 孩子安静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父亲则依旧生气地坐在客厅。 过了一会儿,父亲心里平静了不少,觉得自己刚才对孩子太凶了,于是他来到孩子的房间,发现孩子并没有睡着。 “对不起,我刚才对你太凶了。”父亲一边说一边将钱递给孩子:“这是你要的10美元。” 孩子立刻从床上翻坐起来,并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皱巴巴的钞票,拿过父亲手里的钞票,一起递给父亲说: “爸爸,我能买你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你能早一点回家吗?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了,可以吗?”

故事很简单,但却告诉了我们,孩子真正需要的可能仅仅是父母的陪伴。 当我们没能读懂孩子所需,用了其他事物来填补,表面看来孩子也得到了一定满足,但内心深处依旧是不开心的。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常见的现象,刚满足了孩子的一个需求,但转脸他又产生了新的欲望。 再说一个真实的例子,上周末我和朋友一家去了奥特莱斯买衣服,朋友主要是陪我逛逛,顺便带3岁的女儿出来散散心。 小孩子一到热闹的地方就开心坏了,更何况奥莱里面还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我们约好先在麦当劳里碰面,在这里小姑娘提出了第一个需求,想吃爸爸手里的冰激凌。 朋友当然是拒绝的,大冬天还贪凉,他怕女拉肚子,那可真就麻烦死了,但又怕女儿闹,所以还是让她舔了一口,然后迅速吃光剩下的部分。 小姑娘见东西没了有些不甘心,但爸爸开始吓唬她: “你再吃一会儿肚子就该疼死了,你忘了上次怎么闹来着?” 小姑娘乖乖听话了,在逛了几家店后,她又提出了第二个需求,自己累了要爸爸抱。 朋友开始吐槽说女儿去环球影城时跑一天都不带累的,这还没走多久呢就开始撒娇,他只抱了一会儿就和女儿说: “爸爸也累了,实在抱不动你,你又不愿意让叔叔抱,那就只能自己下来走了。” 小姑娘再次听话了,但接下来…… 看见别的小朋友手里有气球便嚷嚷着自己也要;看见抓娃娃的机器便赖在那里不肯走;看见最底层有游乐设备便非要去玩…… 各种需求开始层出不穷,并且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大。有些朋友适当满足了她一下,而有些则坚决拒绝,并跟我说绝对不能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必须控制她一下! 但可想而知,小姑娘的心情越来越糟糕,从最开始的屈服变成了嚎啕大哭。 最后还是妈妈的一句话终结了一切:“你别闹了,咱们这就回家,路上乖点,到家妈妈让你吃冰激凌。” 对着小姑娘犹带泪痕的笑脸,我与朋友一家挥手而别。

哈佛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将幸福定义为: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纯粹追求享乐,或是纯粹地追求成功,都不能够给一个人带来真正的“幸福”。 就像朋友女儿,我想小姑娘或许只是认为,今天是来这里吃冰激凌的,能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吃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对她而言就很幸福了。 但我们总把孩子想得太复杂,并用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来纠正她,然后遗憾地发现她永远屡教不改。,永远学不会感恩。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说: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家庭表面上看起来幸福美满,实际上感情疏离,生活在一起却各自孤独。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幸福呢? 一个孩子只有在他小时候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在成年后才更容易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对孩子最有价值的音乐,不是莫扎特、贝多芬,而是父母亲口为她们唱的儿歌; 对孩子最有价值的声音,不是发音标准的录音,而是父母陪她们说话讲故事的声音; 对孩子最好的爱的表达,不是带她们去高级餐厅吃多少顿大餐,而是妈妈亲手做的饭。 而这些与金钱和家庭地位无关,是每一个父母只要想做,就可以做到的。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