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需要午睡吗?专家:睡多久不重要,睡前时间才关键
文丨 优宝

在美国有一所学校曾展开过一项关于调查孩子记忆力的测试。 他们找来了许多3~6岁的孩子,并对他们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系统训练,使孩子在这段时间内有记住指定书本上的内容。 两个小时之后进行检测,大部分的孩子能够记住75%以上的内容。 之后,做实验的人让这些孩子分成了两组,一组利用午睡的时间外出玩耍,另外一组则是在室内进行午休。 等午休结束之后,两组孩子再次接受同样的测试,背诵午睡之前所记住的内容。

可这时却发现,午睡过的孩子仍然能够记住那些内容,可是在中午玩耍的孩子,记住的内容就已经很少了。 根据类似的实验进行了三组,可发现每一组的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 因此这所大学的人认为,午睡能够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记忆力,所以对于孩子来讲,适当性的午睡是一件好事。 然而凡是无绝对,有四种情况不适合强制孩子睡午觉。

什么样的孩子不需要午睡?
1、孩子不睡也不困 午睡最大的作用就是缓解孩子疲劳,但有些孩子身体素质特别好,就算中午不睡觉,也不会觉得累,下午仍然精力充沛。 如果家长非逼着让这样的孩子午睡,就好像明明吃饱了,还要继续吃,谁都受不了。 2、孩子午睡后,晚上不肯睡 有些孩子只要睡了午觉,晚上就不肯睡觉,不是玩一会这个,就是鼓捣鼓捣那个,反正很闹腾。 说到底睡午觉还是比不上晚上睡觉重要,家长不要因小失大,最后坑了孩子。

3、孩子午睡时间延后 很多家长在哄孩子午睡时,用了很长时间,发现哄的时间比睡的时间还长,比如哄娃哄了两个小时还不睡,抬头一看黄昏了,低头一看,娃开始犯迷糊了... 这样一睡,孩子晚上必然精神百倍。 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就说明家长要调整宝宝的午睡时间表了。 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能抗住的白天清醒时间也在上升。 如果这时候还硬要孩子和原来一样定点定时地睡,孩子抗拒不干,结果就是你累,他也累。 4、孩子没有午睡习惯 还有一些孩子原本是没有午睡的习惯,家长硬是培养孩子去睡。 这样的做法欠妥,因为这样强迫性质的睡眠,孩子往往半梦半醒,处在浅睡眠状态。 孩子的神经系统比较脆弱,不合理的睡眠时间安排会给他们带来损伤,与其这样,不如不睡,起码能保证孩子维持原状。

而且孩子天性都是好动的,非让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穷极无聊之下还会啃指甲玩,甚至抚摸自己的生殖器。 午睡很重要,但不一定每个孩子都需要,所以家长还是要顺其自然,合理安排。 而在这其中,睡前的时间甚至比“睡多久才合适”这个问题更重要! 睡前的时光,是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也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桥梁。

利用好睡前的亲子时光
睡前的这段时光,除了是记忆的高峰期,更是一个人内心最宁静,最渴望温暖,渴望沟通的时候。 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发现,比起华丽的大餐或偶尔一次的旅行,爸妈做的一碗面、睡前讲的一个小故事,更能触动孩子的心,让他们念念不忘。 如果家长能放松心情,顺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巧妙地利用这睡前一小时,做以下几件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表扬孩子的进步 睡前时光,家长更容易心平气和倾听,孩子也更倾向于和妈妈倾诉。 妈妈可以更坦荡地表达爱意,毫不遮掩地告诉孩子,你今天又进步了,你真的很棒。 让孩子带着认可和爱意入睡,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就像在《不可思议的妈妈》里面,郑希怡夸女儿浸浸长大了,说女儿做了很多平常没有做过的事情,比如做饼干、洗衣服。

何洁则告诉儿子七宝,你这么小就去攀岩了,你很棒,你突破了自己,你会越来越棒的。

蒋丽莎也对孩子们说,我觉得这段时间你们都有成长,可以独自乖乖等妈妈,也能跟其他阿姨们相处。

孩子是很需要鼓励的,尤其是妈妈温柔的语言,讲述他当天的成长,他会觉得很振奋,这种甜蜜的心情,会把孩子带入甜睡时光,也是开启第二天开心生活的钥匙。 2、和孩子交换秘密 做家长的总是会在孩子长大,到了青春期时,开始感叹,孩子有了自己的小世界,不愿意跟父母交流了。 其实亲子之间的交流习惯,应该从小就养成。 父母与孩子可以通过交换秘密的方式,到达彼此的内心,也让孩子知道,家人是可以完全信任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女儿圆圆有一次跟妈妈说,我也有隐私。起初,妈妈还很认真地告诉她:你可小心点,你的隐私不要让爸爸妈妈知道了。 但是后来的几天,妈妈发现圆圆心思越来越重,还谈到她的“隐私”是个不愉快的经历。 妈妈担心她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或者是被欺负了,就想到了一个方法,套取圆圆的秘密。 妈妈说,我和爸爸已经交换过秘密了,你也跟我们交换吧。 当爸爸妈妈把自己的小秘密跟圆圆说了之后,圆圆才很紧张地说:李文文告诉我她家有一把青锁剑和紫隐剑,如果我告诉了别人,宝剑就会刺穿我的胃。 圆圆的这个“秘密”让妈妈哭笑不得,她跟女儿认真讲述了神话故事有一定的寓意,但是都是假的,女儿也彻底释怀。 通过这件事情,妈妈明白了,孩子并非整天无忧无虑的。 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心思,甚至比较痛苦悲伤,而家长要走近孩子的心,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和孩子交流心声,交换秘密,是亲子间最好的交流,也能让我们更好地获取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3、陪孩子睡前阅读 睡前如果与电子产品为伴的话,会让孩子大脑皮层持续兴奋,精神不能放松,不能安然入眠。 想要让孩子睡前内心安静下来,我们需要关闭电子产品,陪伴孩子睡前阅读。 美国畅销儿童书作家劳拉·努梅罗夫曾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 “小时候,我的父母每天晚上都读书给我听,正是从那时起,我爱上了读书。九岁的时候,读别人写的故事让我感到无比兴奋,我开始想要自己写作。而今天,写作成了我的职业。”
睡前阅读是一种习惯,也是孩子大脑发育、思维形成的过程。阅读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认识世界的一个窗户。 我们都知道睡前阅读的重要性,但是有一个“冷知识”大家可能不熟悉。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揭露:爸爸给孩子读睡前故事,会让孩子受益更大,尤其是爸爸在孩子两岁之前就开始为其阅读。 妈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会倾向于陈述事实,而爸爸往往会更天马行空一些,引起孩子的兴趣,也引发孩子的思考。 孩子在睡前的想象力是很强大的,在那个脑洞大开的时候,带着孩子一起见识多彩的世界,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你家老公从来不管孩子?你想和他沟通他还发脾气?没关系,让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教你一招:

比起拌嘴吵架,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沟通方式,那就是“沉住气,不要有情绪、不吵不闹”。 你就看他慢慢把情绪发泄掉,然后告诉他:亲爱的,等你彻底平静了,我们再来好好沟通解决问题。 但你不要让他感觉你是有意要跟他冷战,而是要让他感觉到,他发脾气对你来说没有影响、没有用。 所以对于一个理性的人来讲,他就要换一种方式去沟通解决问题而不是发脾气。 “谁有情绪谁负责,谁稳住了,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育儿不是哪一方的责任,家庭环境也不是一个人便可以营造的,爸爸与妈妈共同参与,用爱的合作才能让亲子关系真正变得温馨。 就算在孩子午睡这件小事上也是如此。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孩子咳嗽老不好,家长快上六君子汤!
最近的天气,与往年的春季都不一样,干燥了一段时间后,又进入到雨季,气温如同冬季一般骤降十几度,这一套“组合拳”直接让不少孩子中了招。普通的感冒倒是好处理,就怕孩子咳起来没完没了,甚至咳出了肺炎,今天就和大家说说,孩子咳嗽该如何正确干预。现阶段的咳嗽,分辨是否有湿气诺哈网2023-08-03 09:45:540000家长教孩子写作文,可从写日记起步
暑期到了,不少家长准备趁着暑期要孩子多写作文,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这是一件好事情。不过,家长在指导孩子的写作时方法一定要对头,不能急躁,不然,对孩子提高写作能力是不利的。我曾见到过有这样一位家长,他的孩子读小学四年级,每次孩子在家里写作文时很费劲,写了一个多小时间,也写不了多少文字,即使是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文不对题,这位家长后来,每次在孩子写作文时进行“口授”,要他怎么写,如何去写。0000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不一定是父母(建议父母收藏)
大家好,我是修见君。在传统的观念中,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育人者。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如此。虽然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他们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育人者。今天,我们将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一:父母无法全面指导父母虽然对孩子有深厚的感情,但他们往往因为自身的经验和观念限制,无法提供全面的育人指导。比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可能会存在过于宠溺、严厉、苛刻等问题,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0000宝宝跟谁睡就是谁的娃?李玫瑾:怀胎十月不如养娃十个月,别不信
现在很多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忙于工作,通常都是把娃交给长辈或者请保姆照顾。很多宝宝也就顺其自然地跟着姥姥或者爷爷奶奶睡,这是普遍现象。儿童教育家小巫曾经说过:谁陪孩子睡,孩子就是谁的。可以理解为孩子从小跟着谁安全感和依赖感来自于谁,陪宝宝睡觉不是小事,关系到亲子关系和宝宝的性格。央视曾经的主持人王小骞在一次节目中就曾提到给女儿找保姆是一个失误,女儿出生后王小骞请了一个口碑好的专业保姆。诺哈网2023-08-11 12:15:380000为什么人会病态减肥?什么家庭会养出追求健康的孩子?
最近网上一位女孩节食昏迷后现怪事。差不多一米七的身高,体重只有50斤,皮肤面容就像老太太。她减肥过度导致脑内大出血,昏迷1月后醒来,竟然发生失忆。不过,好在她失忆后爱上了吃东西,与她昏迷前吃米饭论“粒”算相比,她的妈妈该欣慰了。然而,她的妈妈才是始作俑者。这位妈妈从女儿小时候就对女儿的身材很苛刻,严格控制女儿的体型发展。▲什么样的妈妈,会轻易养出病态瘦身的孩子?诺哈网2023-08-07 14:46: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