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童年创伤的检查清单,请查收|豆爸读书会·144
全文音频
成长的路上,你受过“伤”么?
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勇往直前,童年的创伤让我们有了更强的自愈能力,足以骄傲地证明自己的成长;然而更不幸的是,大多数人都选择忽略了没愈合的伤口,只能默默地告诉自己“时间会治愈一切”。
然而,在你不经意间,那些童年创伤便会悄悄探出头,从未消失……我们要怎样才能发现这些看不到的“隐形创伤”呢?《隐形创伤:如何疗愈看不见的童年伤痛》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
作者王嘉悦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咨询硕士,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她总结自己的咨询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的语言,好像朋友般向你倾诉、安抚你内心的隐形创伤。她笔下的这些故事,无论是剖析人际创伤,还是揭示复杂的人性,都能让你更真实地接纳自我。
这本书虽然不是一本专业的创伤治疗图书,但是精妙之处就在于七种创伤类型的剖析和介绍:家庭暴力、养育缺陷、丧失与死亡、疾病、关系情感匮乏、分化受阻、集体与权威适应障碍。作者通过不同创伤类型的成因分析,让这些真实的案例与读者密切联系。不仅很容易让自己联想到生活,还有更深的代入感强,让人身受触动。
本书用温暖的格调告诉大家:我们在成长的路上,难免会经历一些创伤。虽然它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会导致我们在成年后陷于重复的痛苦中。只有当你准确找到“隐形伤害”的源头,才能发现跳出“重复”伤害的方法,就有机会开启新的人生剧本,活出自由而强大的自己。
童年“原型事件”的伤害,造成“隐形创伤”
“隐形创伤”似乎是一个既普遍又沉重的话题。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童年伤害。成年后,我们似乎也总陷入这样的怪圈:“为什么我总会重复这样的关系?”“为什么我总会被相似的场景伤害?”“为什么我变成了小时候最讨厌的样子?”……
种种的困惑,让我们都有过似曾相识的疑惑。作者借用荣格的话做了最好的回答:“当潜意识掌控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内心还存在很多'隐形创伤’,不自觉地陷入对悲剧命运的'强迫性重复’。”那些相似的经历、熟悉的场景,似乎像一张停滞不前的网阻碍我们的前进。
书中的案例中,提到一位有社交恐惧的A先生。在工作中,他害怕所有公开场合的演讲——汇报、展示、总结……即使他意识到这样的工作机会很重要,但当他面对台下的领导、同组的同事,他就会莫名地忐忑无力、甚至心慌害怕。针对他的情况,咨询师对他的成长经历进行“追根溯源”。
最后,咨询师发现当他面对这些类似的公共场合,他都有着相似的情绪和身体反应:流汗、发抖、尿频、肚子痛……原来在他幼儿园表演时,由于表演失误遭到老师的指责,这一“原型事件”就成为伤害的源头。这样的“隐形创伤”从未被A先生察觉,但是这种难以言说的体验、深刻的痛苦经历,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这种无法被理解的无奈。
作者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创伤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会给人带来重复的关系体验和痛苦感受,并且这些重复的模式和症状可以被追溯到一个早期的痛苦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还会以各种方式影响今后的生活。虽然这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但是一旦忽视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这种伤痛变成了我们“难以抗拒”的体验。
“隐形创伤”来源之一——父母太满或太少的爱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不仅需要父母的悉心照顾,还需要父母了解他的情感需求、满足他的安全感。这样的爱与陪伴,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一旦孩子在父母身边遭遇冷落,他的创伤需要一生来治愈。长大后的孩子不仅会被童年的创伤限制,甚至不由自主地重复曾经习惯的创伤模式、难以释怀。
作者提到这样一名可怜的女孩,她有一位特别严苛的父亲。父亲很少给予她“正面评价”。她从小就渴望得到父亲的肯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父母的关注。成年后,她再一次遇见一个很少给予她“正面评价”的人,反而会很容易被他吸引。这种原生家庭中的情感体验,让她心里一直存有这样一个幻想:“如果我做得足够好,对方就会改变他的态度,我就会获得极大的幸福和快乐。”原生家庭中早期的情感体验,无疑是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
正如作者所说:“每一段关系都潜藏着前一段关系埋下的伏笔。”一旦对方不善于正面表达,她就会深深地怀疑自己,体验那种无依无靠的无力感。终其一生,她所遇到的情感也未必是“爱”,反倒是一种控制和剥削。因此,父母的冷漠变成今后情感创伤中的“根”,这种伤害会隐藏在孩子的一生。
但是,父母的爱如果太满,也会变成另一种隐形伤害,后患无穷。
书中论述这样一个名词“镜映”,实际就是父母忽略孩子自身的需求,把自己未完成的成就,强加于孩子身上的现象。于孩子而言,这样的行为就是一种普遍、变相的约束,禁锢孩子的成长。
追求自由,是成长路上必备的一课。每个人都需要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自主决定自己的选择,这样的生活才是充盈有意义的。相反,如果自己的决定都被他人控制,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决定,这样的生活注定迷茫、无意义。
前不久,一起人间“惨剧”登上热搜:四川一位女大学生毕业后被父母强制考公,可无论自己怎么努力,连续5年都没能上岸。看到同龄人有了新的工作和生活,她更加焦虑苦闷。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女孩莫名地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无论和她说什么,都是答非所问;扬言自己是局长;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喃喃自语……
最终,原本无限风光、青春大好的女孩,就在父母的“期望”中,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说到底,父母的看法犹如“一面黑漆漆的镜子”,从没有真正感受到孩子自身的真实需求。这种变相的禁锢令人唏嘘,最终埋下抑郁和空虚的种子。
书中的观点更为精辟:“镜映是一种十分中性、平和的反应,是恰如其分地反馈等量的、相似的、和孩子内在体验一致的感受。”因此,强大自身的前提,就是做到“恰如其分的镜映”。孩子唯有被看到,才会明白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父母唯有看到孩子需要什么,才会选择合理的方式养育孩子;才会让孩子在成长中得到认同、获得肯定。
“隐形创伤”来源之二——教师的权威
在学校,读书时的我们第一次离开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迈入一个“更加像社会的集体环境里”。而在学生时代,我们遇到了两种新的人际关系:“一种是同辈(同学、朋友),一种是权威(老师、校长)。”我们在学习如何与他人好好相处时,怎样解决这两种关系带来的压力——就是我们寻找“社会位置”的开始。
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领者,也是我们走进学校面对的第一位权威者,他们的行为更能对孩子的心理留下不可忽视的创伤。
毕淑敏曾在散文《谁是你尊重的人》中,回忆起小时候合唱团的一件往事:她的音乐老师有着长长的大辫子,清丽可爱,负责组织一次红五月歌咏比赛。在一次彩排中,她听出毕淑敏的发音跑调,毫不顾忌地批评她“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面对老师的指责,毕淑敏羞愧难耐,灰溜溜地离开音乐教室……
最终,为了合唱团可以顺利排练节目,音乐老师竟然让她在台上做个只张嘴不出声的木头人!虽然小合唱最后成功了,但是比赛结束的毕淑敏再也没有唱歌的勇气,音乐老师的禁令犹如一道符咒,卡在她的嗓子中间。然而,在她的毕业考试时,每个人被要求唱一支歌,毕淑敏含着泪对老师说:“老师,我真的唱不出来……”
虽然成年后的毕淑敏有了自己的成就,但是仍然忘不了那位音乐老师在她心中留下的惨痛记忆。这种来自权威的压迫感,即使在今后的人生中会被慢慢淡忘,但在内心深处仍然留有一块被烙得通红的“隐形”疤痕……
“隐形创伤”来源之三——同辈的校园霸凌
抛开老师的影响,同辈的校园霸凌更是一种看不见的伤害,对人的心理危害更久、更深远。前段时间,校园霸凌事件频发:重庆初中校园霸凌事件,女生遭校园霸凌、被扇耳光……海南校园霸凌事件,13岁女孩被致耳鼓膜穿孔……
遭受校园霸凌的人,他们童年的经历经常与成年后的抑郁、惊恐、焦虑相关,很多辍学事件以及更严重的事件也是由霸凌引发的。作者分析到:“社交焦虑与人际孤立是霸凌受害者最显著的后遗症。”经受创伤后,被霸凌者不敢轻易与别人接近,内心软弱不敢向别人求助,仿佛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恶意的世界中。
为了解决霸凌事件,作者根据自己的专业经验,同样深刻剖析了霸凌者的心理:“霸凌者的行为模式里一般都有一种稳定的攻击性,事实上,他们只能成功霸凌那些在人际关系上不够果断,对他们的霸凌有明显脆弱反应的人。”
因此,作者呼吁父母要教育孩子们:“边界不可被侵犯,要有自信和有能力拒绝任何不合理的侵犯以及去寻求他人的帮助。”
然而除了霸凌者本身引人关注,旁观者的存在也是霸凌事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他们虽然没有做出直接伤害他人的行为,但是旁观者的观看、起哄是霸凌者获得心理满足感的方式。旁观者的纵容,也是造成霸凌事件的罪魁祸首。
只有分析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会让霸凌结束,还校园一份和谐天真。无论是被霸凌者、霸凌者、旁观者,这种用权力、暴力去解决问题的行为,本身是一件极其简单和懦弱的事。这种懦弱,像是对坠入深渊的人的嘲讽,把自己拉入一个更黑暗的世界,变成所在角落里的胆小鬼、阳光下的霸凌者!
重启自己的力量,开始新的人生剧本
治愈“隐形创伤”,是一个直面自己、治愈自己的过程。
虽然这本书没有确切的治愈方法,但是全书都用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只有我们勇敢坦然,敢于正视深埋在内心的“隐形创伤”,纵使脚下泥泞、路途困远,也会自信闪光地抵达彼岸。
正如作者所说:“自爱是自省的基础”,唯有肯定自己值得被爱,才有勇气和力量去探寻这个世界。这就是一份治愈自己后的勇气,能够在生活中把握自己的方向,接受自己无法掌控的未知。
人生不是排练好的剧目,而是一个不断自省的过程。童年的悲痛不全是你的错,但只有你自己足够勇敢,才能承受人生的果。虽不能一生顺意,但愿治愈“隐形创伤”、一生自由顺遂自己!
父母基因拉锯战,你更像谁?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每个孩子身上都继承了其父母的部分基因,基因决定着人的性状,因此在各个方面,孩子往往与父母很相像。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并不是父母两人性状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所偏向的,那么孩子究竟长得更像爸爸还是妈妈呢?谁传给孩子的基因更多?诺哈网2023-08-04 15:36:010000孩子肚子疼,这五大原因最常见,如何应对?(小儿|腹痛)
肚子疼,即胃脘以下,脐周,耻骨以上的疼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小儿病症。引起肚子疼的原因非常多,比如胃肠胀气、肠梗阻、肠套叠、肠痉挛、急性胃炎、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肿大、疝气、急性阑尾炎、蛔虫病等等,可以说胃肠道里无论出现了什么反常,都可能引起腹痛。诺哈网2023-08-06 15:36:120000毁掉一个孩子最隐蔽的方式,就是逼他“不敢”
精读妈说:那些“不勇敢”的孩子,默默地为此付出代价,曾经闪光的眼睛变得暗淡,曾经自信的头颅越垂越低,曾经大方的性格变得唯诺……作者:紫莲海燕来源:爸妈精读原创前段时间,一则视频“男孩身体不适7次举手后身亡”冲上热搜。视频中,一个男孩感觉身体不适,便多次举手报告,可老师却熟视无睹。其后,男孩耷拉着脑袋,身体难受得撑不住,可没得到老师的允许,他不敢趴下,只得忍着不适继续听老师讲课。诺哈网2023-07-28 08:56:130000最会教育的父母,都懂得好好说话
精读妈说:那些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大多数出生在语言丰富,谈话积极正面的家庭中。作者:彭幸知来源:爸妈精读原创刷到一热评视频,女老师给班上每位学生递上自己写的暖心小纸条。“芊淼,你的声音很好听,要是胆子再大一点,勇敢举手,你一定会很棒”“郑毅,你专注学习的样子很帅,写的字也越来越好看,以后要勇敢点,相信你越来越棒”“梓皓,你听课认真专注,老师都看到了,你会越来越优秀”......诺哈网2023-08-02 13:55:130000资深教师:学习好的孩子,幼儿园开始就锻炼3种能力,差生追不上
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果妈~孩子晚上做作业做到11点30,会是怎样的崩溃?表姐大半夜11点30打电话给果妈,一上来就使劲哭,把我的瞌睡全部吓跑了,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不想表姐说:“我儿子到现在,作业还没做好,刚刚又吵架了,忍不住又打他了,这以后可怎么办啊!”在3年级之前,表姐没怎么管过孩子,都是奶奶带的。每次奶奶说孩子不好好做作业,表姐总想着,男孩开窍晚,再过几年就好了。诺哈网2023-08-19 01:03: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