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76

孩子出现疝气一定要手术吗?中医教你怎么办(小儿|疝气)

诺哈网2023-08-07 09:46:010

疝气,俗称“小肠串气”、“肠脱”,这个病名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但这个病却很常见。如果我们发现体表出现了一块突出的包块,质地比较软,站立时,腹部用力,就会凸显,而平躺的时候又不见了,这时要注意多为疝气,到医院做个B超、CT就能确诊。

什么是疝气呢?简单来讲,在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在某种原因的作用下,离开自己本来的位置,通过这些薄弱点、缺损或孔隙,挤入了另一部位,就是疝气。

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都会引起腹内压增高,从而迫使体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进入另一部位,在腹壁,肚脐,腹股沟和阴囊等部位发生疝气。

出现了疝气要及时调理,否则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疝气通常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会伴随着腹部胀气、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变差、下腹部坠胀、容易疲劳、身体抵抗力下,还会影响肠道,造成肠梗阻以及肠坏死等严重的情况,有的疝气会挤进睾丸,影响睾丸发育。而危害最大的还属“嵌顿疝”,也就是疝内容物如果频繁突出,就容易导致它被卡在疝囊里面不能回纳,这时要尽快就医,否则被卡在疝囊内的疝内容物(多数是肠管)可能发生坏死。

对于疝气,西医首推外科手术(除了一岁以下孩子,因为他们的疝气可能会自愈)。而中医则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用手术,方法多,效果也比较理想。

我们这方面的案例也有不少:

案例组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医的方法都是从原因着手的。西医把出现疝气的原因归结为腹壁肌肉的薄弱和腹内压增加引起,而从中医来看,这些只是诱因,还有更根本的原因:

气虚引起固摄托举无力,器官下坠,导致疝气;

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使“筋脉”不利,导致疝气;

寒邪、寒湿、湿热之邪下注于肝经、任脉,导致疝气;

痰湿、瘀血凝聚,流入下焦,郁结不化,注于肝经、任脉而成疝气。

……

对于儿童来讲,气虚、气滞、实寒、寒湿、肝肾虚寒、痰瘀互结、湿热这七个原因是最为常见的。

实寒:腹股沟或阴囊肿硬发冷、睾丸痛引小腹,昼出夜缩,时大时小,遇寒而加重,得温而痛减,面色淡白,形寒肢冷,舌苔白、脉沉迟为主证。

寒湿:多见于男性,阴囊水肿状如水晶,或痛或痒,或阴囊潮湿、舌苔薄腻、脉弦。

湿热:腹股沟或阴囊红肿而痛痒,睾丸肿痛,或伴有恶寒发热、小便短少、口渴心烦、皮肤破损而出黄水、舌苔黄腻、脉弦数。

气滞:小腹作胀,多因大怒而发病,男性见阴囊肿胀偏痛、女性可见腹股沟突出物,少腹有下坠感、时缓时急,伴有饮食呆滞,多梦易惊,舌淡、苔薄白、脉弦。

气虚:阴囊、腹股沟处肿物偏坠作痛、遇劳即发,易下难上,伴有声低懒言,神倦无力,身重肢困,气短,头晕,舌边有齿痕、苔薄、脉浮。

痰瘀互结:腹股沟或阴囊处肿硬,重坠、麻木不知痛痒为主证,伴见舌质些黯、苔白腻、脉沉弦。

虚寒:腹股沟或阴囊肿胀而冷、按之不坚、腹中切痛、痛引肿物、形寒足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只要找到产生疝气背后的原因,用相应的方法来化解,如气虚则补、气滞则疏,实寒则温中散寒,寒湿则散寒祛湿……就能让游离的脏器自动归位,何必要动手术刀呢?

最后介绍一组调理疝气的董氏特效穴,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疝气都适用:

大间穴、中间穴、小间穴、侧间穴、下间穴、海豹穴、制污穴、止涎穴

穴位组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如分不清所属的类型,或想要更完整的调理方案,可扫下方二维码,咨询顾问老师。

近期导读:

快速缓解痛经,她们都是这么做的!(妇科|痛经)

别让“朋克养生”弄伤了你的胃!(成人|胃痛)

孩子肚子疼,这五大原因最常见,如何应对?(小儿|腹痛)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