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让你失控?因为你的关注点错了
觉醒的育儿方式关注的是我们自身行为的根源——我指的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行为,而不是孩子们的行为——所以它避开了那些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帮我们完成为人父母的转变。
——《家庭的觉醒》
徐娜有个5岁的女儿,女儿最近的情绪很崩溃,几乎每天都会有哭闹的时候。徐娜很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和女儿沟通,不管她怎么说怎么安抚,女儿还是会哭闹。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了,对着女儿发了一通火,还打了女儿一巴掌。
可是过后她马上就后悔了,去找了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告诉她,其实她是太关注女儿的感受了,反而忽视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什么意思呢?就是每次看到女儿哭闹的时候,徐娜就会经历很大的情绪波动,她感到无助、沮丧、愤怒、失望等等,这些情绪都是恐惧的表现,是恐惧触发了她的行为,而不是女儿的表现。
一个朋友一看到孩子哭就会失控,可偏偏孩子特别爱哭,写作业要哭,上学要哭,说两句就要哭,他越哭朋友就越生气,生气了就吼孩子,孩子哭得就更厉害。
可仔细察觉一下就会发现,当孩子哭的时候,朋友充满了恐惧和害怕,她害怕又得去哄孩子,孩子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而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很烦躁,孩子不但不省心,还惹事,想到这些,就很生气。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有一天,孩子回家就不高兴,跟我说体育老师骂人了,让我去处理,我一听到就觉得很烦,凭什么让我处理呢?我又管不着体育老师,我这还一堆事呢,你怎么这么不省心?
而且,这还勾起了我一系列的回忆。和老师沟通有多难你知道吗?从小到大在学校遇到问题就回家找妈妈,妈妈要给老师打电话,要这样那样......
就在孩子诉说的那一瞬间,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上面那么多的想法,我的感受很糟糕,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强迫自己安静下来,不要先入为主地指责孩子,而是倾听孩子的想法,和他一起解决问题。



我们都知道情绪ABC理论,引发一个人情绪的,不是某个事件,而是自己的想法和信念。
所以,还是那句话,觉察很重要,当你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的时候,马上就要情绪崩溃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拉回来,去感受自己,此时此刻在想什么,我怎么这样了?我出现了什么情绪,我是不是感到无助了、烦躁了、绝望了,等等,认真体会自己的感受,然后接纳自己的感受。
当然,谁都不是神仙,不可能每次都能平静淡定,给自己机会,慢慢来,只要这一次比上一次进步那么一点点,就是很大的成功。
如果你能保持一颗觉察的心,多关注自身的行为,你会发现,你正在成为更好的父母,你和孩子的关系,也正在变好。
让孩子多吃这三种“苦”,是他们一生的福气!
每个人一生的成就,都与自己所经历的苦难息息相关。可以这样说,你越是能够经受住生活的诸多考验,将来的成就就可能越大。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苦难的人生,根本就是不完整的。也注定得不到你想要拥有的福报。诺哈网2023-08-27 14:21:130000孩子抑郁后我才明白:通过哭穷让孩子上进,是最残忍的教育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会保护孩子的自信。真正有能力的孩子,一定有温暖的父母。富书作者:阿幸;主播:紫陌骐骥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前几日,贵州某13岁男孩被确诊重度抑郁,孩子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因为孩子从小被灌输“家里穷”,常常感到自责,郁郁寡欢。而孩子的病情并未引起孩子母亲的重视,还诉苦“挣的钱都给你花了,你还有啥想不开的”。寥寥几句,让网友们炸开了锅:诺哈网2023-08-14 11:26:460000你家沟通是对话,我家沟通像吵架
而且,所有的学习都是将原先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孩子在学习时,他们也会有很多“不可能”,我们不正是帮助他们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吗?如果话都不能好好说,那孩子一定缺爱,不管你是多爱孩子,感受不到,就等于缺爱,你认可吗?你带孩子累吗?如果沟通不是对话,而是吵架,以为吵架可以让事情变简单,但其实更累,因为内耗多!诺哈网2023-07-27 17:15:460000毁掉一个孩子最隐蔽的方式,就是逼他“不敢”
精读妈说:那些“不勇敢”的孩子,默默地为此付出代价,曾经闪光的眼睛变得暗淡,曾经自信的头颅越垂越低,曾经大方的性格变得唯诺……作者:紫莲海燕来源:爸妈精读原创前段时间,一则视频“男孩身体不适7次举手后身亡”冲上热搜。视频中,一个男孩感觉身体不适,便多次举手报告,可老师却熟视无睹。其后,男孩耷拉着脑袋,身体难受得撑不住,可没得到老师的允许,他不敢趴下,只得忍着不适继续听老师讲课。诺哈网2023-07-28 08:56:130000得了癌症之后,我终于不用做学霸:控制欲太强的父母,结果只能是双输
前两天,微博上出现了这样一条热搜:#36岁常青藤毕业确诊癌症后反而很开心#话题引来8000多万浏览,看过的人都唏嘘不已。在题主的叙述中,癌症带来的恐惧和痛苦,远远不及她在确诊前正承受的苦难煎熬。别人避之不及的,反倒成了她可以逃出现实的“理由”。从小,她就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天资聪颖,半生学霸。但同时,很可悲的是:她有一双控制欲特别强的父母。诺哈网2023-08-23 11:43: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