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二战末期的德军,投降美军还是苏军?真是个费脑的技术活
【军武次位面】 作者:杨树
二战末期的德军,投降谁比较好?
有战争,就有战俘,有战俘,就有战俘营,当了战俘,日子通常不会好过,命运也由不得自己,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在二战末期,纳粹德国已经山穷水尽,时日无多,德军上下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顶住苏军,直到美国人踢到我们的屁股!”,换句话讲,就是宁死也要投降英美军,打死也不投降苏军!
▲美英法苏四大国主宰了战后的欧洲
向谁投降是个重要的选择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选择,我们自然也很清楚——谁不知道德军在东线干的那些暴行?在苏联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虐杀苏军战俘的行为恶名远播,憋足了劲要报仇的苏军,打起德军来嗷嗷叫,都不带动员的,要是落到俄国人手里,那还有好?
▲美国本土战俘营的大门
看上去跟普通军营差不多
相比之下,德国除了和法国还算有点“世仇”以外,和英美并无甚历史积怨,对待英美战俘也说得过去,据战后统计的数字,97%的英美战俘都活到了战后。况且,之前被英美俘虏的德军还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在北非和意大利战场上被美军俘虏的德军,基本都被运到了美国本土,虽然是要劳动的,但他们没有受到虐待,吃喝不缺,医疗有保障——
“二战中被盟军俘虏的德国士兵没有比被送到美国的战俘营更好的命运了”。
▲美国本土战俘营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来看看设在美国本土战俘营的待遇——提供包括肉类、牛奶和蔬菜等在内的食物,有行军床、毯子、淋浴等设施,多数营地还有商店,有可供战俘购买巧克力、香烟和饮料等。
俘虏们可以接触图书、报纸(尽管要审查)和乐器,进行足球等体育运动,音乐表演和戏剧。一些战俘营通过附近大学为战俘们提供了大学课程,包括牙齿保健在内的医疗服务在战俘营中同样得到了保障。
▲战俘们竟然还能上学……
这样的优待,以至于连一些美国人都嫉妒,他们抗议对德军俘虏太好,俘虏们被“娇惯”了!
被苏军抓住会怎么样?当然是扔到西伯利亚挖土豆了!要知道当年570万苏军战俘中,纳粹德国在集中营虐死了370万,这简直是血海深仇啊,要是落到俄国人手里,下场还能有好?所以,从种种迹象看,向英美投降的确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哎呦,可算等到向美军缴械了……
不过,事情并不是看上去那样简单。很快,那些向美军投降的德军就会发现,他们是满怀希望跳进了火坑……这是怎么一回事?美国不是优待俘虏的吗?
美国之前优待德军俘虏自然有“瓦解敌军”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有充足的财力和物力来办到这一点,而且这些俘虏还能创造财富,用处不小,也没必要虐待他们。整个二战期间,被关押到美国本土的德军战俘约有37万,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是高质量的劳动力。他们中多数为美国的农场劳动(少数从事工业生产)——在缅因州挖挖土豆、在德州摘摘棉花、在路易斯祝安娜收收甘蔗……
美国农场的所有者则提供一定的报酬,扣除战俘营运行的开销,到战俘手里大约每天还能有80美分的收入。也就是说,这些战俘实际扮演了廉价雇工的角色,美国实际上还从这些战俘身上赚了一笔。
据统计,美国政府总共从战俘的劳动中获得了2.3亿美元的收入,美国历史学界普遍认为,这三十多万战俘在二战时期“保障了我国的经济和福利”,不仅没有成为负担,反而还弥补了因年青人大量参军而带来的劳动力缺口。这些俘虏自知根本逃不掉,自然老老实实的工作,不闹更不跑,大家相安无事。
但等到德国全面投降,大批德军争先恐后向西线盟军缴械的时候,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首先,投降的德军实在太多,多到了超出美军将领的想象。光是1945年4月,在鲁尔一地投降的德军就超过了30万,这一家伙就接近了之前本土关押的总数量。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中表达了自己的惊讶:“我们估计,在鲁尔可能俘虏约15万名德军,最后俘虏了32.5万人,其中还有30名将官……我们抓到的俘虏,甚至比两年前攻克突尼斯抓到的(约27.5万)还要多。”
柏林会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继续写道:“柏林处于熊熊烈火之中……从俄军战线潮水般溃退下来的德军,现在开始向英美军队投降。扼守易北河的我军,每天要接收数千名这样的俘虏……”那么,向美军缴械的德军总共有多少呢?
500万!这个数字远不是先前那三十多万可以比的。
▲在阿登战役中被俘的党卫军少年兵
看这眼神……这类战俘很危险
其次,这样大规模的投降就发生德国。这里不是在美国本土那广阔、富裕、安稳的后方,而是距离遥远的前线,各种物资要千里迢迢跨洋运来,周围还充斥着对盟军多少仍有敌意的德国民众和不知数量的溃兵,各种乱七八糟的武器更是散落的到处都是。
这下,美军可就有点头痛了,他们面临着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后秦军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处置突然出现的众多俘虏?在两千多年前,秦军可以简单粗暴地选择将俘虏全部杀掉,但美国却不能这样干。既是办不到,在政治和道义上更不允许,背着正义之师的大名,怎能明目张胆地大肆杀俘呢?
那么把俘虏都运到美国行不行呢?这更不现实,因为把英美法加起来,也提供不了那么庞大的运力……
所以,美军只能就地“安置”俘虏。面对身处敌国、物资不足、俘虏众多的现实,艾森豪威尔下令,将降军定性为“缴械的敌对武装力量”,换言之,这五百万人,就不算是“战俘”,仍然是“敌人”!
▲一处关押女俘的营地,
可见条件相当简陋
既然不是战俘,那么也就无需按照《日内瓦公约》给予战俘待遇,国际红十字会自然也就无法监管了。事实上,国际红十字会提供的救济物品就被美国原路退回——不收你的东西,你也不要来指手画脚!
美军将投降的德军(包括文职人员)按国防军、党卫军、女俘、未成年人等身份划分,分别关押在用铁丝网圈起来的方块露天营地中,每块营地大约关押五千到一万人,一个方阵装满后,再打开另一个方阵的铁丝网大门继续往里塞人。
▲“莱茵大营”是很多个营地的总称
这些营地大多设在莱茵河畔,于是得了一个非常富有诗意的名称——
“莱茵大营”(英文:Rhine Meadow Camps,德文:Rheinwiesenlager)。
但实际上,这里根本没什么诗意可言。把营地设在莱茵河畔是有讲究的,仔细观察这些营地的位置,就会发现,“莱茵大营”大多位于莱茵河的西岸——以天堑为障碍,打消战俘越狱逃回德国腹地的念想。
▲空中俯瞰“莱茵大营”
万一有战俘不肯就范,闹将起来拼个鱼死网破,该怎么办呢?这并不是杞人忧天,战俘中有相当数量的党卫军,他们多数可是死硬的纳粹分子,不是党卫军的,也被纳粹洗脑了很多年,指望他们在思想自动转变过来,不现实……
美军的办法是——来了,先饿三天!
在战俘们来营地的前两到四天,美军并不提供食物,甚至也没有饮水。美军这样干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始终也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有部分美国和加拿大历史学者认为,这就是要来个下马威,故意先渴死饿死一批,让俘虏们丧失反抗能力。
“饿三天”之后,那些体弱和伤病的战俘,往往熬不过这几天就一命呜呼了,没死的也会因饥渴而手足无力,完全不会构成威胁了。
饿三天只是开了个头,再往后,战俘们会发现他们之前对西线盟军的想象完全错误,一位战俘回忆——
“我们住在周围被围着铁丝网的、非常拥挤的土坡上,食物异常缺乏,一天只有一顿饭吃,数量只有美国士兵的十分之一,很多人迅速瘦的只剩皮包骨头。我向一位美国军官说,这样做违背了日内瓦公约,他回答我:公约与你们无关,你们没有任何权利!”
挨过头几天后,美军开始提供食物和水,但数量难以维持生存。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1200大卡的能量(不活动),要劳动的话则需要2000-3000大卡,而美军分发的食物每天只有400-900大卡。食品种类主要是鸡蛋粉、奶粉、饼干、巧克力、咖啡,没有蔬菜和水果,在饮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些食品会迅速消耗体内水分,许多人出现严重的便秘,甚至要相互用手抠才能大便……
一位党卫军“北方”山地师的幸存战俘约翰·福斯在他的回忆录《黑色雪绒花》中写道——
“占领国想不顾一切地证明,他们不比我们更优秀,而是更差……当梦寐以求的饮水终于被抬进来时,一名少校还徒劳地让大家排队,老兵们照做了,但美国人抓来的平民们却如奔牛一般冲向水桶……最后谁也没喝上!”
“……整座医院被勒令清空,那些新近截肢的伤员没有包扎就被送到这里……其中一些人死得太惨了,我们爱莫能助……”
“晚上我们即便走路都会丢掉性命,如果某人想去上厕所,看守会立刻开枪,我亲眼见过三名战俘这样送命……被审讯者要供认那些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事情……美国人还让一些人跪在尖锐的铁片上,摧垮他们的抵抗意志……”
“莱茵大营”中几乎没有帐篷之类的设施,“战俘”们要遮风挡雨,唯有挖地洞栖身。据统计,在1945年4月到7月的4个月时间里,“莱茵大营”中约40%的战俘是以睡地洞的方式熬过来的,超过50%的人一直睡在露天,只有6%的人得到了帐篷。
挖地洞只能靠手工——利用餐具和罐头盒做铲子,食品包装箱的纸板就是“建材”。这样的地洞,其“建筑质量”可想而知,一旦下雨,不光营地中一片泥泞,这些深1.5到2米的地洞经常因渗水而坍塌,缩在其中的战俘就这样被活埋了……
至于洗漱、医疗、消毒之类的设备,“莱茵大营”里统统没有,伤病员的治疗和护理主要由战俘中的医护人员自己解决。如果某个营地里有一两个战俘是军医,可能还能拯救几个人,如果一个医护战俘也没有,伤病员就只能等死了。
每个方阵内只设有一个简易的地沟“厕所”,很多病弱无力的人因为缺少体力,几乎不能穿越肮脏混乱的人群到达那里,只能在栖身之地排便,许多伤病员不仅得不到照顾,还混糊满粪便……这种状态,并不比德日军的集中营好到哪里去。整个大营遍布地洞,污物满地,瘟疫横行,痢疾、伤寒、坏疽、肺炎等疾病蔓延,许多战俘死于非命。
根据一些幸存战俘回忆,每天都能看到一百多具尸体被运走,被摞成五层埋在外面的尸坑,至于死在地洞里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了。没有任何人统计过在“莱茵大营”中死去的战俘究竟有多少,也没有人去挖掘这些死者。
“莱茵大营”总共存在了四个多月,事实上,俘虏们根本没想到他们会在这种简陋至极的营地里呆这么长时间,很多人还以为会很快被转移到法国或美国的战俘营,因此毫无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连衣服都只有进去时的一身——别的不说,设想一下你四个月露天生活不洗澡……
还能熬过来的战俘最终被分流,有的被遣送回家,有的被关押到英法等国的正规战俘营——英国人还算保持了绅士风度,整个战争期间基本上给予了战俘应有的待遇,法国人则是有仇报仇,逮住战俘不狠狠折磨一番,如何能一雪亡国之辱啊?不枪毙就不错了!据说,后来连蹲过德军战俘营的法军士兵都看不下去了,要求政府出面干涉,以结束对战俘的虐待……
▲加拿大记者詹姆斯•巴克切写了一本关于
莱茵大营的著作《Other Losses》
他的结论是死亡80-100万
莱茵大营最后被美军用推土机填平,那些死者便永远埋葬在那里了。关于在“莱茵大营”中死了多少人这个问题,美国公开宣布的数字是5000多人,但这个数字肯定是大大调低了的,因为按这个数字算出的死亡率为0.1%,跟当时平民的自然死亡率差不多,显然极不合理。如果按照幸存战俘的回忆估算,死亡率大约为15%,总人数则要达到75万到100万!
从人道的角度讲,被美军、苏军、法军虐死的德军战俘自然是战争中的受害者,但是,如果仅仅讨论这些而不联系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的罪恶则是不公正的。
▲纳粹集中营令美军目瞪口呆
由此产生的愤恨和道德优越感
使他们对战俘下手毫无心理负担
想想德军在被侵略国家的烧杀劫掠,想想在那些众多的纳粹集中营里,仅仅因为肤色、民族、出身就被虐待、被杀害、数以百万计的死难者,但凡一个正常的当事人,都无法去抑制报复和惩罚的冲动——以仁慈而著称的艾森豪威尔,下令建立“莱茵大营”,也很难说没有目睹纳粹集中营惨状后受到刺激的因素。
▲莱茵大营一处原址的纪念碑
直到今天,“莱茵大营”的死亡人数仍然是一个迷,这些营地的原址被德国政府列为“考古受保护地区”,禁止挖掘探究。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国要仰仗美国的保护,不能让老大面子有失,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国有“不打扰死者”的文化传统,第三也是要以此来表示对二战的罪行担责——我们有错在先,该遭报应!不管是什么锅什么祸,我们都认了!这个事,不计较了!这与日本年年装可怜,把自己打扮成无辜受害者的行径,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对而言,投降英军可能下场会稍好一些
没有实地考察的结果作支撑,一切只能靠猜估了。整个二战中,德军的失踪人员约有130万,长期以来,这个130万人一直被认为是死在了苏联,因为德军战俘在苏联的死亡率确实较高,最高时能达到60%。
但根据苏联解体后公开的档案,失踪德军中约有10万到30万要由苏联认领,而剩下的一百万,还是说不清。有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研究认为,这一百万,得记在美国的账上,当然也有美国的“爱国”学者辩称——没这回事!黑锅,还得俄罗斯继续来背……
所以,战争,是残酷的,投降,是没准的,凭着想象和老经验,也无法保证选对了投降的对象……放眼世界,如果有的选,投降中国绝对是最优选择,咱们优待俘虏举世闻名,童叟无欺,只要投降,除了肯定不会被虐待以外,说不定还能有意外的收获——比如朝鲜战争中的黑人战俘,反而在战俘营中获得了与白人的平等……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混在解放军中的非洲士兵,开枪姿势都顺眼了
【军武次位面】作者:端平入洛近日,在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举行的“淬火—2018”毕业演习视频中,一名黑人学员一闪而过的镜头十分有趣。▲乍一看,这组队毫无违和感视频中,一名黑人学员与中国学员一样,穿戴全套的解放军迷彩服、装具。如果不看黑黝黝的正脸的话,几乎会被当作一个彻头彻尾的解放军。▲黑叔叔心里所想如这表情包被王师包围了,心虚嘛诺哈网2023-06-12 10:59:430000美军防寒服有多强悍,可在零下40度涉水,堪比北极熊毛皮
随着天气越来越寒冷,小编今天和大家谈一个冷门的话题,士兵的冬季防寒装备。一套先进的单兵携行具能提高士兵的作战效能和持久能力,但是一套性能出色的军规棉服却能左右战争的走向;俄法1812年战争和斯大林格勒战役诠释了这一点。诺哈网2023-06-14 22:38:410007Mini14威力太小?FBI永远阴影:一支Mini14吊打8名探员
【军武次位面】:纪舅轻武专栏是军武全新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喜欢玩“绝地求生”的小伙伴一定都知道Mini14这款枪,在绝地求生里面,这款枪被定位为精确射手步枪,很多人觉得这枪很鸡肋,捡之无用,弃之可惜。要是遇上98k立马就换了它,Mini14妥妥的备胎了。▲用好了也是很凶的!诺哈网2023-06-08 20:20:040000大口径还是高射速?哪种才是最适合中国陆军中型旅的自行高炮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牵引高炮的问题主要还是机动太差(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同类型"大八轮"装甲车为主要装备的中型合成旅,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军改后人民陆军的主要地面作战力量。而对于当下中国陆军中型合成旅来说,由于此前缺乏先进的采用8X8轮式装甲车底盘的轮式自行高炮,因此,以牵引式高炮为主的地面防空高炮力量就成为了之前中型合成旅的主要野战防空装备之一。诺哈网2023-06-04 10:15: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