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94

SpaceX或许能回收火箭,想移民火星还得靠中国“人造太阳”

诺哈网2023-06-10 00:40:410

【军武次位面】:红色星空

10月14日,央视新闻报道了一则简短的消息,我国核聚变反应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人造太阳",取得了颠覆性的突破,功率超过了10兆瓦,等离子储能增加到了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了1亿度。这则新闻简短却不简单,这些数据背后的意义不仅是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还代表着人类世界的未来。太阳正是靠着核聚变反应才得以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可想而知掌握核聚变技术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激光诱导核聚变反应

自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转换公式以来,获得核能技术就成为人类努力的重要目标。比如从发电上来看,烧煤发电污染太严重且经济效益很低,水利发电工程量巨大很难回本,风力、太阳能、潮汐等发电方式只能作为补充,扛不起工业社会,所以可以说人类社会未来的唯一机会就是核能。首先核能的能量十分巨大,且经济效益非常好,最重要的是核能发电站体积非常小,目前已经装备到了军舰与核潜艇上,未来完全可以装备到宇宙飞船上。就航天技术的发展来说,马斯克的SpaceX回收火箭做的再好,也无法让人类移民火星,因为这样省下来的资金对比航天项目来说实在是九牛一毛,只有把核能搬到太空才能开启探索宇宙的时代。

▲切尔诺贝利的事故令人们至今心有余悸

目前来说,核能的名声不是很好。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让人类社会至今心有余悸,日本地震福岛核电站又没撑住,当然后者委实属于天灾,这导致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抗议核电站。究其原因,因为原子弹的威力让所有人胆寒,核电站在人们心目中就好像毒药一样,放在哪里就污染哪里的土地,不少人平时连小区装移动信号基站都要抗议,更别说能致命的核辐射了。不过核辐射着实让人胆寒,核聚变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忧虑。

▲核聚变是通往宇宙的唯一道路

核聚变与裂变相反,是由轻核聚变成重核,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聚变是用氢聚变成氦,严格来说是用氢的同位素氘(dao)和氚(chuan)。仅在海水中就存在数亿吨的氚,足够人类使用上百亿年。而在月球上则存在大量的氦3,同样可以作为核聚变原料。电影《月球》中,月球上复制人的工作就是制取氦3,然后发往地球。据估测,月球上的氦3足够支撑全人类使用5万年。

▲电影《月球》的背景就是复制人在月球上采集氦3

核聚变很好,也很难。1954年,苏联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电站,用的是核裂变技术,但至今人类还没有搞出来实用核聚变电站。这是因为核聚变与核裂变不同,需要的反应温度非常高,至少要5000万度。但又没有材料能承受住如此高的高温,目前采取的是利用高磁场束缚住这团气体,且利用磁场将能力引导出来发电。因此核聚变的难点就在于可控上,控制不好就是一颗氢弹。中国的人造太阳去年实现了5000万度运行100秒,今年又将温度提升到1亿度,在距离可控的台阶上,已经远远将各国甩在身后了。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