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武大的樱花到底谁种的?侵华日军种的早死绝了

武大樱花是美丽的,但有些事情不能忘
每到三四月间,如同往年一样,武汉大学的樱花盛开,引来众多游客观赏。武大的樱花节,不仅是武大的专属,甚至也成为武汉的名片。不过,今年的樱花节,却因为一件小事而更引人注意。
3月24日下午,两名青年男子疑似穿着和服来观赏樱花,被保安阻止,双方发生冲突,这两个人自然也没能进入校园。对此,武汉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一位警官这样说——“武汉大学是国内一流大学,穿着这种衣服去赏花不合适,制止他们入校赏花没错。”
为什么这位警官会这样讲呢?这还得从武大樱花的来历说起。

▲樱花很日本,其实起源于中国
众所周知,樱花是日本的象征之一,很多人可能认为樱花就是日本特有的植物。但樱花实际上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据文献资料考证,中国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廷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和大街小巷。
唐朝诗人元稹的《折枝花赠行》中曾写到:“樱花树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李商隐也写过:“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因此,在唐朝时中国已经随处可见绚烂绽放的樱花。当时万国来朝,日本朝拜者深慕中华文化,樱花便随着建筑、服饰、茶道、剑道等一起被日本人带回东瀛。

▲大唐的一切,日本都要学!
不过,中国地大物博、花木众多,樱花在中国并没有得到特别的垂青,但日本人却对樱花钟爱有加,悉心栽培,形成了更加庞大的樱花家族,也成为日本的文化象征。
本来,花花草草,各有所爱,这也很正常。但武大的樱花,却有与抗战中的一段屈辱历史有关——武大最初并没有樱花,它们原本是侵华日军所栽植。

▲武汉大学的老牌坊
1938年初的武汉正处在日寇入侵的威胁之下,来到武汉进行抗日宣传的郭沫若发现了一个怪现象,武汉大学的珞珈山校园里,当时驻有军官训练团,这个位置正处在日军轰炸机的航路之下,但日机却从未在这里投弹。当时他就猜想,敌人可能是想把这里完整保留下来“让自己来享福”。

事实上正是如此,为了在国际社会面前冒充文明人,日军指挥官畑俊六下令不得毁坏武汉的古建筑、图书馆、博物馆和大学。果然,1938年10月,武汉陷落后,日军即将武大校园收为军用。

▲与日军勉力周旋,力保母校的汤商皓
在武汉失守前,武大师生已经西迁至四川乐山,当时的校长王星拱留下了五名教职工护校,其中包括曾留学日本,有日籍妻子(铃木光子)的讲师汤商皓。在鬼子的淫威下护校,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他仍然想尽办法来保护学校不受破坏。

▲日军占领下的武大
汤商皓通过日籍妻子与“武汉治安维持会”协商,得以回到武大查看,发现其中驻扎了日军一个联队,他与日军联队长荒原大佐交涉,不卑不亢地提出:校舍是中国文物,应按国际法予以保护。荒原大佐表示同意,因为这是“合理要求”。

▲侵华日军在被占领的武大图书馆前合影
几个月后,这个联队迁走,日军后勤部门进驻,其中一部分校舍被用作日军的医院。汤商皓继续与日军交涉,据他回忆,日军出面接待者为一名姓高桥的少将,表示一定不会搞破坏,而且打算从日本运来樱花树苗栽种,“以增情调”,实际上为了安慰在这里养伤的日军伤兵。
汤商皓心有不满,但又不能公开反对,只能针锋相对地说,可同时种植梅花,因为中国人爱梅,但被高桥所拒绝。

▲最早的一批樱花(1947年)
武大就这样被种上了樱花,时间应该在1939年前后。不过,日军种的樱花远没有今天这样的规模,据当时留守校园的武大老一代园林工人回忆,日军所种樱花不超过30株,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樱花大道上。
由于这些樱花为侵华日军所栽,自然会被视为一种耻辱,但为什么最终留下来了呢?其实,经历了艰难抗战后回到校园的武大师生,在1947年面对开花的28株樱树时,心情也非常复杂,当时就有人建议,把樱花砍掉,但最终保留的意见占了多数。

▲1948年武大盛开的樱花
早年曾留学日本的武汉大学生物系主任张珽,将课堂设在刚刚开放的樱树下,他对学生们说:
“这本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不过现在日本人被打败了,这几株樱树反而成了战利品,成为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证。”
那么,现在的武大樱花还是当年那30株吗?樱树的寿命一般只有几十年,到五六十年代,侵华日军种的第一批樱花已经基本死绝。

不过,武大樱花的历史并没有到此为止。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向周总理赠送了“大山樱”1000株,800多株种于北京玉渊潭、陶然亭公园内(现已大部死去),由于周总理曾在武汉大学居住过,所以武汉大学也被转赠了20株,栽种于珞珈山北麓的半山庐前。

▲80年代的武大樱花
1983年,为庆祝中日建交10周年,日本西阵织株式会社向当时在京都大学学习的武汉大学生物系教师王明全赠送了100株垂枝樱苗,栽种于枫园三舍南侧公路边和樱园,1986年全部开花。

▲武汉中山公园内的受降纪念碑
1992年,在纪念中日友好20周年之际,日本广岛中国株式会社内“中国湖北朋友会”砂田寿夫率团访问武汉大学,赠送樱花树苗约200株,栽植于人文科学馆东面的八区苗圃,1996年开花。
砂田寿夫原为侵华日军士兵,投降后被安置在湖北仙桃等待遣返,因为感恩于中国人宽大为怀,不施虐待,多次组织日本老兵回到湖北“谢恩”,赠送樱花树和其它厚礼,以表感谢和赎罪。

▲草木是无罪的,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武大樱花,起源于一段沉痛的历史,后来又有了中日友好的成分,但无论如何,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正因如此,武汉大学曾于2002年出台规定,不得穿和服入校赏花。1985年5月,曾留守护校的汤商皓重返母校,看到第一批樱花树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敌酋所植之樱木,树本无辜,亦欣欣向荣,绿叶成荫,惟花已过时谢矣。上月东游华盛顿,见白宫前亦樱木成林,可知景物无分国界也。”
其实,看到这里,也不难理解那位警官的话了——樱花美丽,可观可赏,但国耻莫忘!
中国需要垂直起降战机吗?美海军陆战队的青睐,对咱们也同样重要
前几天,军武次位面的小编发给大伊万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大伊万浏览了一下,大概是介绍某大国海军正在试图使用“某个机型平台”,初步展开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研发工作。中国海军的固定翼舰载机目前均采用常规滑跃起飞模式由于这一消息只是捕风捉影得出来的结论,大伊万认为并不可靠,也并不能证明、证实某大国海军下一阶段的研发动作,一切的一切,咱们还是等待官方权威报道出来后再说。垂直起降机型,真的是“毁誉参半”!诺哈网2023-06-02 20:09:590000铁十字本身和纳粹毫无瓜葛,是德意志数百年来的军魂象征
【军武优选】:狼天行二战的硝烟已散去73年,但德军曾横扫大半个欧洲的恐怖战力始终都铭刻在世人心中,也是因为那场战场,铁十字和卍字这两个符号也被深深印刻在世人的脑海里,成为了德军的固有标识,但后者的恶名远扬却让前者染上了难以抹去的污名。诺哈网2023-06-07 02:14:260000英军现役步枪竟然还比不上60多年前的老枪可靠!大英药丸!
【军武次位面】:王奡轻武专栏是军武全新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如今日薄西山,在军迷圈常常传出“老佛爷又要修园子啦!”“我大英自有国情在此”之类的段子。而且英国的制式武器L85无托步枪也常常成为大家调侃的对象,素有“女王烧火棍”之称。▲就算是烧火棍,我也是女王的贵族烧火棍诺哈网2023-06-11 17:49:020000开坦克真没什么难的,坦克上很多设计都参考汽车,老司机都会开
【军武次位面】作者:路芷如果大家见过坦克,一定会惊叹坦克的巨大体积和尺寸。要知道一般的大型SUV也就两米的高和宽,而长度在5米左右。但是坦克的车体长度就能超过7米,宽度也在3米以上,远比民用车大得多,想要开好一辆坦克是非常不容易的。有人会说,坦克驾驶员不都露着头开车吗?其实这里面的学问很深。▲驾驶坦克并不轻松诺哈网2023-06-15 14:04:430001解放军无人机新用法:送饭送药送枪炮,战场快递使命必达
【军武次位面】作者:斯大林古语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该警示对于现代战争仍有着借鉴意义。毕竟,让前线战士吃饱饭关乎着战争能否取得胜利。▲对越反击战中,运送物资的战士现代化的野战单兵口粮拥有着便捷、能量高和易携带等特点,但连续吃几次后,口味并不十分友好。而在战时能够吃一口热饭,对于精神高度紧张,体力消耗巨大的士兵来说简直是福音。▲有些军迷十分痴迷于单兵口粮?可以试一试上面这两款诺哈网2023-06-12 11:49: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