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撞机事件”19周年!但是,战斗才刚刚打响!
今天,是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十九周年纪念日,同样是“海空卫士”王伟少校牺牲十九周年纪念日。对于大伊万来说,也对于每一位出生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青年来讲,2001年4月1日的“南海撞机”、1999年5月8日前南斯拉夫大使馆遭轰炸事件、1996年的台湾海峡危机事件,1994年的东南沿海特大空情、再加上1993年7月23日的“银河号”遭美国海军扣押事件。
“海空卫士”王伟少校

这一连串的“国耻”、“炸馆”、“危机”、“扣船”,这一件件令全国人民或义愤填膺、或惶恐不安的冲突事件,如果从宏大叙事的角度考察,几乎构成了中美两国九十年代国家间关系的“主旋律”。而如果从个人叙事的角度考察,这一切的对抗、紧张、调和、妥协,在我们每一位青年成长、成熟、成为社会中坚的过程中,全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价值印记。
“81192事件”的教训和启示
如果有人去问“八零后”、“九零后”,从这一连串的中美冲突事件中到底得到了什么教训和启示,大概率会得到如下两个回答:第一句话是“落后就要挨打”,第二句话则是“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落后就要挨打
也许对于一个远离地缘政治冲突核心区域、偏安于旧大陆或新大陆一隅的蕞尔小国来说,器物的陈旧、文化的粗陋、治理的落后并不是太大问题。毕竟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这样的国家,如果这样的国家手里面还“有两手绝活”,完全有可能做到小富即安。
以中国的资源和潜力,美国绝对不会任由其发展

而对于一个立国于东亚地缘政治大区核心区域、承担着“由太平洋进入旧大陆的桥梁”作用的、具备极强的资源禀赋与发展潜力的国家,它必然在完全被动的情况下,被抛到残酷的大国地缘政治斗争环境里去。换言之,纵横捭阖并不取决于我们的个人意愿,而是其它地缘政治对手的行动,迫使我们必须保持积极主动的行动原则。
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而“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尽管出自于上世纪中期的意识形态宣传,且在表达方式上颇有争议之处,却明确地点中了中国和美国两个身处太平洋两端的国家在诸多层面上存在的零和博弈:

在冷战时期,这种“零和博弈”主要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彼时的中国整体实力并不对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构筑“美国治下的和平”形成“威胁”,甚至中国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借助美国的力量,在亚洲挡住苏联南下的脚步;而在冷战结束之后,这种“零和博弈”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逐步扩大,不仅在“意识形态”这一传统领域矛盾频仍,还进一步扩大到了治理模式和文化传统等层面上,与意识形态杂糅起来形成了“文明的冲突”;同时,伴随着中国国力的迅速提升,中美两国在全球与地区秩序、开拓海外市场与产业升级等领域发生的冲突也迅速增多,而且正在逐步地缓慢地却坚定地向“全领域对抗”的方向前进。

也许有些人会质疑,说一个处于完全破碎状态的东亚大陆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但是大伊万说,一个“大”而“不强”、可以凭借外来力量有效挡住俄罗斯南下与日本上岸的中国,完全符合美国的利益。凭借这一原则行动的美国,其主要目标必然是在诸多领域完成对中国的弱化、去功能化、附庸化,而这对于中国来讲,无异于末日。
19年来中国的变化
所幸,尽管在2001年左右,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就已经明确将中、俄两国列为美国的两个“主要战略对手”,但“南海撞机”却意外地成为了中美两国新世纪以来唯一一次、也是截至目前最后一次“利刃出鞘”式的边缘化对抗事件。
9.11事件导致美国战略重心向中东转移

伴随着美国的国家战略与军事战略在“9.11”事件后戏剧性地转型为“非传统安全威胁”,大量的美军开始向中东与中亚地区进发,我们预想中的风暴并没有到来,反而有了卧薪尝胆、逆势上扬的机会。
2001年到2020年之间,
中国海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信每一位军迷,在2001年都决不会想到2020年的人民解放军会发展成这幅模样:
战术空军已经初步完成了第三代战斗机化、第四代战斗机正在列装部队,战略空军则正在逐步建立远程战役投送能力与战略核打击能力;
海军已经初步建成了“32驱32护”的强大水面舰队,以航母战斗群、新型攻击型核潜艇为代表的新质作战力量正在快速发展,水下战略核打击力量则已经开始战备巡航;
陆军已经基本完成合成化军改,第三代陆战装备大量装备部队、第四代陆战装备正在研发;
而火箭军则从上世纪末期“基本不具备核反击能力”发展到了以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多构型的中程弹道导弹、多型号中短程弹道导弹加上巡航导弹为主的“全频谱”打击能力,甚至在高超音速飞行器领域获得了技术上的优势;
而在天基、陆基战略侦察情报信息系统,预定战场态势感知与空情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我们与十九年前也堪称天壤之别。
火箭军捍卫民族尊严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更不用说,从目前的国家实力来讲,谁也不会想到短短十九年时间,我们的工业化水平能够发展到此等地步,谁也不会想到短短十九年时间,我们的社会治理水准能够发展到此等地步,我们在整体上的巨大优势,已经在本次全世界范围内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战斗才刚刚开始
既然如此,在十九年的卧薪尝胆以后,我们到欢呼胜利的时刻了吗?或者说,我们目前到了某些人所言的那样,“要借助疫情扩大影响力”、“一举把西方国家踩在脚下”、“让中国在国际上翻身”的时刻了吗?在大伊万看来,完全没有。恰恰相反的是,目前中国所面临的,是2001年以来最大的变局和危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们造成的诸多负面影响,可能完全超过南海撞机事件。毕竟,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扩散,世界正在加速发生变化。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除了甩锅,
还有对中国的栽赃和污蔑

从国家层面上来讲,目前已经基本确定为我国十九年来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几乎可以被称为我国的经济“发动机”的全球化红利将告结束,外向型的经济体系有可能在部分领域将重新向“内部循环”发展,这对我们来讲必然面临着长期而艰难的转型过程;
从国家间关系的角度上来讲,由于某些因素的存在,目前,七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强国正在倾向于将疫情“甩锅”到中国的头上,一方面认为是“中国传播了疫情”,另一方面还认为是“中国的援助是在给自己善后”。考虑到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在此次疫情中必将面临惨重伤亡,尤其是近年与我国时有龃龉、并准备重新向“大国竞争”转型的美国可能遭受最大的损失。在本次疫情结束之后,我国极有可能面临着长期的打压、围堵和滥诉,将被主要西方国家长期置于道德的审判台上大做文章;
而从国家意识形态与治理体系的角度来讲,本身既已存在着相当的“文明的冲突”,中国在疫情中展现出的强大生产力与强有力的社会面控制能力,对于西方国家来讲,必然不会抱着赞同、欣赏的态度去借鉴,而更多地会以怀疑、审视乃至惊惧的态度去思考怎样应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威胁”;
最后,从我国目前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来看,我们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斗争准备远远跟不上地缘政治环境恶化的速度,尤其是这种恶化若与第二点结合起来,有可能导致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在东海、南海、印度洋等地遭到更大规模打压和战争边缘行动。“银河号”、“南海撞机”事件这种事件,大伊万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完全有可能重演。

说了这么多,在“南海撞机”十九周年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大伊万想告诉大家一句:不要盲目乐观,不能盲目乐观,我们的父辈为了国家已经斗争了足足十九年,我们要做好继续艰苦斗争十九年的准备,千万不要以为战斗已经结束、中国与主要战略对手的胜负已分、一切都可以“传檄而定”,实际上,战斗才刚刚开始!
机枪上也能装雷达?这样的雷达解放军不仅有,而且很先进!
【军武次位面】:铁板照烧机轻武专栏是军武全新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小编记得多年前在玩使命召唤6的时候,有一把安装了心跳探测器的枪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那一关的任务中,玩家需要利用暴风雪潜入敌人的基地,玩家靠着能将敌人位置标识出来的心跳探测器可以在能见度极低的暴风雪中神不知鬼不觉的解决掉沿途的敌人。▲这把枪给当时的小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诺哈网2023-06-11 00:40:220000盘点本届航展的“新技术”!歼-20之后,歼-30、歼-40长什么样?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今天,第十四届珠海航展在金湾机场继续进行,和前几天相比,11月9日的珠海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天气,也让歼-16型战斗机、歼-20型战斗机的表演显得精彩了许多。尤其是由于中高空湿度较大、水汽较多,歼-16和歼-20爬升时,机翼和机身背部表面形成的蒸汽层流,让战机如同身披彩霞一般,极为壮美。诺哈网2023-05-28 22:20:020000反导系统为什么又庞大又昂贵?到底难在哪里?
【军武次位面】作者:TDK这场面很好看,(仅限于朝敌人发射的时候)常言道“身怀利器,杀心四起”,随着弹道导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如何有效应对付潜在敌国的弹道导弹袭击,就成为了一个国家的防御者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反导系统,究竟有何玄机?反导系统的构建又有什么样的难点?今天,军武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何谓反导?诺哈网2023-06-15 10:23:160000射钉枪、霰弹枪、步枪齐上阵,特种部队防弹护目镜毁挡得住么?
特种部队防弹眼镜——WileyX战术护目镜话不多说,先来暴力测试!一号实验:射钉枪威力可以轻松击穿实木如此强悍的穿透力在近距离仍然无法击穿此款战术护目镜镜片二号实验:霰弹枪标准12号霰弹枪弹药(鹿弹),12码近距离射击“我们未击穿对方的装甲!”二号实验:小口径栓动步枪.22口径步枪测试同样没有击穿镜片,真·防弹(小型子弹)!诺哈网2023-06-05 01:58:410000世界瞩目!东风17完全体首次曝光!一大改进再次增强战斗性能
▲完全体版的东风-17高超声速导弹发射车行军状态(图片来源于:网络)从国庆七十周年阅兵式第一次公开到现在,东风-17高超声速导弹一直是军迷心中的网红装备。而从媒体日前披露的信息里,完全体版的东风-17高超声速导弹,也悄然面世了。▲配备了可自动开合保护盖的完全体版东风-17高超声速导弹发射车(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3 15:49: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