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苏联巨兽?外媒:俄罗斯重建台风级核潜艇,巨物爱好者甚喜
最近几天,有人给大伊万看了一篇境外媒体的报道,提到有外媒捕风捉影地认为俄罗斯海军正在试图恢复“超强版”“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建造,篇幅原因大伊万并不打算复述这一报道的具体内容。但是,这篇报道中提到的、堪称冷战时期苏联红海军骄傲的941“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却是不少读者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它那巨大的、甚至比1144型“基洛夫”级巡洋舰还要高两倍的水下排水量,更是某些“巨大物体爱好者”的心头好。

那么,咱们应当怎样评价冷战时期苏联红海军的这一水下巨兽、“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总体技战术性能究竟如何、该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总体技术设计对于2021年的中国海军来说,在技术和战术上真的有些“借鉴意义”吗?

对于这个问题,大伊万的观点基本上是一以贯之:没戏,瞎扯淡,怎么可能有什么“技术上的借鉴意义”?究其原因,很简单,在大伊万看来,941“台风”级根本就是一个在技术上“非常凑合”、为了迁就某个特定分系统而不得不劣化了系统总体性能、结果在性价比上根本没法看、可能只符合勋章狂魔勃总个人癖好的武器系统。

如果“台风”级设计真的很成功,就不会在冷战后以最快的速度退出现役并被955“北风之神”级取代了,更不用说,作为941“台风”级上一代产品的667БДРМ型战略导弹核潜艇还在役,甚至目前还都是俄军红旗北方舰队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主力。新一代的核潜艇都退役了,老一代的核潜艇还在役,这对“台风”级来说可谓是真正的伤害不大而侮辱不小了。
“台风”级的研发历史
那么,为何说“台风”级是一个“非常凑合”、“分系统迁就总体”的武器系统呢?这话还要从当年“台风”级研发之初说起。

1971年6月,苏联部长会议正式下达941型核潜艇的研发任务时,为该核潜艇定了几个性能指标:
一是配备的潜射战略导弹务必在性能上全面超越彼时美国海军海基核打击力量主力、代号为UGM-73A的“波塞冬-C3”型潜射中程弹道导弹(射程4600千米),而随后又修正为性能上超越美军于1972年开始正样研制的UGM-96A“三叉戟I-C4”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射程7400千米左右);
UGM-96A“三叉戟I-C4”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二是鉴于苏军当时的主力潜射弹道导弹R-29、正在开展研制工作的R-29R等均采用了比较落后的两级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故而苏联部长会议要求,新型潜射战略导弹务必采用新锐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同时,以新型潜射战略导弹研制为契机,一举完成苏联红海军潜射战略导弹从液体弹向固体弹的技术跨越。
R-29R型潜射弹道导弹

但是,指标虽然定了下来,但负责新型潜射战略导弹总体研发工作的马克耶夫设计局(СКБ-385,第385特种局)却犯了难,从该设计局的研发经验来看,对于潜射液体燃料弹道导弹着墨甚多,对于潜射固体燃料弹道导弹两眼一抹黑毫无工程经验。
如今的马卡耶夫火箭设计局

因此马克耶夫就向相关部门提出,认为在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上使用固体燃料弹道导弹,技术代价太大、技术风险太高,其性能还未必能对潜射液体燃料弹道导弹形成优势,希望放弃这一“硬指标”,重新回到潜射液体弹的既定技术路线上去。而一开始第385特种局给出的导弹基本技术性能也和马克耶夫设计局在同一时刻启动研发的R-29R差别不大,要求导弹长度不超过15米,导弹直径不超过2米。但没想到的是报告打上去后又被苏联国防部给顶了回来,苏军严格要求马克耶夫设计局必须按照既定的研发方案,为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配备具备全新技术水准的固体燃料潜射导弹。
最右边R-39导弹装备了“台风”级


万般无奈之下,第385特种局不得不向红色乌克兰的“南方”设计局求援,南方设计局给出了一个折衷方案,认为第385特种局负责的这一新型潜射弹道导弹可以采用南方局正在研发的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采用丁羟-奥克托今双组元推进剂,并由第385特种局自行配套水下发射系统等。

但在这么一“求援”之后,预备用于“台风”级的潜射弹道导弹的体积获得了吓人的增长:到1973年9月份马克耶夫设计局正式开始正样研制时,新型潜射弹道导弹的预定长度已经骤然膨胀到了15米以上,弹体直径也从R-29R的1.7米多膨胀到了2.4米,而最吓人的是该弹的起飞重量已经暴增到了90吨。相比之下,当时美军的UGM-73A型和UGM-96A型潜射弹道导弹的起飞质量都仅有29.5吨,弹体长度都在10米左右,弹体直径更是不超过1.9米。也就是说苏军为了完成从液体弹到固体弹的跨越,付出了潜射弹道导弹起飞重量和陆基井射弹不相上下的代价。但是,不管怎么说,马克耶夫设计局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台风级使用的R-39型潜射弹道导弹


马克耶夫设计局的任务完成了,但负责潜艇总体设计的“红宝石”中央设计局就该犯难了:一枚长16米,直径2.4米,重90吨的潜射重型战略导弹,按照先前研发667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老办法”肯定是不行了,连耐压壳都塞不进去,难道把双排发射装置改为单排?最后,苏联的潜艇设计人员“脑洞大开”,设计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品”字型艇体结构:首先平行建造两个直径各为7.2米的耐压壳艇体,随后再在两个耐压艇体中后部安装第三个较短的、作为指挥舱室的耐压艇体,将20个导弹发射井放置在两个耐压艇体之间。


最后则是用整个轻质外壳并敷设橡胶制消音瓦,将所有的耐压结构“覆盖”起来,覆盖起来后的“台风”级全长达170米,轻质外壳宽达23米,水面航行时吃水深度达11米,同时还得到了一个水上排水量2.3万吨、水下排水量高达4.8万吨的惊人排水量数据,成为有史以来人类建造的最为强大、吨位最高的战略导弹核潜艇,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凑合那20枚数据惊人的R-39“大鲟鱼”式潜射洲际弹道导弹。这就是苏联红海军941“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发过程始末。
“台风”级的性能
尽管最后,马克耶夫设计局交出了符合苏联红海军要求的潜射弹道导弹,红宝石设计局交出了能配上马克耶夫设计局导弹的“台风”级核潜艇,苏联红海军拿到了新一代的、很符合勃总审美的、能把美国那帮小布尔乔亚吓死的巨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但和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一样,“台风”级作为一个总体过分迁就分系统造就出来的大型战斗装备,几乎从装备苏联红海军一开始就显露出各种不靠谱来:
一是全艇的造价实在是太贵了。按照苏联红海军的计算,建造一艘941“台风”级核潜艇几乎要花掉6亿卢布,而且还是苏联中后期卢布比较坚挺时的币值,建造一艘“台风”级几乎可以建造2到3艘667Б型,后来甚至还可以建造1艘1143.5型重型载机巡洋舰。除了造价太贵,“台风”级的运作费用也非常之贵,到苏联后期财政日趋紧张、红海军越来越拿不出钱来以后,“台风”级的战备值班次数也越来越少,而等到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一落千丈之后,干脆就根本拿不出钱来维持“台风”级的出海了。

二是作为它任务核心的那个巨大无比的R-39导弹性能实在拉胯。咱们前文说到,负责R-39导弹研制的马克耶夫设计局不具备固体燃料潜射弹的研发能力,相关技术是去问“南方”局做的咨询,结果就搞出来了一个重达90吨的怪物。而和它这个技术数据相比,是它在典型投掷重量下只有8300千米的射程,同时还可以携带10枚100kt级的投掷能力。

相比之下,美军于1979年开始部署的UGM-96A型“三叉戟I-C4”以仅有29.5吨的起飞重量就达到了7400千米的射程,且同样可以携带8个MK-4型多弹头分导式载具、W76型核装置。而1990年3月开始部署的UGM-133A型“三叉戟II-D5”则在59.1吨起飞重量的情况下,达到了11300千米的射程,在典型投掷模式下还可以携带6个重200多千克的MK-5多弹头分导式载具、W88型核装置(质量约187千克)。但无论是哪种“三叉戟”,性能都远远超过了“台风”级上的R-39。
R-39导弹试射

三是“台风”级的航行性能、任务性能也实在不怎么样。咱们前面说到“台风”级是一种满载排水量4.8万吨的巨型水下战舰,这么大的船搁在水下开起来,这静音性能无论再怎么做音响管理,都绝对小不了。当然以苏联红海军对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战术运用来看,基本上都是呆在堡垒海区里,能够得到攻击型核潜艇与岸基反潜兵力的时刻掩护,防止美军的攻击型核潜艇展开攻势反潜战。

但是,一艘辣么大的水下巨兽,在水下活动时,其蠢笨也算是可以想象的,尤其是以它的艇体尺寸来说,甚至在部分海区活动时都相当受限,部分宽度较窄、深度也不足的海底山脉和海底峡谷,“台风”级是碰都不敢碰的,这对于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来说,可谓是一肚子苦水不知道怎么倒了。

因此,在苏联解体后,囊中羞涩的俄罗斯海军面对留下来的6艘“台风”级核潜艇,麻溜地迅速封存了其中的5艘,只剩下1艘“迪米特里.顿斯科伊”号,而仅有的这一艘“台风”级也不再担任战备任务,后来成为了“圆锤”导弹的测试潜艇。俄罗斯海军的水下核反击力量在955“北风之神”级成熟前,靠着667БДРМ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混了很多年日子。

至于941“台风”级,作为一个设计不是很成功、总体到分系统性能有缺陷、性价比也不高的装备,很快在历史上失去了最后的痕迹。也许它能告诉我们的只有:对于弹道导弹核潜艇来说,单纯往上堆吨位、堆到大几万吨,根本就不是王道。
解放军的基本功五公里跑,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多讲究
【军武次位面】作者:风满楼体能训练是全球所有部队最基础的科目。在我国当过兵的和没当过兵的都知道部队要跑五公里,特别是当过兵的武装五公里越野其艰难程度终身难忘。虽然有特殊作战任务的特种兵或者是普通士兵在某些加强训练中会偶尔跑十公里、八公里等距离,但绝大多数普通的作战连队还是以五公里的训练科目更为常见,训练次数也更为频繁。▲部队武装五公里越野需要相互协作诺哈网2023-06-11 10:39:110000中国铁路曾被讥称为“万国蒸汽机车博览会”,如今高铁卖向世界
【军武次位面】作者:定格坚定不移地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德谟克里特曾经在2005年10月,中国铁路运用的最后一批前进型蒸汽机车在退役后,其中的5辆机车售予美国的铁路发展公司,用作行走郊游路线及动态保存。前进型蒸汽机车。是我国主型货运机车,1956年投产,经过数十次改选提升,至1988年底停产,共生产出4713台。诺哈网2023-06-15 02:08:380000高原亮剑,解放军新式卡车炮现身!机动灵活适合高原作战
【军武次位面】作者:leon最近一段时间,我国西南边境地区的局势相比于去年而言已经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就会对此方面放松警惕,作为和我国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地区,虽说我国的战略重心可能不在于此,但是,毕竟南亚次大陆某个军事强国一直对该地区有觊觎之心,我们对此也不能有所懈怠。诺哈网2023-06-01 03:27:180000市长上任一小时被杀害,黑帮杀警察不手软,墨西哥毒枭太猖狂
【军武次位面】:中华《军情晚报》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价值的军情新闻最近,一则墨西哥警方遭毒贩袭击的视频引起不少国内外媒体关注。视频显示,至少7名墨西哥黑帮分子在马路边伏击警车,造成5名警察4死1伤。▲毒贩使用轻机枪攻击警车警车失控翻进山沟里诺哈网2023-06-08 21:40:310000变形金刚成真了?美帝展示黑科技“两秒轮胎变履带”
自从坦克在一战时期出现履带系统因为优异的通过性备受喜爱大量应用在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输送车之上而轮式机动速度快,反应灵活也大量应用在各种装甲车、越野车等车那履带、轮胎有自由切换可能么呢?掌握核心科技的美帝告诉你这个可以有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就曾展示了一个名为“自适应可变形车轮”的项目这种车轮可以让车辆在轮式和履带式之间实现2秒钟快速切换以适应各种地形诺哈网2023-06-09 00:29: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