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航母杀手”!塔江级导弹艇试航,会在海峡制造哪些麻烦?
根据台湾地区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照片显示,近日,台湾地区海军自行建造的、作为“沱江”级导弹快艇下一代舰船的“塔江”级通用导快继下水、舾装完毕后,已经在宜兰外海开展试航作业。目睹这一场景的台湾当地乡民表示,“塔江”级在海上试航的速度“极快”、“像一部一百二十迈的车子在跑”,总之就是“塔江”级作为“决战兵器”,“老震撼了”。
“塔江”级首次试航

“沱江”级的性能
提到台湾地区海军研发的“真决战兵器”导弹快艇,估计大多数读者最早想到的就是当年吹得非常神、号称“辽宁舰杀手”、装备有威力巨大之“雄风三型”超音速反舰飞弹的“沱江”级导弹艇,对于这个“塔江”级导弹快艇就普遍不太熟悉了。
“塔江”级2020年12月15日下水

其实,一方面正如咱们前面所说,“沱江”级导快之于台湾地区海军来说,它目前已经是个设计、性能均不成熟的落后型号了,而“塔江”级才是台湾地区海军导快部队真正的“未来之星”;另一方面,从“塔江”级的设计思路来分析,也多少代表了台湾地区海军部队在既定作战任务、近岸制海任务方面的一些比较独到的想法,值得咱们认真应对。
“沱江”级海上航行

“沱江”级的缺陷
说“沱江”级之于“塔江”级是个“设计、性能不成熟的落后型号”,咱们单单来看“沱江”级的建造数量就能看出来了:“沱江”级作为一型2014年年底就正式交付台湾地区海军的导快,这都七年了也只有一艘“沱江”号在那地方跑来跑去。
“沱江”级

而从“沱江”舰的技术性能来说,这么一艘只有60米长、14米宽、正常排水量400多吨的导快,却塞了一门Otto76毫米自动舰炮、一门MK1“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两座四联装“雄风二型”反舰导弹、两座体积巨大的“雄风三型”反舰导弹发射架,号称单舰制海火力密度相当于中国海军的一艘驱逐舰。
“沱江”级的密集阵

“沱江”级的76快炮

这么小的舰艇吨位却塞了这么多武器装备,尤其是塞了两座高大的四联装“雄风三型”反舰导弹发射架,对于舰艇的浮力裕度、恢复系数、抗浪性能与抗沉能力等都有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尽管“沱江”舰当年在台湾地区海军中被愣是吹成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航母杀手”,可实际上它的实际作战效能,尤其是它的航行性能真的是只有台湾地区海军自己才知道。
“塔江”级如何避坑?
既然有了“沱江”舰前面的“大坑”,那么“塔江”级导弹快艇自然就得想方设法地避开这么一个坑,从“塔江”级导快的总体设计思路与技术性能来看,基本上就是一句话:增加吨位、减少设备。
“塔江”级首次试航画面

先说“增加吨位”好了,相比“沱江”舰的舰体尺寸,“塔江”舰的舰体尺寸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舰长从“沱江”的60余米提高到了65米左右、型宽从“沱江”的14米提高到了15米左右,舰体高度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扬;而在舰体尺寸提升后,“塔江”舰的正常排水量相比“沱江”舰的400多吨骤然提升到了接近600吨,一下子增加了接近1/2,尽管为此付出了最大冲刺航速降低的代价,但起码全舰的适航性能、尤其是高海况条件下的操纵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是“减少设备”,相比“沱江”舰往上一股脑塞了四座四联装反舰导弹其中还有八枚巨大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德行,“塔江”舰的反舰导弹数量有了一定的降低:除了作为标配的8枚“雄风二型”亚音速反舰导弹,原本的8枚重量巨大的“雄风三型”超音速反舰导弹被直接“腰斩”、减少到了两个双联装发射箱共四枚,减少下来的大约8吨的重量被改为携带16枚“海剑二型”型近程拓展点防空导弹。

这16枚“海剑-2”导弹总重大约3吨不到,而为了对这些导弹提供制导,“塔江”舰还在后部舰桥顶部增加了一座小型X-band对空搜索与火控雷达,估计增加的重量又有个几吨,当然由于“塔江”舰比“沱江”舰的正常排水量有所增加,这增加的重量对性能影响不大。
“塔江”级首次试航画面

在这么“做做加法、做做减法”之后,“塔江”型导快尽管反舰制海火力比“沱江”舰略有下降(8枚“雄三”被砍成了4枚),但适航性增加了不少、火力的均衡程度也提高了不少(毕竟增加了16枚防空导弹)。
“塔江”级首次试航画面

在遂行制海作战任务时,“塔江”级导快的4枚“雄风三型”和8枚“雄风二型”理论上可以形成射程约150千米以上、远期配备“雄三增程型”可能提高到200千米以上的制海火力杀伤区;而在遂行防空战任务时,“塔江”级导快的16枚“海剑二型”防空导弹加上舰艉的MK15型20毫米“密集阵”副炮,足以形成两层对空防御区,其中由“海剑二型”组成的外层防御区杀伤区远界估计在20千米以上、由MK15组成的内层防御区杀伤区远界估计在2000米左右,用来对抗个4到8枚亚音速反舰导弹的集群突击完全够了。
“塔江”级首次试航画面

故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相比“偏科瘸腿”严重的“沱江”级导快,你说“塔江”级导弹快艇才是台湾地区海军导快部队未来的“希望之星”,大伊万认为这种说法也没错。
“塔江”级的设计思路
而相比“塔江”级导弹快艇本艇的技战术性能,大伊万认为,更值得关注的其实是“塔江”级导弹快艇的设计思路:按照台湾地区海军的想法,“塔江”级并不是只有一个单一型号,而应该是一系列型号的总称,各型号之间的艇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建造思路,通过安装不同的任务模块来担负不同的战术任务。
“塔江”级首次试航画面

此次正在试航的第一艘“塔江”级其实是所谓的“均衡任务型”或“防空任务型”,它主要的性能特点是既可以担负制海作战任务、又可以担负一定程度的防空战任务;
而后续即将下水的则是“制海任务型”,相比“均衡任务型”,“制海任务型”估计将取消2座8联装的“海剑二型”防空导弹发射架,而恢复4座4联装反舰导弹发射架,在吨位超过“沱江”级的情况下达到“沱江”级的制海火力投送水平;
此外台湾地区海军还准备在“塔江”级的基础上建造“反潜任务型”,理论上要在“塔江”级导快上安装舰壳声呐、安装主被动复合高速拖曳声呐阵列和轻型鱼雷发射管、甚至倾斜式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等,足以承担近海海域的搜潜攻潜作战任务。也就是说,未来台湾地区海军是打算靠“塔江”这一个平台,把制海战、防空战、反潜战都给承包了。
解放军22型导弹艇

对于这种设计思路大家也别忙着笑,毕竟从纵向比较来看,早在本世纪初咱们摆弄自己的22型穿浪式导快的时候,就有人曾经提出过通过给22型导快的艇艉导弹发射箱加装HHQ-7B型防空导弹、YJ-83A型反舰导弹甚至“哈比”查打一体巡飞弹。将22型导快变成真正的“模块化导弹快艇”,既可以凑合着实施近程点防空作战任务、又可以实施制海攻击任务,还可以兼顾着客串一把无人机母船搞搞对陆侦察和攻击任务。
解放军056型护卫舰

再说咱们的056型轻型护卫舰吧,某种程度上它也是贯彻了“同一舰体,不同任务模块”的典型,比如056型轻型护卫舰和056A型轻型护卫舰在任务侧重上就有非常大的区别,前者侧重于近海巡逻和辅助性的制海作战,后者则侧重于航道反潜,任务区别之大甚至无法被定义为同一型号的护卫舰。目前台湾地区的海军只不过走上了中国海军之前试图走过、现在已经走一次的技术路线而已,在大伊万看来,这应该是“两岸一家人”最好的证明才是嘛(大雾)。
“基隆/基德”级驱逐舰

而从横向比较来看,这种“同一舰体不同任务模块”的设计,同样是符合台湾地区海军造舰与装备实际的,毕竟尽管台湾地区海军现在闹着要自造军舰,但考虑到部分大型战舰、尤其是台湾地区海军规划的大型防空舰的建造难度、建造成本等因素,估计台湾地区海军的“战舰自造”在这一部分内容上也就是说说。同时伴随着台军军费的进一步缩减、原有的“基隆”级(“基德”级)和“康定”级(其实就是穷逼版的“拉法叶”级)服役年限的进一步拉长,台湾地区海军也确实到了急需使用新型的水面战斗舰艇来替换这些“老舰”的年代,在置办大舰越来越置办不起的情况下,如果能在“小艇”上尽量实现部分大舰才有的功能,对于远洋勤务和远海作战任务比重越来越低的台湾地区海军来说,这当然也不错。
“塔江”级首次试航画面

当然,尽管台湾地区海军这想的不错,在“塔江”级这么一艘六百多吨的小艇上集成了一堆比056型护卫舰还强的火力也确实值得咱们“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但咱还得说句不太客气的话:就凭这些吨位不大,火力不算强,防空能力更为弱鸡的玩意儿,想在战时不一定能拿到制空权的情况下在台湾海峡搞“火力拦阻”、“海空联合拦截”,咱也只能说,台湾地区军队真的是本事不多、想的不少。
为改变海军而生,美国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是如何引领海军革命的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大昔日并肩作战的盟友瞬间反目成仇,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展开了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尽管美国海军以压倒性的优势让苏联望尘莫及,但这也直接促进了苏联海军的大发展,苏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核潜艇部队。诺哈网2023-06-10 15:20:050000真正牛叉的,其实是这帮不要命的俄国军事记者
【军武次位面】:铁板照烧机一直都不知道,真正牛叉的其实是俄国记者战斗民族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向来为人称道,而这背后不仅仅源于俄罗斯人对于军事的热爱,更离不开一套完善的军事宣传体系,首当其中的就是俄罗斯军事记者和电视台。▲东方-2018大型军演开幕式现场俄国记者直接站在中国99坦克旁边解说诺哈网2023-06-09 19:25:140000变形金刚成真了?美帝展示黑科技“两秒轮胎变履带”
自从坦克在一战时期出现履带系统因为优异的通过性备受喜爱大量应用在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输送车之上而轮式机动速度快,反应灵活也大量应用在各种装甲车、越野车等车那履带、轮胎有自由切换可能么呢?掌握核心科技的美帝告诉你这个可以有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就曾展示了一个名为“自适应可变形车轮”的项目这种车轮可以让车辆在轮式和履带式之间实现2秒钟快速切换以适应各种地形诺哈网2023-06-09 00:29:330000为什么歼10会采用鸭翼设计?这可是大家公认的优秀气动布局
自空战进入喷气时代以来,战斗机气动设计的演变,是一个在实战中不断摸索的过程。基于对速度的追求,战后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可以看做是把螺旋桨战机的平直翼变为后掠翼。▲第一代战机全部采用涡喷发动机而根据朝鲜战争经验得出的结论:第二代战机的设计思想概括起来就是高空高速,随着发动机推力的提升,当战机速度接近音速时会把前方的声波压缩拉直形成激波,这就是俗称的音障。▲音障原理诺哈网2023-06-05 22:45: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