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3

俄军一天折损10架战机?什么年代了为何还要低空突防?

诺哈网2023-06-01 02:48:510

《军武次位面》作者:血刃

被击落的苏-30SM战斗机残骸

随着战事的深入发展,不少军迷网友注意到一个奇特的现象:除首日相对稀疏的导弹精确打击外,俄军的战术打法似乎颇有些复古风,甚至让不少人想起多年前两次车臣战争。最主要的是,俄空天军在开战初期的存在感之低让人难以想象,而当它最终开始大规模介入战斗后,却以损失惨重而上了热搜。

自3月5日开始,俄军相继损失2架苏-34战斗轰炸机、2架苏-25攻击机、2架米-24/35攻击运输直升机、2架米-8中型直升机、1架海雕-10轻型无人机以及1架苏-30SM战斗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名曾参与叙利亚作战的功勋飞行员也因其苏-34被击落而遭到乌军俘虏,而他的轰炸领航员则在跳伞后阵亡。

不同于此前乌军的嘴炮宣传,这些损失不但有视频图片为证,也得到俄军承认,而上述10架战机的损失,居然都发生在短短26小时内,这也是俄空天军开战后至今最大的单日损失。而且它们几乎都是在超低空突防时被乌军单兵防空导弹击落,那么实力强大的俄军为何要让本国战机冒这样的风险呢?

▲被俘的俄军飞行员

超低空突防轰炸战术是怎么来的?有何优点?

军用战机问世以来,陆地/海洋天险作为屏障的作用瞬间大幅降低,而且交战双方都有机会攻击对方部队后方甚至本土。但这种进攻武器和对应战术的出现,自然也促使防御方针对性提升自己,例如雷达的出现,就会让防御方提前进入战备状态,进而完全有可能以逸待劳重创对方来袭机群。

▲雷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催生了超低空突防战术

这样一来,攻击方只能利用对方的监控漏洞隐蔽。由于雷达往往难以在超低空有效捕捉目标,因此超低空快速突防打击在二战中得到广泛利用。例如英军就曾依靠蚊式轰炸机以此战术摧毁法国和丹麦的盖世太保总部等目标,蚊式不但速度快,而且木质机体难以产生回波,面对此类任务时可谓得心应手。

轰炸机的一大难关在于如何保持自身生存率。二战中一些轰炸机试图通过加强防御火力自保,但战后喷气式战斗机以及空对空制导武器的普及,这种方式被证明基本走不通。第二种方式,则是通过提升速度和高度,让对方看得见也难以够得着,但地空导弹的快速进步,让这种思路的弊端也逐渐凸显。

▲凭借蚊式轰炸机,二战中的英国将超低空快速突防战术演绎到极致

这样一来,低空快速突防的意义就得到较大重视。雷达仰角下限调整一般都是在紧贴地形障碍物的平均最高点,且多数固定雷达站都建立在较高海拔区域,所以即便雷达技术快速发展,低空盲区问题也依旧存在。如果雷达站附近有山,那么探测盲点就会增多,而舰艇雷达在海面时,杂波问题就更会加大探测超低空敌机的难度。

以美国为例,其本土防空司令部的各类雷达可以有效监控正常高度下的所有空域,但如果敌机保持百米高度,那么这一体系就会成为筛子。倘若来袭目标具有红外/雷达可视度特点,而且发射的弹药同样可视度较低,那么一般的防空雷达就更难以在防御初期准确捕捉并跟踪对方。

▲即便号称本土防空第一的美国,也难以彻底防御超低空突防的敌机

一旦躲过固定雷达,那么攻方剩下的就只有尽量避开对方机动式雷达,成功攻击的概率就会极大提升。在本土防御中,一些民用的电厂、网络通讯机构及交通要道,同样对战争有很大作用,但这些容易受损的设施难以和军事基地那样得到密集防御。换而言之,即便美国也不可能在本土发展各种高度上都绝对严密的防御网。

目前不少战机往往配备激光/红外系统和夜间飞行专用指引设备,还有专门匹配地形的毫米波雷达,攻击时的锁定也都有电视摄像作为协助,使用的对地对海制导武器,同样会自动匹配环境,进而在超低高度快速扑向目标。

▲精确制导武器往往价格过于高昂,是俄罗斯难以大量装备的

一些常见的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的共同点,就是成本较大,部分型号甚至还需要发射方进行后续指引,这必然会增加攻击方的危险时间窗口。但如果超低空快速接近目标时,依靠精确的火控装置,即便投放普通炸弹也会因为攻击距离缩短而命中率大增。

试想,一个技术出色的飞行员依靠这种方式达到同样的打击效果,就会为己方的战争开支做出很大贡献。

▲巴比伦行动中,以色列空军的超低空突防攻击十分精确

直到今天,很多国家的空军都要求自己的飞行员能在所谓零高度上安全快速飞行。北约国家空军的很多单位都在英国某个被称为音速峡谷的训练场进行超低空突防训练,他们希望借此超低空快速飞行规避对方防空系统的跟踪,而解放军也对此展开了大力训练。

超低空突防轰炸有哪些危险?

有得必有失,超低空突防轰炸也会让战机和飞行员面对更大的风险。由于高度骤降,飞行员在极大的相对速度下因误判导致事故的概率也会激增,对方对空射击的轻型武器也会带来很大威胁。非但如此,命中目标后往往还会导致大爆炸,如果不及时规避危险区,就可能被破片或冲击波波及而导致失控!

▲二战后期,美军舰载机在超低空任务中往往损失很大

1945年美军舰载机在东京附近的行动就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美军试图将神风敢死队和拦截美军战略轰炸机的日军战斗机尽量消灭在机场,但日军布设大量假目标,因此美军识别困难,加上高空轰炸命中率不佳。所以美军只能让舰载机超低空突击,但这也导致日军瞭望哨提前察觉了其动向。

同时,日军还在平冢等地机场的假目标附近隐蔽了大量防空火器,并在美军机群错误地袭击假目标时骤然开火,导致美军损失惨重。由于高度太低,不少美军飞行员甚至来不及跳伞或迫降!据美军参战者回忆,这次损失完全出乎美军预料,甚至导致舰载机联队的打击计划被迫修改。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高炮曾大量击落美军飞机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飞机经常在山谷中超低空突袭暗算志愿军,在上甘岭这样的攻防战中,不少美军飞机不是超低空投弹,就是为炮兵校正射击参数。随着志愿军防空部队的完善,这些执行超低空任务的美军飞机也屡屡被击落,据统计,抗美援朝时美军飞机的头号战损因素就来自志愿军高炮。

对俄罗斯而言,超低空飞行的危险,也是其深刻的痛。苏军入侵阿富汗后,美军为反抗力量提供了大量毒刺系列单兵防空导弹,并派不少教官亲自指导。这一来,苏军直升机几乎从猎人沦为猎物。更可怕的是,游击队还经常携带毒刺导弹潜入苏军机场附近,专门在苏军飞机起降时下手。

▲对当年的阿富汗苏军而言,毒刺导弹意味着几乎醒不了的噩梦

在如此危险面前,苏军被迫发明了所谓阿富汗降落法,即在毒刺导弹最大射高上飞行,抵达机场后极速俯冲下降,临近跑道时迅速拉平,避免被对方瞄准。但对于高速固定翼喷气机而言,这意味着事故率激增,而且大型运输机依旧面临很大威胁,因此苏军还要在伊尔-76起降时派遣直升机专门为其“挡枪”。

在今天的技术下,超低空突防袭击也面临着局限性。目前,中美等军事大国都有大型或中型预警机,这些预警机都有探测范围远超过陆基/海基雷达的空基雷达,下视范围和有效覆盖面积都得到长足进步,即便对方机群以零高度来临,也难免被发现。这样一来,此类战术的突然性就会大打折扣。

▲大型预警机的普及,极大遏制了超低空突防战术

以解放军为例,面对超低空突防敌机时,大量针对各波段的电子设备会迅速启动,导致对方难以使用瞄准吊舱,进而只能通过传统的瞄准方式轰炸。但这样一来,敌机就要面对解放军密密麻麻的后备高炮部队,在这样的密集火力面前,任你是顶端武装直升机还是先进喷气战斗机,都很难全身而退。

在乌克兰的俄空天军战机为何损失惨重?

自海湾战争以来,现代战争中十大空袭战法的概念逐渐得到公认。它们分别是精兵做先锋的精确制导武器斩首战、预警机和卫星等设备结合的合成立体侦察战、多机种协同作战、外科手术式远程精确打击、防区外打击、电子压制迷惑和摧毁结合、小分队多路同时夹击、隐身战机加电子战机配合的突袭、饱和式制导武器重锤打击以及夜间空袭。

▲如此九宫格,暴露了俄空天军的重大不足

然而今天的俄空天军却根本不达标。例如近日被击落的一架苏-34就是在切尔尼戈夫附近被9K310这种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造单兵防空导弹击落的,另一架米-24直升机是在十多米高度上被附近地面树林中突然出现的单兵防空导弹击落。尽管这的确证明超低空任务的危险性,但也暴露了俄军不少问题。

以苏-34为例,该机配备了新型火控计算机、液晶显示器、新型数据链,可携带多种激光制导炸弹或电视制导导弹,还能挂载数据链吊舱进行末段制导。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被击落的一架苏-34盒其他被击落的俄军战机残骸显示它们根本没有携带制导武器,只使用普通FAB-500一类无制导炸弹!

▲苏-34居然携带如此原始的非制导炸弹发动攻击

正常情况下,战斗机或攻击机会在6千米高度进行精确打击,此时对方单兵防空导弹根本不构成威胁。如果使用老式无制导炸弹时,就必须降到超低空,以较平稳的速度和航向接近,此时的战机几乎就是活靶子!更糟的是,超低空状态下反应时间很短,战机飞行员甚至没有时间干扰对方导弹!

乌军使用的单兵防空导弹多半是红外制导类型,各国主力战机也都有红外/紫外导弹逼近告警设备,即通过红外扫描原件探测导弹来袭时的红外热信号。最新型的产品为凝视型红外焦平面阵列电扫描探测器,它对导弹的探测范围更大、报告反应更快,更不容易虚报。

▲俄军机载红外告警系统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中美

俄罗斯在红外/紫外告警传感器的进度明显滞后于欧美和中国,直到近年才在苏-35、苏-57上配备,性能也不尽如人意。投入战争的战机中,只有少量升级版的苏-25SM3配备,更多的苏-34和苏-30SM则只能对雷达制导或火控雷达辅助的无线电制导导弹进行预警,对红外或激光制导武器则无能为力。

战争中,俄空天军出动次数偏低,夜间任务就更少了,这和此前叙利亚战争时类似。反观20多年前的科索沃战争,北约战机频繁夜间轰炸南联盟目标却成为常态。如果俄军飞机能在夜间自如出动,那么对方导弹射手发现其行踪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即便同样在超低空行动,危险也会小得多。

▲科索沃战争中,北约的夜间轰炸几乎是常态

种种迹象表明,由于俄军预算严重紧缺,外加夜战设备技术相对落后,因此不少战机的夜间作战效率大大下降。而预算紧缺,又直接制约俄军机载精确制导武器的装备数量,最终那些使用非制导炸弹的俄军战机为保证攻击命中率,就只能在白天展开超低空突袭,但这多少有些胸膛对刺刀的悲壮感。

俄空天军还存在哪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

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军密集空中打击在发动前,总要进行全方面多兵种动员。一旦进攻发起,就会长时间持续,特别是夜间精确渗透斩首打击后,昼夜持续性大规模轰炸持续时间很长。然而俄空天军不但技术和对应训练明显不足,还要抽调很大部分力量戒备北约,留给参战部队的力量和准备条件自然不足。

▲目前,EA-18G这种水平的电子战机依旧是俄军难以企及的型号

虽然乌军防空体系受到很大打击,但明显还没有如当初伊拉克那样彻底瘫痪,这也和俄军高度缺乏高性能专业电子战机有关。冷战中,苏军鉴于西方电子技术优势,大量配备专业电子战机,但苏联解体后,空军电子战部队几乎都被裁撤。尽管2008年俄格战争后,俄军开始尽量恢复建设,但时至今日,俄军依旧缺乏EA-18G或歼-16D一类高性能电子战机。

2020年纳卡战争中,无人机的广泛使用成为此战的亮点。然而俄乌战争中,俄军察打一体无人机却迟迟没有亮相。俄罗斯的财力和电子技术使其很难拿出水平堪比捕食者、翼龙等一流无人机,也正是俄军这方面的不足,因此面对一些乌军固守的点时,也只能冒险让直升机或固定翼战机代为打击。

▲有人戏称,俄军目前的无人机应用次数还不如纳卡战争

近日,有消息称部分北约成员国表示会派志愿力量进入乌克兰,甚至可能进行战斗机援助。俄罗斯表示如果北约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就等于直接向俄罗斯宣战。而就在此时,俄空天军战机损失惨重的信息传开后,的确可能刺激北约国家,使其认为俄军常规战能力十分虚弱,进而逐步开始武装干涉。

▲尽管数雷达性能不足,但A-50U已经是俄军拿得出手的最好预警机了

如果和北约发生摩擦,俄军预警机的问题就会暴露。俄军开战后派遣2架A-50U预警机,为俄军指引目标和侦察,这种俄军目前最好的预警机虽采用新型计算机,但雷达水平远不如中国的空警-2000。目前俄军只有7架A-50U,只有2架可用于东欧,虽然对乌克兰优势很大,却无法应付北约。

▲此类损失如果越来越多,谁也难保不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从战局上看,不难发现一个死循环:俄军精确制导武器有限,要保留一定数量戒备北约,由此导致对乌军打击效果不理想,进而影响战局。战局的迟滞,加大了一线伤亡,还导致俄罗斯经济愈发不堪重负,而这一切,都会被北约看在眼里并加以利用,继而让俄罗斯面临更凶险的内外交困局面。

解放军空中打击技术比俄罗斯强多少?

早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不久,一些资深军迷就吐槽:如果同等条件下以目前解放军的打击效率,对方的防空体系甚至有生力量恐怕早就被定点清除。尽管战场上的确有一些不可预测因素,但从目前中俄双方常规战技术水平来看,这种观点并非完全夸大其词。

▲歼轰-7A曾多次在比赛中超过苏-34

近年来,中俄两军不断举行联演,而且解放军也连年派遣参赛队赶赴俄罗斯参加军事比赛,尽管俄罗斯作为主场时经常以暗箱操作手段内定了冠军位置,但其暴露出的问题也被解放军看在眼里。例如2016年开始,中国空军的两大代表性很强但性能未必顶尖的战机、歼轰-7A和轰-6K屡屡在打靶等项目上大比分碾压了苏-34和图-22M3。

以歼轰-7为例,该机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不断改进,最大载荷量大幅提升,还增设了头盔瞄准具和机载传感器以及液晶多功能显示屏,由此衍生出歼轰-7A。在电子方面的改进,则以增设BM/KJ-8605鼻式干扰器、271型雷达高度计和JL-10A脉冲多普勒雷达为主。最主要的是,歼轰-7A还能发射先进的激光/卫星制导炸弹或反辐射导弹。

▲轰-6K的打击效率,明显超过了图-22M3

更引人注目的,则是轰-6K这员老将击败了图-22M3。由于进行了全方面改进,轰-6K可以使用多种高精尖制导武器,可在北斗卫星指引下一次齐射数十枚精确制导炸弹,其威力足以瞬间摧毁一座大型空军基地。而此类弹药在解放军历次演习打靶中,都得到了大量供应,实战打击密度自然不是俄空天军所能比肩的。

最主要的是,该机配备了大型火控雷达和综合光电瞄具,还有持续计算命中点和投放点的火控导航跟踪系统。在先进的机载计算机、卫星导航系统和电传系统配合下,该机完成了飞行火控控制交互配合,即便同样投放非制导炸弹,其命中率也远超过图-22M。这样一来,轰-6K部分项目的不足就可以被大幅抵消。

▲目前,俄军没有任何一种察打一体无人机能比得上彩虹-7

如今,中国无人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所占份额甚至超过了美国,例如2018年亮相珠海航展的彩虹-7就是一种经典的察打一体无人机。该机最大巡航速度可达0.7马赫,持续飞行时间甚至接近15小时,并能携带各类弹药。此外,它还具有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以及雷达。彩虹-7的操纵也十分简单,自动设置航线后几乎就只需考虑观察、识别和攻击。

目前俄军无人机总数虽超过2000架,但却明显缺乏大中型高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以俄乌战争开打一周后才亮相的猎户座系列为例,该机最大载弹量仅200公斤,作战半径仅150千米,显然无法覆盖偌大的战场,而且无法和天基卫星联动。综合来看,其水平充其量和中国2011年的攻击-1型接近,而放眼于无人机作战体系,中俄两国差距恐怕不止十年!

▲以猎户座无人机的水平,很难完成大面积巡航覆盖的任务

可以肯定,如果换中国面临乌克兰战争这样的环境,解放军即便只出动歼轰-7A和轰-6K,即可全天候准确打击对方有生力量集结点和防御阵地,根本无需为了命中率而超低空冒险。最主要的是,在彩虹-7这样的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面前,对方哪怕一个火力点都难保平安!

▲对俄军而言,经济和一些高端技术缺失导致的死循环几乎是无解难题

不少人都听说过马蹄、骑士、战役乃至国家命运的故事,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同样可能在今天俄乌战争这样的背景下得以验证。尽管俄军的损失相对于其整体而言不值一提,但依旧可能带来凶险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也应当深刻吸取教训:国防技术和预算投入,马虎不得!小气不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