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12枚导弹袭击美国领事馆,伊朗远程导弹水平究竟如何?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近日,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美国驻伊拉克埃尔比勒领事馆,遭到12枚弹道导弹的袭击的报道。美国方面则表示,此次导弹袭击并没有造成设施太大损失,也并没有人员伤亡。而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方面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但美国及以色列均表示,此次弹道导弹袭击是伊朗所为。毕竟3月11日正是,被美国无人机空袭身亡的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生辰,这也使得外界对于这件事的后续发展,有了更多的关注。此外,一次性发射12枚弹道导弹这种堪称震撼的操作,也使得外界对于伊朗弹道导弹的具体发展水平,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国内媒体的相关报道
就目前来说,伊朗尚未真正突破远程或洲际弹道导弹技术限制,所发展的多款弹道导弹均属于近程和中程弹道导弹范畴。从时间上来,伊朗所获得的第一款弹道导弹,是其在1985年从其他国家引进的“飞毛腿”B型,伊朗在引进后将其称为“流星一”。这是一款单级液体燃料推进的弹道导弹,起飞重量约5.9吨,其中弹头重1吨,可装载约860千克战斗部,最大射程300千米,从此开启了伊朗在弹道导弹领域发展的历史。

▲“飞毛腿”B型弹道导弹
在80年代末期,伊朗又从其他国家购入了“飞毛腿”C型,在引进后被称为“流星二”,其总体结构与“流星一”非常相似,但发射重量增加到6.3吨的同时,战斗部重量却下降到约700千克以容纳更多的燃料,使得“流星二”射程增加到500千米,满足了伊朗进一步扩大其弹道导弹打击范围的需求。外界普遍认为,伊朗到90年代中期共储存了约200枚“流星二”,并且还在其他国家的帮助下,建造了一个“流星二”维修厂,具备一定的升级能力,目前仍然是伊朗近程弹道导弹的中坚力量。

▲射程进一步提升的“飞毛腿”C型
在“流星一”、“流星二”的维护和使用基础上,伊朗进一步发展了被称为“流星三”的国产型号,同样是使用液体燃料推进系统。在1997年12月,美国侦察卫星发现了“流星三”的一次发动机开机试验,这也是外界第一次证实“流星三”的存在。在1998年,“流星三”完成首次发射试验,射程高达1300千米,是伊朗第一次完成试射的中程弹道导弹,使得其战略威慑能力猛增一个级别。在这之后,伊朗逐渐解决“流星三”量产的一系列技术,列装伊朗国防部队,每年大概能生产约20枚。

▲正竖起加注燃料等待发射的“流星三”
此外,伊朗还在“流星三”基础上,通过改进发动机和燃料系统,推出了新的“流星三B”型,射程进一步扩大到1800千米。此外,还有E、F等多种改进型号现身,甚至还有“流星五”、“流星六”等,有传出过相应消息,但未得到证实的编号。而无论如何,伊朗基本能够完全国产,并且性能比较可靠的“流星三”,已经成为如今伊朗中程弹道导弹的核心力量。对伊朗来说,唯一的遗憾在于,“流星三”使用较为落后的液体燃料推进,使得其需要在发射前加注燃料,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发射前准备,反应速度较慢。因此,伊朗在不断完善“流星三”的同时,也开始进一步发展,采用固体燃料推进的“泥石二”中程弹道导弹。

▲刚刚发射的“流星三”
在讲述“泥石二”之前,首先要提及的是伊朗在2000年前后,开始研制的“征服者101”和“征服者110”近程固体燃料弹道导弹,这两款型号是伊朗先从其他国家引进相应装备,又分别攻克丁羟树脂、铝粉和氯化钾等固体火箭推进剂生产原料,从而研发的国产近程弹道导弹。但由于伊朗技术比较薄弱,两者即使后来经过升级,射程也分别只达到了200和250千米,比较勉强。因此,伊朗后来又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被称为“征服者313”的改进型号,射程达到约500千米。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伊朗用来替代早年从其他国家引进“流星二”的型号。

▲伊朗“征服者313”近程固体燃料弹道导弹
当然,最终伊朗还是在这些近程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基础上,推出了被称为“泥石二”的中程弹道导弹,其发展时间基本上与“征服者313”同步,甚至还要略早一些。而从对外公布的数据来看,“泥石二”的动力系统为两级固体燃料推进,总重26吨,弹头重量约为1吨,最大射程超过2000千米。而且由于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反应很快,在3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发射准备,相比之下,使用液体燃料的“流星三”则至少需要三个小时。其次,固体燃料的机动性较好,可以在伊朗境内的公路上机动,而“流星三”很难做到这一点。

▲“征服者313”发射瞬间
因此,“泥石二”曾被认为是伊朗中程弹道导弹的绝对核心,然而,在2011年11月发生的重大事故,影响了“泥石二”的进一步发展,表明两级固体燃料推进系统对伊朗来说依然很有难度。使得到目前为止,“泥石二”对外展示的数量不多,外界普遍认为其仍然处于试生产或者小规模生产阶段。但由于超过2000千米的射程,使得“泥石二”在理论上如果从伊朗西部地区发射,可以打击北约部署在希腊、土耳其甚至意大利的军事基地,因此其是目前伊朗手中最具威慑力的战略武器。

▲“泥石二”理论性能比较先进
此外,伊朗在2017年9月,还公开展示了被称为“霍拉姆沙赫尔”的新型中程弹道导弹,其最大射程超过2000千米,并且整体结构比较完整,弹头头锥设计比较新颖,外界普遍认为其最大速度应该超过15马赫,是伊朗近年来发展的最具威慑力战略武器。不过到目前为止,“霍拉姆沙赫尔”实际发射次数较少,应该并未形成战斗力,而且其使用的是苏制SS-N-6型导弹使用的4D10型发动机,衍生而来的动力系统,从其他国家对其改进的经验来看,稳定性较差,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霍拉姆沙赫尔”虽然在理论上具备进一步改造成远程弹道导弹,甚至洲际弹道导弹的潜力。但由于其基础设计有待完善,以及液体燃料推进的种种不足,使得其发展依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就目前来说,伊朗中程弹道导弹的核心,仍然是最大射程1800千米的“流星三”系列。

▲阅兵式上展示的“霍拉姆沙赫尔”中程弹道导弹
此次受到弹道导弹袭击的伊拉克埃尔比勒地区,距离伊朗边境只有不到200千米。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伊朗可以使用像“流星二”、“征服者313”,甚至“征服者110”等近程弹道导弹完成攻击,无需使用数量更少也更珍贵的中程弹道导弹。这种以近程弹道导弹展示威慑,同时又以大量中程弹道导弹作为后盾的姿态,实际上是近年来伊朗弹道导弹对外威慑的常态。而无论此次袭击事件背后的缘由究竟如何,是否对美领事馆造成设施或人员伤亡,一个肉眼可见的问题是,自从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开展之后,多个国家都已意识到战争并没有那么遥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有多个国家宣布大幅上调国防费用或增加国防投入。此次伊朗展示自身在弹道导弹领域的建树和战略储备,无疑是对已经火上浇油的局势又加了一把火,这对于如今世界局势来说,恐怕并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村民挖出疑似99坦克炮弹当废铁卖!为啥中国挖出来武器都是生锈的
俄罗斯能挖出好东西,为什么中国不行?最近军武菌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4月12日,安徽凤阳的民警在入户走访时,发现一户村名家中墙角竟然放着一枚炮弹!一问才知道是村民在挖野菜时候挖到的,掂量着挺重,准备拉去卖废铁!▲差点被拉到废品站的“废铁”诺哈网2023-06-07 00:09:230000中国狙击手用射程600米枪命中1200米目标,瞄准镜到底怎么用的?
【军武次位面】:威震港澳大黑猩轻武专栏是军武全新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军武菌昨天发现了一个2017年拍摄的狙击手挑战视频,在视频中,我军的一名狙击手使用CS/LR4高精度狙击步枪,在1200米处精准命中了目标。▲准确命中1200米目标诺哈网2023-06-06 13:58:440000日本赤军是什么神秘组织?劫持客机去朝鲜,用步枪在机场疯狂扫射
【军武次位面】:杨树一个疯狂的时代和疯狂的故事日本“赤军”是中国网友们熟悉而又陌生的一个组织,在很多小说中都曾出现这个神秘组织。上周军武菌讲到“日本共产党”时,很多人纷纷表示对“赤军”很好奇,日本赤军到底是什么组织?干过什么大事?▲“记住,不准说俄语”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使命召唤》中“不准说俄语”的关卡,几名恐怖分子持枪在机场对乘客疯狂扫射的场面,其实就和日本赤军干过的事情有点像。诺哈网2023-06-05 11:29:010000实战检验!土耳其无人机被屡屡干翻?中国无人机会面临如此窘境吗
虽然叙利亚阿拉伯军队、俄罗斯空天军、土耳其军队、各路教权派贼军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省的冲突已经告一段落,但这场战场形态相当特殊、冲突各方使用的装备较有特色的“2020年第一场战争”,依然值得我们分析参战装备、探讨各方得失。诺哈网2023-06-05 04:08: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