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16

“最牛出差”三人组从太空返航,中国航天凭啥成为太空竞赛主角?

诺哈网2023-06-01 00:59:100

《军武次位面》作者:L分队

▲官方发行返回舱3D立体纪念章,一起见证历史

就在今天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分离,完成了全部既定任务后,在空间站连续工作生活了183天的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顺利出舱。

▲返回舱顺利降落回收

经过六个月的“最牛出差”,三名宇航员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的时间记录,圆满完成了空间站关键技术的验证阶段。接下来即将转入在轨空间站组装建造的工作之中。

▲返回舱着陆现场

对于中国航天来说,这无疑是跨越性的一步。而中国航天未来面对的挑战,还远远不仅于此。

2021年年末,据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UNOOSA)网站发布的文件显示,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12月3日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普通照会表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今年曾两度接近中国空间站。出于安全考虑,中国空间站组合体两次实施紧急避碰。

▲此消息一经发布便迅速引起热议

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太空交通危险规避”而已,然而,就在这条消息的背后却折射出一个今天的中国航天,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在好不容易杀入世界航天第一梯队,并建设了自己的空间站之后,来自大洋彼岸的超级商人马斯克,正在用“卫星海战术”鲸吞现有的航天轨道资源。

▲即使再讨厌他的人,也不能否认:

马斯克,正在用科技改变世界

如果说,之前的中国航天是在和其他国家的“航天正规军”进行正面竞争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竞争当中,就要再和一个“完全不讲武德”的规则颠覆者竞赛了。

和以往中国航天在升级路上打过的其他“BOSS”不同,与马斯克这种规则颠覆者的竞争,除了技术上的较量以外,还必须同时兼顾三个重要指标,一是规模,二是成本、三是速度。

先说规模,之前人类的人造星座计划,绝大部分都是数十颗卫星一个星座,而马斯克的星座,上手就是5位数的卫星在轨量,马斯克的 SpaceX 公司,计划在 2024年之前要完成 12000 颗卫星的发射,在更长远的计划中,SpaceX 将发射42000颗卫星。这些卫星将在近地空间连点成线、织线成网。

▲宇宙虽大,但是地球附近的可利用空间

其实是有限的

原本印象中辽阔无垠的宇宙,经过马斯克这么一折腾,就必然变得拥挤起来,因为作为卫星运行所必须的“卫星频轨”资源,即:卫星电台使用的频率和卫星所处的空间轨道位置,是一种“先占先得,后来瞪眼”的有限资源,你不去抢占,那就是他的……

▲任何一种资源 都是需要抢夺的

再说成本,因为马斯克首先落地的廉价航天概念,使得人造卫星从高级的近乎于“由手工打造的工艺品”,变成了廉价的由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甚至一次发射损失一些也能接受的量产工业品。

换言之,单纯从损失角度而言,马斯克可以根本不在乎太空碰撞事件,因为他的卫星比别人的航天器便宜了一个维度,接连碰撞损失几颗乃至几十颗卫星,对他而言,完全在可接受的程度之内,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在发生碰撞危险的时候,总是别人的航天器紧急规避马斯克的卫星,而不是反过来。

▲马斯克一发火箭上的卫星搭载量

即可达数十颗之多,这比很多国家的

可用卫星总数都多

最后是“速度”,在之前的竞争当中,作为技术后发者的中国,可以对其他先进国家的航天机构保持一个跟随的状态,即:我规模可能不如你大,但是我集中资源,在关键领域里对你进行追赶超越,这样,就可以用不大的投资获取相当多的收益。

毕竟,先进航天国家的国营航天机构的成本也很高,相关的技术路线也比较保守,并且,都是在乎“吃相”的,在制订相关航天发展规划的时候都会做长期打算,有步骤的进行太空开发,不太可能在太空里大搞卫星海战术滥用“频轨资源”。

但是现在,面对在太空轨道里“跑马圈地”,完全由资本驱动的几乎毫无顾忌的马斯克,如果动作过慢,就可能面临大量长期的丢失航天市场和轨道资源的窘迫局面……(马斯克的星链卫星群严重增加了近地空间的飞行器数量,这甚至使得现有的一些天文台的对空观测工作都受到了干扰,许多天文学家对此愤怒异常)

▲人力改变星相,这不是传说而是现实

可以说,马斯克在逼迫其他的竞争者,要么和他采取一样的发展路线,要么就直接出局。

面对新时代的竞争对手,我们不禁要审视一下自己的底牌。今日的中国航天,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拥有何种实力?在世界上是什么地位?

不甘落后的工程,载人航天

想了解中国航天的今天,就必然逃不过一项宏大的国家工程“载人航天”,现在的中国人在看待这项诞生了一系列工程技术成就的工程时大都保有着一种“理所应当”的心态,我们作为一个世界GDP排行第二的国家,掌握如此先进的航天科技,那不是理所应当的嘛?

▲女宇航员闲庭信步的背后

是整个国家航天精英的协作

然而,载人航天工程刚刚立项的时候,却正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低潮。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9月21日启动,那一年中国的国情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全国的GDP加在一起,仅有4931.4亿美元,人均只有423美元。与此相对,当年墨西哥的GDP总量是3631.58亿美元,人均GDP4170.6美元,其人均GDP是中国的约十倍,即使是当年发达国家当中一向以“拖后腿”著称的意大利,其GDP总量也达1.32万亿美元之多,人均则是23243.47美元,如果随意询问一个经历过1992年的中国普通居民,那在他的回忆里,那一年中国社会的整体情况肯定算不上富裕。

▲正是在1992年,一位老人的南巡之旅

深刻地影响了后续中国的发展

这样的国情,决定了当年整个中国的国防科工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处于低潮期之中,因为没钱,庞大的中国军队甚至只能给陆、海、空三军及当时的第二炮兵部队各维持一个重点项目,陆军是99式坦克,海军是052型驱逐舰,空军是歼十战机,第二炮兵是东风-31导弹……与国防工业的举步维艰相伴,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同样在低谷中徘徊,从1990年7月至1992年12月,三发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发射失败……从1994年4月至1996年2月,又发生了三次严重的发射事故,这三次事故,除了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以外,还造成多人死亡,上百人中毒或受伤的严重后果。

▲失败的滋味,总是苦涩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决策者依旧启动了宏大的载人航天工程,这一决定和之前的“两弹一星”工程一样,实际上遵循着一个相同的决策逻辑“不敢落后”。

“落后意味着挨打”这句话自1840年起,中华民族便一直在用亲身经历证明它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越是在整体落后的情况下,就越是要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力求形成突破,这种突破,实际上是为未来的强大埋下的种子。因为在科技领域一定是先有技术突破,再有规模效益。

只有先突破核心技术,等将来条件充足了,才能铺开规模,而不可能存在反过来的情况。

上马载人航天工程,恰恰是因为它很困难,只要将其做成,就可以在多个维度上拉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美国NASA(美国宇航局)做的研究,他们每在科技研发中花掉1美元,未来便可以产生9美元的收益,这笔投资,虽然起步困难,过程耗费巨大,但只要做成,就一定会是赚钱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渴望打入世界高端制造业市场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

▲NASA给美国带来的收益

是从科技、经济到文化全方面的

并且载人航天工程还可以用“没有威胁”的和平方式,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国家实力,并极大地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能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能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在洲际弹道导弹方面的造诣必不会差,同样的,能完成载人航天的国家,其综合航天实力,也必不会差,回望二战后遭遇入侵的国家,有哪个是具备自主航天工业的嘛?一个都没有!

▲1980年5月中国进行了“远程运载火箭全程飞行实验”

这实际上是东风5型导弹的全程飞行实验

正是这项能力,为中国进一步开放提供了底线安全

1991年1月,在航天部门的领导转呈给邓小平的一篇名为《关于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建议》的文章中就明确写道“上不上载人航天,是政治决策,不是纯科技问题”。

在9月21日,“921”工程正式启动之后,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细分为: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以及空间实验室八大系统。

这八大系统,无论哪一个系统细分开来,都是一门宏大的需要广泛跨部门协作的重大工程。并且,由于任务里加入了“航天员”这一活生生的宝贝疙瘩,从而使得任务流程中的所有环节都必须做到“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由少将来担任大队长的中国航天员大队

应该是世界军队当中,级别最高的“大队”了

对于载人航天工程的高可靠性要求,可以拿运载火箭来举个例子,按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的科普书,《通天神箭──解读载人运载火箭》一书的描述:

在完全串联的系统当中,如果火箭零部件的可靠性为0.99999,即十万个零件中有故障的零件不多于一个,这种情况下组装的火箭的可靠性却只有可怜的0.37!发射三枚火箭,就有可能失败一枚。

而如果想要火箭的可靠性达到0.9999,就要要求零件的可靠性达到0.99999999(小数点后8个9),也就是说,一亿个零件当中,不可靠的零件数量不可以多于一个。

这样的可靠性,只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国才能打造,而90年代初的中国,许多大型国企的工业产品,说实话都和“精密”二字差距甚远……

▲懒散的民族,注定与太空无缘

为了在这种情况下,保证庞大的载人航天工程顺利进行,中国的决策者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多家顶级单位的“大协作”:

航天员系统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负责研制建设,航天员则在全军的优秀飞行员中进行选拔;

空间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为主负责研制;

载人飞船系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负责研制;

运载火箭系统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负责研制;

发射场系统由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所设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负责建设;

测控通信系统由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负责总体设计,以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为主负责设备研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负责建设;

着陆场系统由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负责总体设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建设。

为了统筹好这些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顶级单位,载人航天工程分别建立了“行政”与“技术”两条指挥线,各系统的总指挥、总设计师在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了总指挥、总设计师联席会议制度,有关工程中的重大决策问题,则需请示中央专委后审批实施。

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最终中国的航天系统将要得到一次全方位的提升,它将具备:

保障航天员在空间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进行空间科学技术实验的能力;

发射载人航天器的能力;

与载人飞船相应的测控通信能力;

安全返回及着陆或溅落的能力;

意外情况下的应急救援能力;

地面搜索救援航天员和回收航天器的能力;

培训合格航天员的能力;

……

以上这些能力,在整个人类世界当中,全部具备的国家,只有三个:美国、中国、俄罗斯,在剩下的其他国家当中,即使是具备其中一项的也是少之又少。

神箭

明确目标、架构和分工,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也就进入了快车道。出于经济和风险上的考虑,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选择了飞船路线,为了将飞船送入太空,首先就要打造一发推力大,安全性高的运载火箭。

只有推力足够大,才能将重达8吨左右的“神舟号”飞船送入距离地面200-500千米的太空轨道,而只有可靠性达到0.97,安全性达到0.997(保障航天员的安全)的火箭才能用于载人发射,相比之下,发射卫星的火箭只要0.9的以上的可靠性就行。

为了走出90年代6次重大发射失败的阴影,中国的航天人打造了一款集合了当时中国最新科技的火箭,“长征-2F”,这是一款在“长征2E”火箭的构型基础上,全面升级而来的火箭。

▲长征2F火箭

它采用了捆绑四枚液体推进剂助推器的两级串并联式布局。从箭顶开始依次是逃逸塔、飞船整流罩、二子级和一子级及四个助推器。

相比于运输货物的不载人火箭,长征2F的安全性设计堪称是总体设计中的重中之重,为了及时发现火箭自身存在的故障与问题,长征2F火箭新增了“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它将在火箭的工作过程当中,对火箭的一举一动进行实时分析,并做出最终决策,按照危害程度的不同,火箭的故障可以导致四个级别的后果,它们分别是:灾难性的、致命的、严重的和轻度的。这其中,有些在发生之后很快便会引起灾难性和致命性后果的故障,被称之为“快故障”。

▲这样的场面,一旦上演,便是几十年的阴影

快故障一旦发生,我们便会直观的观察到火箭的两个表现,一是火箭失去足够的动力,不能继续飞行,二是火箭不能保持飞行姿态(下一步就是变成一发特大号的“烟花”)。

长征2F火箭身上的“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承担起的就是发现并确认火箭故障和及时向逃逸系统发出逃逸指令的任务。

为了确保比金子还贵的航天员可以在危急时刻成功“跑路”,长征2F的火箭上搭载了一个精密但可靠的逃逸系统,在火箭进入发射前的30分钟准备阶段之后,各项推进剂及准备工作便已就绪,此时,火箭逃逸系统进入待发工作环节。

一旦火箭逃逸系统接到命令开始动作,则下列步骤就需要在十分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在极短的时间里万无一失的完成动作,首先是逃逸分离面之间的解锁,逃逸部分内和逃逸部分外的一切链接部件,所有的电路、气路、油路全部断开,与此同时,灭火系统开始工作,整流罩内的支撑结构紧紧抓住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整流罩外的栅格翼完全打开,逃逸主发动机点火,让火箭上需要逃逸的部分迅速离开火箭主体,在逃逸部分升空之后,逃逸塔上的姿态发动机开始工作,让逃逸飞行器整体偏离一定角度,远离下方的危险区,逃逸飞行器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分离发动机工作,使得搭载着航天员的返回舱部分分离出来,其余部分继续飞行,远离搭载有航天员的返回舱;返回舱按自己的路线飞行一段距离之后,调整到一个有利的姿态开始下降,随后打开降落伞,安全着陆。

▲逃逸塔,是载人航天发射阶段的最后一道保险

这一过程,每一步都可以说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因为这套系统在启动之后,它的每一个元器件都要在高温、高过载、高震动的情况下承受最严峻的考验。

这款“神箭”最终耗去了中国航天工业整整7年的研制时间,1999年11月20日,长征2F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长征2F搭载“神舟5号”宇宙飞船,成功将杨利伟送入太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研制目标。

迄今为止,整个“长征-2F”运载火箭已经完成了16次发射任务,这16次发射任务均告成功,实现了100%的成功率。伴随着火箭高成功率的回归,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在此牵引之下,一举走出了90年代的低谷期,开始了新时代的征程。

神舟

有了往来天地之间的“神箭”快车,只能说解决了载人航天工程中“上天”环节的载具问题,为了能让我们的航天员在太空之中正常的生活工作并且可以成功的返回地面,还需要解决另一个重要的关键载具,宇宙飞船。

相比于地面,太空是一个极度危险的环境,离地几百千米的太空之中,是没有大气压力的。

这意味着人类一旦进入太空环境,原本溶解于体内血液中的氮气就会分离出来,形成气泡从而阻塞住血管,使人迅速地走向死亡;看不见,摸不着的各种宇宙辐射和高能粒子,可以十分轻易的把人体“打个对穿”,时间稍长便会致人于死地;太空中的温度变化,也是字面意义上的“冰火两重天”,随着飞船在轨道位置上的不同,其温度动不动就会在零上100摄氏度和零下100摄氏度之间切换……这样的环境,要让航天员在其中生存下去,就必然要研制出零差错的宇宙飞船,不然的话,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处境与“肉体陨石”没有任何区别。

▲舱外航天服,3000万一套,是有理由的

作为一款往来天地之间的运输载具,一款合格的宇宙飞船,首先要满足的就是舱体结构的密封性,和地面上实验室里的结构密封条件不同,宇宙飞船的结构密封性,必须是极其坚固的,它要保证在与大气剧烈摩擦时,遇火不侵;在水面迫降时,遇水不漏。

▲皮薄大馅,还必须经折腾

作为一个内部运载着航天员的人类住舱,它要使得舱内压力始终维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除此以外,作为一个实际上堆满易燃物,排列着大量机电设备的狭小的“空心铁砣”,飞船内部的维生系统,还必须精准的将内部的温度、湿度及不同气体的比例控制的恰到好处,并同时能保障一个活着的航天员所必须的“吃、喝、拉、撒、睡……”等生理需求。用“狮螺壳里做道场”来形容航天飞船的设计及制造难度,可谓恰如其份。

▲飞船内部的操作空间,其实是非常狭窄的

最后,就是飞船的高可靠性,尽管飞船内的空间和重量是“寸厘寸金、寸克寸金”级别的,但是为了保持必要的冗余度,飞船内部的关键部件都是双备份甚至三备份的,为了尽最大可能,提供危险情况下的多余选项,我们的“神舟飞船”上还有功能备份,即当设备中的某个部分发生故障时,系统仍能通过重新组合的方式,绕开故障部分,保障整体的功能仍旧可以发挥出来。

最终制造出来的飞船和火箭结合,便可以达到最基本的载人航天要求。

现在,这一项目的最终成果,中国的“神舟”宇宙飞船已经为我们所熟知了,尽管已经过去了十余年的时间,但是采用“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三舱基本结构的神舟飞船仍旧没有过时,它通过不同功能模块的搭配组合依旧可以在今日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中国载人航天活动当中,挑起大梁。

▲报道来自BBC

伴随着未来国际空间站的退役,相当多拥有航天员,但并不具备独立进行载人航天事业的西方中等发达国家们,注定会同中国进行合作,届时“神舟”便会成为国际航天员往来中国空间站与地面之间的运输载具,“中华神舟”将一跃成为“国际神舟”。

测控网

除了“神箭”及“神舟”这两大系统所带来的一系列技术突破以外,载人航天工程还留下了一笔影响深远的物质遗产,那就是中国的测控网系统。

载人航天工程对测控网的能力要求,相比于过去的航天工程又上了一个台阶,因为在载人航天的规划当中,除了日常的科研及天地通信需求以外,还有一项我们现在都已经熟知的颇具太空浪漫主义气质的项目“太空授课”。

让一个女教师,在太空中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向全世界讲解物理学知识,可以说是一个超级大国对自身实力最无言的展示了。

▲实力,并不一定要用“大棒”展示

一个手中的小球也行

为了完成这样的实况转播,就必然需要一个庞大的测控通信网络做后盾,而为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顺利进行,中国对自己的航天测控网络也做了全面升级。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建设,中国载人航天的通信网络,覆盖了整个中国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这三大洋。

形成了由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各测控站、测控船以及天基数据中继卫星为主要节点的测控网。

除了中国本土的测控站以外,截止目前,中国共在巴基斯坦、纳米比亚、肯尼亚、澳大利亚、智利、巴西、阿根廷、法国及瑞典这海外9国建设了10个海外测控站。发射了“天链一号”系列的01-04星作为“天基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并建成了第7艘远望号测量船(现役共有4艘)。

这些宝贵的航天遗产,至今仍然是支持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

空间站

经过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多项国家级重点专项工程的拉动,曾长期追随先进发达国家的脚步的中国航天,在今天,已经完成了从“追逐者”到“并行者”身份的转变。并且,在某些领域里,还将成为整个人类航天探测事业的“扛旗者”。

▲承担国际责任,是必须的担当

早在1992年9月21日我国制定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时,便明确提出,在完成了“第一步”即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即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之后,就将开展“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在2011 年至 2016年间,中国通过天宫一号、天宫二号项目,先后成功验证了建造空间站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用“小步快跑”的方式完成了必要的技术积累。

▲天宫一号发射

2021年4月29日, 我国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2021年10月16日由神舟十三号宇宙飞船运载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成功进入天和核心舱开始工作,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的空间站时代正式来临了。

作为新时代的太空超级工程,中国空间站的任务定位是“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和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也就是说,该空间站在定位之初其实就已经有了化中国空间站为实质上的“第二代国际空间站”的预想。

建造天宫空间站的主要任务目标有三点:1、建造以“天和舱”、“问天舱”和“梦天舱”为基本构型, 长期在轨可靠运行的空间站;2、为航天员长期在轨健康生活、有效工作提供保障;3、为开展多领域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提供保障和支持条件。

相比于短期存在于太空中的“空间实验室”或是环绕地球运行的飞船,空间站对于相关设备的制造要求更上了一个台阶,因为它们在太空中的有效工作时间大大延长了,只要航天员还需要使用该设备,那么它便不能出问题,这道难关跨过去,那么中国制造在太空的“耐久度”,便会更上一层楼。

▲天宫空间站示意图

具体到天宫空间站的构型上,它主要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所组成, 呈T字构型, 天和核心舱居中, 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分别连接于两侧。

作为一款诞生于21世纪的空间站,天宫空间站充分吸取了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曾作为重要太空地标性建筑物出现在众多科幻大片中的“国际空间站”因为设计时间早、多家参与的原因,存在着部分舱段工作体制不统一(美、俄两国的舱段热控系统彼此独立)、效率较低(先后不同时间发射的舱段的电池板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干扰,影响发电效率)、维修时间较长(因为原始设计寿命是5年,所以后续很多设备都是宇航员人工维修与更换的,耗费了许多宝贵的工作时间与经费)等缺点。

▲国际空间站

而得益于中国独立设计、独立运行的先天优势,中国的空间站在设计规划之初,就拥有一个明确的长远规划未来。天宫空间站相比于国际空间站,在体积和重量上都要小上很多,天宫空间站只有3个舱室,总重60余吨而国际空间站则要大的多,它有大约15个舱室,总重超过了400吨。

但是由于后发的技术优势,和中国百分之一百独立设计、建造与运营的体制优势,天宫空间站成为了一个小而全、小而精的“深空寓所”。天宫空间站全站由天和核心舱统一负责管理和控制,问天实验舱对能源管理、信息管理、控制系统和载人环境等关键平台功能进行冗余备份, 梦天实验舱则进一步提供重要功能的设备级备份, 确保平台安全。

▲中国空间站,正在实现国际空间站的固有功能

全部舱室都使用统一的技术体制,所有接口和标准全部通用,在各司其职,重要功能冗余备份之后,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无意义的重复建设,节约了大笔的运营资金和建设时间,可谓是节俭实用主义的典范。

这里必须提及一下的是,美国由于国家安全的原因,将中国排除在了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合作之外。2011年美国国会专门通过了限制中美航天合作的《沃尔夫条款》。该条款禁止美国航天局接待中国官方的访问者。不出意外的话,国际空间站预计在2024年就将退出现役。届时,中国的“天宫号”将成为地球轨道上唯一的载人空间站……而到了那个时候,除非美国修改相关的法律,否则美国国家宇航局的宇航员是不能参加中国的空间站项目的……

那个曾经因为技术落后而被排挤的后发发展中国家,终于能让傲慢的先发发达国家,体会一下由于“傲慢”而产生的苦果了。

当然,中国的空间站绝不仅仅是用来“斗气”的,在它的身上,既承载着开展中国长期空间实验的任务,也承载着在太空中延续人类文明火种的希望。

没有这样的胸襟与能力,那么一个文明也就注定与“伟大”两个字没有任何关系。

竞争,全方位的竞争

回望历史,人类在各个维度上最伟大的进步时代,恰恰是冷战那段东西方两大阵营剑拔弩张的时日。在冷战时期,所有可以称之为优秀的人类文明,都不敢休息,在科技上,大家你追我赶;在制度上,每一个现代国家都在探索更能解放生产力的变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了取得技术优势,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甚至敢在飞船存在诸多致命安全隐患的条件下,坐着火箭上太空;而美国为了在登月项目上反超苏联,能将与航母等价的土星Ⅴ火箭一发接一发的打!疯狂的冷战年代结束之后,一系列甚至在今天的人类看见仍然是“黑科技”的高新技术发明也偃旗息鼓,不知所踪……

▲永远的绝唱

现在,随着国际局势的重新洗牌,一个全新的竞争局面正在悄然形成。东西方阵营之间在各个维度,又重新有了较劲的趋势和可能。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准世界第二大航天强国”的中国,终于有足够的分量和实力,在已经牢牢把持了人类高端生产力数十年的西方发达国家当中形成“鲶鱼效应”让这个星球上的强势文明,重新回到竞争科技高峰的轨道上来。

▲比拼谁更出色的斗争,总是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

本轮竞争,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可能并不会如冷战时期那般显得火药味十足,但是在竞争的复杂度和紧迫性上,却大概率并不会输于冷战。在那个双方囤积的核弹头以“万”为单位的年代里,大家的竞争是以国家及国家联盟为单位,不惜成本的“大力出奇迹”。

而现在的竞争,除了“国家队”VS“国家队”的较量以外,还要对付以马斯克为代表的这种民间资本巨鳄的挑战。同别人的国家队进行较量,比拼的是技术和毅力,而同马斯克较量,除了比拼技术以外,还要控制成本,赢得市场,甚至于更进一步,通过制度的变革与优化,在自己的国家队之外培养出完全是市场导向的民间航天力量……

▲通过火箭回收再利用技术,马斯克一举夺取了发射成本的优势

在技术上,不掌握“火箭自动返回技术”、“火箭再利用技术”、“大型火箭廉价制造”……这几项马斯克的优势技术的话,那么就很难在航天发射市场上同这个超级怪物进行竞争。

幸运的是,尽管前路的竞争将异常艰险且充满不确定性,但是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今天的中国航天已经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部门,实现了在主要赛道上的技术储备(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工程、空间站、卫星导航系统、卫星通信、侦察卫星、大推力火箭等领域均有技术成果,并且大部分均处于世界前列)并且在国家队之外,也有了自己“民间航天”的种子。

在这场真正的全方位“争夺人类高度”的竞赛当中,我们的中国航天有参与的资格,更有获胜的希望!前路漫漫,未来可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