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二号人物何应钦,是因为什么原因,遭到蒋介石的抛弃
何应钦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还没有毕业就回国,参加革命事业,不过不太顺利,受到了袁世凯的打压,导致第二次革命失败 。中山先生远走,而此时的何应钦为了躲避灾难,又来到了日本继续完成他的学业。直到1961年,从士官学校毕业的何应钦再次回国参加革命事业。不过此时国内局势还不稳定,因此,他在贵州当过一段时间的教书先生,后又转到黔军任参谋长。还是在1924年,受中山先生邀请南下广州,参与创建黄埔军校工作。就这样,何应钦进入了即将走向强大,并一统全国的黄埔军事集团,并担任黄埔军校的总教官,与校长蒋介石成为搭档。
应该来说,在黄埔军校,包括后来的东征,北伐战争时期,何应钦还是很得蒋介石信任呢?并且办事能力也强,成为蒋介石最得力的助手,号称是黄埔军第二号人物。在当时,蒋介石的黄埔军,除了老蒋,何应钦应该就是最有话语权的一位,而此时的陈诚与何应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要知道,在蒋介石一统全国后,进行首次授衔,作为黄埔军系统的将领,何应钦级别最高,第二高的是刘峙。

然而,就是被大家一直视为国军二号人物的何应钦,后来却受到了蒋介石的冷落,被陈诚取而代之。国军二号人物的头衔,就此转到陈诚头上。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何应钦遭到蒋介石的抛弃。
其实,何蒋矛盾在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时就产生了。当时,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还有冯玉祥为首的西北军和阎锡山为首的晋系公开逼蒋下野。这时何应钦判断失误,没有坚持支持蒋介石,反而暗中支持桂系逼宫。虽然,这件事何应钦不是牵头人,但由于他支持桂系,没有支持蒋介石。就是这一个举动,何应钦在老蒋心中的地位大大下跌,也认定了何不是他的心腹之人。

尽管后来,何应钦在国军中的地位依然是很高,但算不上是蒋介石的心腹之人,与蒋介石的关系只能算是普通的上下级关系。这也注定了,在时机成熟后,何应钦肯定会遭到蒋介石的抛弃。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著名的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张学良扣押在西安后。南京方面关于营救老蒋采取了两种方案,第一种是用武力解决,迫使张学良,杨虎城释放蒋介石,第二种和谈解决此事。都知道,如果采取武力解决,是摆明着不管老蒋的死活。而此时的何应钦却很支持用武力解决,不过宋美龄,宋子文,陈家两兄弟,戴笠等人,还是希望和平解决此事,说蒋介石的安全最为重要。

据说,当时,何应钦在南京整军备战,并且十分积极,讨伐张,杨二人。最后还是在以宋美龄为首的和谈派的压力下,何应钦才没有出兵西安。后来在蒋介石回南京后,一些参与支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的国军将领,大多数都受到了蒋介石的冷落,其中包括邓文仪,贺衷寒等人。
要知道,这两位可都是曾经蒋介石最为信任的13太保成员之一。就是因为支持何应钦,武力营救,后遭到老蒋的冷落。而作为曾经落井下石的何应钦,在西安事变中,又再一次致老蒋生死不顾。这也注定了,何应钦国军二号人物的地位坐不长久了。因为,只要不是和蒋介石一条心的人,后来都被蒋介石所抛弃,当然何应钦也不例外。
华野虎将众多,为何只有这三位,被誉为是粟裕手中利刃
华东野战军简称华野,是解放战争时期一支铁马雄师,纵横华东战区,无人可挡。歼灭国军王牌部队,成为摧毁蒋家王朝重要军事力量。也正是因为如此,华野涌现出许多虎将,名将,悍将。如果大家耳熟能详的叶飞,许世友,陶勇,张仁初,宋时轮,王必成,王建安,周志坚,皮定均,成钧,孙继先,胡炳云等虎将都是属于华野的王牌悍将。诺哈网2023-06-01 15:31:020000在我军史上,会打仗,同时名气响亮的十位战将,都是谁?
经过革命战火洗礼后的人民军队中,出现了许多骁勇善战的名将,猛将。他们皆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他们也是人民军队中的脊梁,也是打击反动派军事集团的主力战将。像这一类的开国将军,在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后,都成为建设祖国国防的骨干力量。诺哈网2023-05-26 08:13:360000建国后,唯一没有军衔的兵团司令是谁,唯一没有军衔的军长又是谁
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的1955年,是对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功劳的将领进行授衔,这一次也是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在之前的革命战争岁月中,我军将领并无军衔等级。还是在抗战时期,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归蒋介石管辖,只有少数将领被蒋介石授予了中将,少将等军衔。不过这一次,并非是我党给自己人员授予的军衔。而在1955年,才是真正属于我党的授衔年。诺哈网2023-06-01 01:28:580000开国上将中,从专业的打仗将领,成功转型后勤将领的都有谁?
在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专业的军事主官(如邓华,韩先楚,杨得志,杨成武,杨勇,叶飞)。还有专业的政工将领(如王平,甘泗淇,唐亮,赖传珠,钟期光)。还有在革命战争年代,负责我军后勤工作的,其中最典型的肯定是杨至成将军,他被誉为是红军大管家,也是我军最优秀的后勤工作者。还有周纯全上将也是一位优秀的后勤工作者。诺哈网2023-05-27 12:42:4600001934年,红一方面军12个主力师的师长,后来都是什么军衔
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在1934年10月,瑞金苏区的红军,被迫放弃经营多年的根据地,踏上长征之路。在艰苦的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编制如下,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八军团,红九军团,总兵力大约8万余人(这个人数,是红一方面军刚刚离开瑞金根据地时的兵力)。诺哈网2023-05-28 10:16: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