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中,从专业的打仗将领,成功转型后勤将领的都有谁?
在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专业的军事主官(如邓华,韩先楚,杨得志,杨成武,杨勇,叶飞)。还有专业的政工将领(如王平,甘泗淇,唐亮,赖传珠,钟期光)。还有在革命战争年代,负责我军后勤工作的,其中最典型的肯定是杨至成将军,他被誉为是红军大管家,也是我军最优秀的后勤工作者。还有周纯全上将也是一位优秀的后勤工作者。
不过,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在开国上将中,有两位将领,原本是专业的军事指挥官,是属于带兵打仗的将军。可是由于革命的需要,在他们的军旅生涯中,又从专业的打仗将领,成功转型后勤将领。

开国上将之一的洪学智,就是属于一位转型非常成功的上将。在他的军旅生涯中,从事过多个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是红军队伍中,优秀的政工工作者,擅长做士兵的思想工作,也擅长宣传组织等方面的工作。
要知道,在艰苦的长征途中,红军队伍是缺粮缺枪。为了征集粮食,作为政工工作者的洪学智,在这方面可是下足了功夫,首先安抚民情,让他们相信红军队伍,是为穷苦百姓做主的一支部队。只有,在得到当地民众认可后,才可以进行贸易,拿出银元与他们交换粮食。如果银元不够,洪学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筹集,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那么,作为优秀政工工作者的洪学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转型成为带兵打仗的将军,投入东北地区的解放战争。任辽西军区副司令员,黑龙江军区司令员,负责组织当地的剿匪工作,为巩固北满根据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出色,圆满完成剿匪工作的洪学智,也展示出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因此,没过多久,他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司令员。要晓得,第六纵队在解放战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是东北战场上的主力纵队,下辖第16师,第17师战斗作风强硬,是属于人民军队中的主力王牌师。

洪学智能够带出强悍之师的第六纵队,这也能说明,他会带兵,也会打仗,有一定的军事素养。1948年11月,第六纵队改称第43军时,还是由洪学智担任军长,不久又兼任第15兵团副司令员,成为四野大军南下先遣兵团的主要指挥官之一。
作为领兵打仗的指挥官,洪学智在解放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抗美援朝时期,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的洪学智,是主管志愿军的后勤工作。这样一来,他转行成为后勤将领。

在此之前,是专业打仗的洪学智将军,自主抓后勤保障工作以来。他恪尽职守,完成彭总交给他的每一项后勤任务,确保了,志愿军后勤补给不会短缺。尽管,当时敌人的飞机不停地轰炸志愿军后勤基地。但在洪学智将军的主持下,后勤补给都能够准时运送第一前线。
可能就是因为,在抗美援朝时期,洪学智将军的出色表现,以及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得到了上级的认可。所以,在抗美援朝结束后,洪学智都是负责我军的后勤工作,并且两次担任总后勤部部长,两次授予上将军衔。像他这样的经历,在开国上将中,也是独一份。

开国上将之一的李聚奎将军,也是从专业带兵打仗的将军,最后成功转型后勤将领的上将。
要知道,在红军时期,李聚奎可是一位铁血战将,是专业的军事指挥官,多次指挥红军部队,打退敌人的反围剿,保卫了苏区根据地。
在战场上,多次立功的李聚奎将军,在长征前夕,被任命为红一师师长,成为先锋主力师的师长,担负着开路先锋的重任,一路披荆斩棘,为红军打通北上之路。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决战腊子口等一系列重大战役,都是李聚奎率领的红一师打前阵。

然后就是这样一位猛将,在抗战时期,解放时期,没有再担任军事主官,而是成为参谋将领。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李聚奎转型负责志愿军后勤保障工作。别看他之前,没有主持过后勤保障工作,但在抗美援朝时期,李聚奎却为志愿军解决了一大难题。他提倡的炒面,携带,运输十分方便,不用生火就可以食用。这样一来,在战场上可以避免志愿军暴露行踪,为此深受战士们的欢迎。
洪学智与李聚奎两位上将,都是属于,从专业的打仗将领,最后成功转型后勤将领的开国上将。
此人既是蒋介石的爱将,又是老蒋的女婿,还是国军中的二把手
诺哈网2023-06-01 03:27:190000为了吃掉蒋介石的御林军,陈老总都动用了,哪些猛将
在蒋介石军事集团中,有五支能征善战的部队,被后人称之为是国军五大主力。这五支部队综合作战能力,在国军内部都是最好的。而其中的第74军更是王牌中的王牌,它成立于抗战时期的淞沪战场,在这八年抗战时期,属于是年年,月月,日日对日作战。可能正是因为第74军常年奔赴在第一前线作战,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第74军,具备了很强的作战能力,也能适应战场上任何环境。诺哈网2023-05-29 23:06:04000057位开国上将,打仗比较厉害,功劳较大的都有哪几位
都知道,在1955年共有57位将军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当然啦,在这57位开国上将里,并非全部是军事将领,也有搞政治的,还有搞后勤的(比如杨至成),还有从事情报工作的(比如李克农)。按理来说,能够入选上将级别的将领,应该来说大多都是属于军事将领,只有少数的个别情况,其他工作人员也被授予了上将。诺哈网2023-06-01 01:47:480000错过淮海大战的三位名将,后来发展都怎样,是不是落后别人一截
淮海大战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此战爆发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同时,此战也是解放战场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场会战。不管是对于蒋介石一方,还是对于人民军队来说,淮海大战的成败,都决定着解放战争能否提前结束。为此,人民军队参加淮海大战的是两个野战军(中原与华东野战军),主要指挥员有刘帅,粟裕,邓公,陈老总。诺哈网2023-05-28 04:36:400000起义将领中,虽然此人授予的军衔不是最高的,但对我军贡献最大
可能了解历史朋友都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不少国军将领选择了起义,不管他们是被逼无奈,还是为了自己的前途选择起义。但是我党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接受他们的起义,并且跟着职位的不同给他们安排时适当的职务。后来跟着他们对革命的立功程度,在1955年,也对个别起义将领授予了军衔。如上将中就有三位是起义的国军将领,他们分别是董其武,陶峙岳,陈明仁。中将与少将中也有国军起义的将领。诺哈网2023-06-01 03:11: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