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十大虎将成名之战,杜聿明与胡琏成功入榜,看看还有哪些人
民国时期的蒋介石军事集团,那也是虎将如云,名将辈出。不然的话,蒋介石怎么可能做得到东征陈炯明,北伐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等北洋大佬,实现了国家统一。之后蒋介石军事集团又和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唐生智等地方军事集团进行了较量,结果地方军阀集团全部败下阵来,都不是蒋介石军事集团的对手。足以可见,蒋介石军事集团那也是曾经称霸全国的第一军事集团。
能够做到这一点,自然离不开虎将帮助,俗话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国军集团中,比较鲜明的十大虎将成名之战。
成名之战意思就是说,某将领指挥此战胜利后,就一战成名,成为天下皆知的虎将。

昆仑关战役中一战成名的杜聿明
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生,也是国军第一个机械师的师长,还是国军第一个装甲军的军长。在1939年他率领装甲部队第五军,南下参加桂南会战,在昆仑关与日寇号称钢军之称第五师团相遇,双方展开了激战。此战也是杜聿明担任第五军军长以来首战,同时也是装甲部队第五军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参加实战。
第一次参加实战的第五军,就与日本王牌师团相遇。不过第五军也不是吃素的,全军上下都配有重武器。在当时的国军集团,绝对算是顶级装备。加上军长杜聿明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的虎将。因此,双方经历一番激战后,以第五军击毙敌旅团长中村正雄而结束。取得了第五军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胜,也是军长杜聿明军事生涯中,取得最辉煌的一次胜利。也就是此战,让杜聿明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抗战名将,抗战英雄,而第五军也被媒体誉为是铁马雄师。
最激烈的白刃战;石牌保卫战,让第11师师长胡琏,成为国军悍将代言人
讲到胡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国军中的猛将。其军事生涯指挥了许多经典之战。而让他一战成名的石牌保卫战就是胡琏与侵略者日寇,在石牌要塞展开的一场激战。为了守住阵地,胡琏抱着必死决心,立下军令状,与石牌共存亡,并且写好遗书,做好随时为国献身。
也正是有着这样杀身成仁的决心,第十一师在师长胡琏的带领下,以一顶十,与日军在石牌展开抗战以来最惨烈的白刃战。第十一师全体官兵不惧牺牲,奋勇杀敌,最终击退了敌军,守住了石牌。战后胡琏升任18军副军长,获得青天白日勋章,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抗战名将。
除了杜聿明与胡琏外,还有八位国军虎将,拥有成名之战。

第三位是余程万
毕业于黄埔一期的余程万,前期表现平平,晋升速度也比不上同期的同学,甚至还被学弟超越。相信大家都知道,余程万在抗战时期担任第74军第57师师长,而军长王耀武就是黄埔三期生。不过,历史也给了他一个成名的机会,那就是在1943年率部保卫常德,八千虎狼之师抵御3万敌军,让他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抗战英雄。虽说结局有点不完美,但余程万凭借此战也让天下皆知。只要一提到常德保卫战,大家都会想到这位抗战英雄余程万将军。
第四位方先觉
他是黄埔三期生,因在战场上作战勇猛,有着黄埔第一猛将之称。在此之前也经历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而让他一战成名的则是衡阳保卫战,当时他率领第十军守卫衡阳,与敌人血战47天,击退六倍之敌,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时期极为少数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也就是此战,让方先觉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抗战名将。
第五位是薛岳
讲到薛岳,相信大家都熟悉,他是一位战区级别的统帅。 打起仗来十分厉害。曾经在三次长沙会战中,击败日寇的进攻,取得歼敌10万余人。成为抗战时期名气最响亮,歼敌最多的战区司令长。所以,只要一提到薛岳将军,就不得不提三次长沙会战。
第六位是罗卓英
是一位来自土木系的大将,是陈诚心腹之将,也是土木系的智囊,更是一位抗战名将。指挥的上高战役,歼敌一万五千余人,自身伤亡两万余人,被誉为是抗战以来最精彩一战。可能有人觉得,此战伤亡人数比日军还多5000余人,怎么能称得上是大捷!如果了解抗战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样的伤亡比例已经是最好的了。毕竟当时双方的实力差距较大,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算是大捷中的大捷。

第七位是王耀武
他是黄埔三期生,同时也是一位响当当的抗日英雄,抗战名将,一生指挥了许多经典之战。而要说起成名之战,那实在是太多了,如兰封会战中,重创敌军第二师团。万家岭战役中击毙四千余敌,长沙会战中成功收复高安城,上高会战中赢得抗日铁将的称号。
第八位是孙立人
他是一位留美名将,既不是蒋介石的同乡,也不是黄埔生。但却能够在名将辈出的国军集团中,能够脱颖而出,那肯定也是一位名将。著名的仁安羌之战就是孙立人将军,在异国战场上创造的一个奇迹,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 ,成为中国远征军入缅首战大捷。

第九位是李宗仁
讲到李宗仁,大家都会想到,他是桂系首领,与白崇禧并称李白,是民国时期最佳组合。与此同时,李宗仁不仅是一位地方军阀,同时还是一位抗战名将。说起在抗战时期他指挥的经典战役,就不得不提台儿庄大捷。没错,此战就是李宗仁,在抗战时期的成名之战。当然了,他的名气本来就响亮,而台儿庄大捷,为他赢得了抗战名将的称号。
第十位是戴安澜
他是一位为抗战事业而牺牲的国军名将。其军事生涯参加了许多大战,恶战,如长城抗战,台儿庄战役,长沙保卫战,昆仑关战役。尤其是同古会战,让他名扬国际,成为连美军都敬佩的一位抗战名将。
三大战役:有两场占有优势兵力,另外一场处于劣势,反而影响最大
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三大战役,分别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在这三大战役结束后,解放战争结局基本上算是稳定了。主要是因为在这三大战役中,我军全体将士浴血奋战,让蒋介石军事集团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能力与我军进行正面对抗。所以说;这三大战役的胜败,也决定了解放战争的结局。诺哈网2023-06-01 00:00:360000国军精锐部队众多,你知道是哪一支部队?被老蒋视为珍宝吗
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该部队曾经在中华大地上,那也是叱咤风云。消灭地方军阀陈炯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北伐成功的队伍。要知道,自古以来由北向南打,大多数都是胜利。而由南向北打却很少取得胜利,只有元朝末年朱元璋军事集团,在徐达,常遇春等猛将的带领下取得了历史上首次北伐成功的范例。之后就是近代史上,由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1926年誓师北伐,对手是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人。诺哈网2023-05-29 13:45:150000建国后,连续三任总政治部主任都是来自四野,那么第四任是谁?
总政治部主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从我党成立,历届总政治部主任都是大佬级别的人物,才能够胜任的。在革命战争年代的1931年2月17日,总政治部正式诞生,当时对外称号是军委总政治部。内设组织部,宣传部、动员部,敌工部,青年部等机构,都是归总政治部管理。1932年,军委总政治部改称红军总政治部,职责权利比之前更大了一些,是整个工农红军的总政治部。诺哈网2023-05-26 03:58:5800001988年,获得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的元帅,大将,上将都是谁?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是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在这一年,有一大批骁勇善战之将,在1955年都获得了军衔。然而在1963年,由于各方面原因,又取消了军衔制度。直到1988年,我国又恢复了军衔制度,并对军中任职的将领,再次实行授衔,故此,1988年,也被视为是我军第二次授衔。诺哈网2023-05-28 12:30:590000三野大军即将解放南京,李宗仁仓皇逃跑,蒋介石也离开故乡逃难
在蒋介石输掉淮海战役之后,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借机发难,以蒋介石指挥失误才导致一系列失败,丧失大片领土为理由,逼迫蒋介石下野,顺利的让副总统李宗仁当现民国代总统。当然了,光靠一个桂系肯定是扳不倒蒋介石,而他们的背后还有美国的支持,正是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蒋介石才宣布退位的。诺哈网2023-05-31 23:35:400000